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周波

周波大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达州635100

【摘要】目的:探析调查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方法:随机选择本地区的3所初级中学、2所高级中学作为调查对象,每所学校各年级均选择3个班的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调查。本次研究中共发放问卷954份,有效回收932份。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程度在优良以上的几率约为65.7%,95.1%以上的学生听说过该疾病。21.2%认为可以与艾滋病患者进行正常来往。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方式主要为电视、书籍、网络。结论:中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相对较差,多数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存在恐惧、规避的心态。强化对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相关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关键词】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knowledge,attitudeandbehaviorofAIDSamongmiddleschoolstudents.Methods:threejuniormiddleschoolsandtwoseniormiddleschoolsinourareawererandomlyselectedastheobjectsofinvestigation.ThestudentsinthreeclassesineachschoolwereinvestigatedbyquestionnaireonAIDS-relatedknowledge(AIDS-relatedknowledge).Atotalof954questionnairesweresentoutinthisstudy,932ofwhichwereeffectivelyrecovered.Results:theresultsshowedthattheprobabilityofhighschoolstudentshavingagoodknowledgeofAIDSwasabout65.795.1%ofthestudentshadheardofthedisease.21.2%thoughtthattheycouldcommunicatewithAIDSpatientsnormally.AccesstoAIDS-relatedknowledgeThemainwayfortelevision,books,theInternet.Conclusion:middleschoolstudentshavearelativelypoorunderstandingofthebasicknowledgeofAIDS,andmostofthestudentshaveafearofHIV/AIDSinfection.ItisnecessarytostrengthentherelevanteducationofAIDSpreventionandcontrolformiddleschoolstudents.

[keywords]Middleschoolstudents;AIDS;relatedknowledge;attitudeandbehavior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相对较强的疾病类型,且该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临床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故多数人对该疾病的态度以恐惧居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意识的转变,首次开始性生活的年龄有明显降低。据相关统计发现目前全球25岁以下的艾滋病感染者约占总艾滋病感染者人数的50%以上[1]。青少年是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若未能对艾滋病有正确的认知,未接受正确的性行为指导则可能会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风险群体,影响其未来发展。故此次研究随机选择本地区的3所初级中学、2所高级中学作为调查对象,以此分析中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态度行为,现将调查结果做下述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随机选择本地区的3所初级中学、2所高级中学作为调查对象,每所学校各年级均选择3个班的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调查。共调查人数954名,其中437名为男学生,417名为女学生。共发放问卷954份,有效回收932份。

1.2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并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含个人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主要包含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对策等等)、艾滋病相关知识获取途径、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是否发生性行为。其中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问卷总分为100分,得分超过90分判定为优,得分超过80分为良。有效回收问卷后将结果录入到EXCEL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艾滋病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艾滋病基础知识问卷评分平均为(62.7±7.3)分。348名学生得分为优,37.3%。264名学生得分为良,28.3%,总优良率为65.7%。调查中显示95.1%以上的学生听说过艾滋病。80.8%认为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感染艾滋病。但多数学生对艾滋病非传染途径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如53.1%以上的学生认为与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2.2学生对待性行为以及艾滋病态度的调查分析

932名学生中认为我国目前艾滋病流行趋势较为严峻,69.2%(645/932)。76.3%的学生对该疾病存在恐惧心理(711/932)。21.2%的学生认为可以与艾滋病患者进行正常来往(198/932)。46.4%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方式为电视(432/932)、50.0%则为书籍、网络(466/932),3.6%为其他(34/932)。

3讨论

艾滋病(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一种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发的疾病,目前尚无免疫预防以及根治的有效药物,病死率极高。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调查结果显示艾滋病多发生于中低收入国家,而新感染发生的人群中约有25%以上为15-24岁之间的青年。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且青年人患病比例也有显著增加[2-3]。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对性知识往往缺乏正确、全面的认知,因此是艾滋病发生的高风险人群。目前对艾滋病流行的控制主要措施即为广泛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但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并不十分理想。在此次研究中调查发现95.1%以上的学生听说过艾滋病,对艾滋病性接触、母婴传播以及血液传播等三大主要传播途径也有基本的了解。但调查发现学生对蚊虫叮咬、与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等途径是否会传播艾滋病尚存在一定疑惑。同时也反映出日常艾滋病宣传工作中主要强调了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而忽略了对日常生活接触方面一些非传播途径方面的宣教。这可能会导致学生缺乏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全面了解,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艾滋病的不必要误解、恐慌。另外从此次研究中发现中学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以电视、书籍以及网络等为主,从专业人士、医院方面的获取艾滋病知识的较少,而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所提供的知识并不能确保均准确、全面,其有可能为学生提供片面引导,甚至可能造成误导的情况,导致人们对艾滋病感染者产生歧视。此次研究中发现仅有21.2%的学生认为可以与艾滋病患者进行正常来往。由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学校应重视对学生有关艾滋病防范知识以及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方面的宣教。例如加大医院医护人员与青少年艾滋病预防教育及行为干预的力度,对学校护士、社区护士等进行专门训练,由其承担专业的艾滋病防护知识宣教。另外也要强化学校方面艾滋病相关教育力度,丰富宣教形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化涌入,青少年的价值观、行为等均受到明显影响,其更容易接受新兴事物,愿意尝试新鲜事,如性行为、穿耳洞、纹身等等,这也使得青少年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高风险人群。加之受到学校师资、人们思想的影响,使得学生对性知识的认识存在较大不足。曾有相关调查发现目前中学生对婚前、婚外性行为持赞同意见的约占65%左右,但其中仅有不到30%的学生认为在发生性行为时有必要使用安全套,这会大大增加青少年意外妊娠、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几率,由此可见针对不同年龄青少年特点进行适度、适量的性教育对艾滋病的预防也具有积极意义,而强化性教育宣教不仅仅需要学校方面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家庭、社会方面的干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高危险行为,树立正确的性观念。除此之外,也要促使学生对艾滋病流行趋势严峻性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中学生的防范意识,利用集中宣传教育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活动。

综上所述,中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相对较差,多数学生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缺乏必要了解,同时对艾滋病感染者存在恐惧、规避的心态,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缺乏专业人士或机构的引导。故强化对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相关教育以及性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参考资料

[1]孙蕊蕊,苏耀安,李玉萍,等.英德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1):72-74.

[2]严英,杨彩云,刘沛明,等.中职学生性行为和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调查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6,25(8):155-157.

[3]唐悦能,李文峰.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和行为意向的性别差异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