从电气设备入网开始实现用电监察的全过程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从电气设备入网开始实现用电监察的全过程管理

徐莉

(国网靖远县供电公司甘肃靖远730600)

摘要:电气设备应用是电力用户服务的主要内容,在开展相关服务的过程中切实落实用电检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应当在电气设备入网的开展阶段就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全过程管理方案,切实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性。本文简要的就用电监察开展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全过程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实现用电监察全过程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电气设备用电监察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管理质量。

关键词:电气设备;用电监察;全过程;管理

针对电气设备开展的用电监察工作,主要是指在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过程中,通过相关的电力网络和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用户用电状态以及电力生产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实时监控,从而掌握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当出现问题时,及时反映并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的问题解决。这样的做法在极大程度上保证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而为了实现用电监察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当积极发展全过程管理模式的构建,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方案。

一、用电监察的重要性及全过程管理

(一)用电监察的重要性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加强用电监察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首先,用电监察工作能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避免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用电事故,尽可能的解决安全隐患问题,切实保证供电服务工作的质量。其次,用电监察工作对相关电力企业的售后服务工作的优化也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这主要是由于用电监察也是企业营销策略中的重要内容,其在用电监督过程中能就用户的用电问题与用电需求进行了解,从而制定更加优化的服务措施,扩大销售渠道。同时还能实现更好的企业形象建立。此外,用电监察工作对于相关企业建立完善的规范化的管理措施也有着重要意义,监察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还承担着向用电用户进行用电方式指导的职责,当发现不规范的用电行为时还要及时的进行问题纠正。并且,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当严格遵循相关用电法律制度,切实保证供电企业与用电用户的实际利益不受到影响。所以,在电力企业当中加强用电监察工作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全过程管理

全过程管理模式是在管理研究工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实现的全新的管理应用模式,相比传统的管理模式而言融入了综合工程学。该管理模式在电气设备用电监察的过程中就设备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统一的开展监察工作,即将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到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乃至后期维修等多个环节。这对于保证用电设备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供电服务水平。而全过程管理工作的落实还将电力与监察部门进行了联合,共同为了实现电力设备应用效益提升而奋斗。同时,其还为设备检查人员提供了明确的监察工作模式指导,在极大程度上实现了监察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的提升,而用户也能在这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用电环境。

二、用电监察从电气设备入网开始的全过程管理策略

(一)电气设备施工的全过程管理

1、电气设备设计监察

电气设备设计环节是保证电气设备质量以及后期运行安全的关键点,所以,相关监察管理人员应当在实际的设计工作当中注重监察管理工作的落实。首先,安全设计是设计环节的重点要求,所以需要求设计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安全设计导则》进行设计工作的开展,严格把关设计工作的安全性。同时,监察人员应当注重设备故障研判工作的开展,及时就设备常见故障问题预先处置,保证设备设计质量,确保相关设备在过重负荷情况下可实现连续用电。此外,监察人员还应当参与到设计人员的设计讨论当中,明确设备的结构设计特征。并在设计工作中根据设备稳定性要求、运输要求以及运动部件要求进行结构审核,保证设计工作的合理性。

2、电气设备安装监察

电气设备安装阶段的质量保证对于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影响较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定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设备安装过程中的监察工作,具体包括对安装场地、隐蔽性工程两方面的监察工作。例如在实际的安装施工过程中,严格的就电缆掩埋的深度进行控制,严格要求安装人员进行沟井防护措施的设置,注重对电缆中护套管的承重能力进行测试。同时还应当科学的设定电缆和统一区域内的通信电缆以及煤气管道之间的距离。当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问题,则应当及时的进行处理或者返工,切实保证安装质量。

3、电气设备竣工监察

在电气设备安装的竣工阶段,相关的管理人员也应当通过严格的施工检查来实现监察工作的切实落实。并且管理工作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根据管理经验将检查重点放在容易出现问题的设备安装方面;就施工材料质量、设备质量进行检测,特别是就电气设备的断路器插头质量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就隔离开关的发热状态、合闸位置、避雷针绝缘性能以及螺丝等安装细节的安装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并在全面检查且合格后允许该电气设备投入使用。

(二)电气设备运行的用电监察管理

1、做好春季用电监察管理

电气设备经历冬季长时间的运行之后,可能会由于设备表面积灰严重而造成污闪事故的发生,所以,管理人员应当加强春季用电监管工作的切实落实。首先,管理人员应当就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的灰尘清理,之后再展开全面的设备检查工作,且其主要包括以下检查内容。即设备线卡是否完好;设备温度是否正常;设备开关与变压器的油量是否充足。由于,春季处于雷电灾害现象的初发时间段,因此还应当重点检查设备避雷系统是否出现绝缘性降低、接地系统失灵等问题;检查设备的双电源连锁装置的实际质量等方面。而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当及时的上报与处理。

2、严控夏季用电监察管理

夏季温度过高,雷雨天气常见,电气设备容易在天气的影响下发生故障。相关的监察管理人员应当再次进行设备检查,并将检查工作的重点放在设备本身的抗高热能力检查方面。同时,管理人员还应当就设备变电室的电缆老化情况等问题进行检测,并保证变电室的门窗始终处于紧闭的状态,避免动物进入其中造成破坏。另外,管理人员还应当严格测试当设备的空调等大负荷设备同时运行时是否会出现过载问题。此外,管理人员还应当注重就设备的绝缘电缆头的漏油情况的检测。

3、注重秋冬迎峰防冻用电监察管理

电气设备在秋冬季节尤其是冬季阶段会出现冬季大负荷问题,可能会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所以,管理人员应当在该阶段加强秋冬迎峰防冻的检查工作。在实际的检查工作当中,管理人员应将检查重点放在电气设备本身的过载能力测试方面。保证当出现过负荷情况时,相关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以及设备开展依旧能正常稳定开展工作,就设备的变压器进行保护。同时,管理人员还应当就设备的线卡展开相应的温度测试工作,确保设备在冬季恶劣的天气状况下依旧能正常的运行。

4、设备故障时的用电监察管理

电气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故障问题,管理人员应当切实落实设备故障时的用电监察管理工作,切实实现设备故障处理效率与处理质量的提升,这对于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影响。首先,当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及时的确定电气设备的故障点位置与故障原因,并快速的制定解决方案进行问题处理,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供电所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管理人员在设备维修人员开展故障处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自身的监督职能的重要性,确保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的质量,避免由于维修失误而造成设备故障隐患问题。此外,管理人员还应当要求维修人员在故障处理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处理经验的总结,提升故障处理能力。

结束语:

当前各个供电企业已经有意识的实现了用电监察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实际监察过程中依旧存在监察工作不全面等问题,造成监察管理质量难以满足实际监察需求。企业应当切实落实全过程管理模式在用电监察工作中的应用推广,将用电监管工作贯彻到用电设备安全到竣工的施工全过程当中。同时还要注重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全过程用电监察,加强春季、夏季与秋冬季分别的用电监察方案设置,并在设备故障发生时加强监察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翟冬梅,王明霞,孔彩兰.关于用电监察要从电气设备入网开始跟踪管理的探讨[J].科技尚品,2016,(01):90+114.

[2]孔庆锋,薄晓琛.用电监察要从电气设备入网开始跟踪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9(21):205-207.

[3]王飞.关于用电监察要从电气设备入网开始全程跟踪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1):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