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的正确维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胸腔闭式引流的正确维护

陶云芳

陶云芳(通山县人民医院437600)

【中图分类号】R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213-01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的正确维护,防止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引流安全有效的目的。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正确维护

胸腔闭式引流是使气液从胸膜腔内排出,重建负压使肺复张及胸残腔消灭。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缩。并从引流的情况可以观察胸腔内有无出血,肺漏气等情况。临床适用于外伤性和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胸腔手术后。引流是否安全而有效,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给患者造成生命危险。为达到安全彻底引流的目的,本文结合25例病例将临床经验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5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28岁,最大65岁。

1.2病种

气胸7例,血胸4例,液气胸2例,脓胸3例,胸腔手术后9例。

1.3结果

本组病例,引流最短时间24小时,最长92小时拔管,其中2例引流过程中引流管发生阻塞,通过捏挤方法,引流管通畅。未发生引流管滑脱,感染等不良反应。

2.讨论

2.1心理护理给患者引胸腔闭式引流,应先告诉患者的用途及其维护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2.2卧位胸腔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患者通常采取半卧位,如要翻身应采取侧卧位。

2.3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胸腔闭式引流的关键是保持有效的引流,并达到引流彻底,置引流管24小时内每15—30分钟向水封瓶方向挤压引流管一次,以后1—2小时一次。胸带包扎伤口时,不能压迫引流管,应使引流管自伤口垂直引出。避免引流管受压,折曲,滑脱及阻塞。做到勤检查、勤观察、勤挤压。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有否继续排出气液和长管中的水柱波动。正常水柱波动约5—10cm。如病人出现气胸或张力性气胸的早期症状,首先应怀疑引流管被阻塞。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向水封瓶方向挤压引流管,负压吸引或清洗法加以解除。如果反复清洗而引流管仍然不畅时,则拔除原来的胸管,在另一新的部位作闭式引流术。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深呼吸。每日做超声雾化4次,以利痰液稀释。并坚持每天拍背2—3次,促使肺膨胀,防止肺不张的发生。

2.4维持引流系统密封水封瓶长管应置在液面下3—4cm,并保持其直立。胸壁伤口,即引流管周围要用油纱布包盖严密。引流管要妥善固定,水封瓶与引流管,胸管各衔接部位要严密,防止滑脱,如接头部位滑脱应立即接上,并用胶布固定。助咳,排出进入的气体。

2.5预防感染一切操作应坚持无菌操作,操作前洗手,以免把感染带进胸膜腔。每日更换引流瓶及引流管一次,更换前先夹胸管,换瓶拔出接头时,要用消毒纱布包裹。

2.6带管活动搬动病人时,要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水封瓶可置床上,病人两下肢之间。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要妥善携带引流管保持密封系统,不需夹管。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能高于病人胸部。

2.7观察并记录引流量及性质术后第一个5小时内要每小时记录一次引流量,以后每8小时一次,或按需要记录。如手术当日胸腔引流管内出现大量血性液体,每小时超过200ml,持续2小时,血压下降,应考虑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2.8拔管拔管时间主要取决于肺的膨胀程度,渗液量的多少和有无感染或其它并发症。一般胸腔闭式引流安置24小时后,引流管的水柱已不大波动,无气体排出,胸引流量逐渐减少至24小时少于50ml,颜色转为淡红色(血胸病人),如(查体及X线胸片证实)肺完全复张,病人无发热,呼吸困难等征象,即可给予拔管。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否呼吸困难,气胸或皮下气肿。要检查引流口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以便及时给予处理。

总之,在给病人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时,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技术,保证各个环节的正确无误,从而达到引流安全有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