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乳腺瘤样病灶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乳腺瘤样病灶的诊断价值

温美艳

温美艳

云南昆钢医院超声影像科云南昆明650302

【摘要】目的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RTE)的弹性成像(UE)5评分法和弹性应变率比值法(SR)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应用日立二郎神彩超对75例乳腺患者93个病灶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评出良恶性后,在进行弹性成像评分和应变率比值的测量。最后对比分析RTE(UE+SR)与常规超声(二维+CDFI)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RTE诊断乳腺病灶的准确率为96.8%(90/93),误诊率为3.2%(3/93);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病灶的准确率为80.6%(75/93),误诊率为19.4%(18/93)。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病变的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两者结合有望提高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乳腺病灶;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160-02

在临床实践工作中,乳腺病灶的声像图表现非常复杂,良恶性病灶诊断和鉴别诊断,常规超声依据病灶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点、纵横比及血流情况等综合判断,具有一定局限性。对于典型声像图表现的乳腺病灶早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但对良恶性声像图表现交叉重叠的疑难病例,易造成判断错误。超声弹性成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通过检测组织的硬度以判断其良恶性,在诊断乳腺疾病方面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3]。本报道旨在探讨常声基础上加用RTE(UE)5评分法和弹性应变率比值法(SR)在乳腺瘤样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对75例均为女性在我院接受乳腺包块手术治疗的93个病灶进行超声检查。年龄25-75岁,平均(46.74+-12.41)岁,病灶径线为0.56cm-4.47cm,平均(1.51+-1.25)cm。

1.2.仪器和方法:

使用日立二郎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线阵,频率6-10MHz),具有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RTE)。操作方法:采用仪器预设置检查乳腺条件,探头频率使用10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乳房。先用灰阶B模式对双侧乳腺进行纵、横、斜各切面扫查,发现病灶,测量肿块大小,观察肿块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等指标,然后加用弹性成像,取样框(即感兴趣区ROI)大于病灶范围2-3倍。手持探头在病灶部位作微小振动,根据仪器显示屏上压力指标的数字,以控制在3-4为宜。用双幅实时显示功能,即同时显示二维图像和弹性图像。弹性图中以彩色编码代表不同组织的弹性大小,绿色表示ROI内组织的平均硬度,红色表示较平均硬度更软,而蓝色表示比平均硬度更硬。对全部乳腺肿块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评价时不知病理结果。

1.3UE评分标准:

用日立公司推荐的5分法评分标准:1分,UE检查时,病灶整体发生变形,病变区与周围组织完全为绿色覆盖;2分,UE检查时,病灶大部分发生变形,病变区内蓝绿色混杂,以绿色为主;3分,UE检查时,病变周边发生变形,病变区出现蓝色,周边见部分绿色;4分,UE检查时,病灶整体未发生变形,病变区完全为蓝色覆盖;本研究拟UE评分1-3分诊断为良性病变,4-5分诊断为恶性病变(表1,2)。

表1弹性成像评分与病理对照(个)

表2常规超声与病理对照(个)

4.弹性应变率比值法StrainRatio(SR),以病变同层乳腺组织为参照,测量肿块的SR比值(本机UE自带功能):先勾画出肿块轮廓,记为A,再勾画同一水平的正常乳腺组织,大小基本一致,记为B,获得应变率比值B/A,本研究拟SR以3.08为界点,≥3.08为恶性,<3.08为良性。

2.结果

2.1病理类型:

良性病变62个,其中纤维腺瘤30个,纤维囊性增生病18个,导管内乳头状瘤6个,脂肪瘤4个,不典型增生3个,腺样平滑肌瘤1个;恶性31个,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9个,乳头癌1个,小管癌1个。2.2UE评分比值与病理结果的对照统计见表1组织弹性成像4分及4分以上的病灶诊断为恶性,3分及3分以下的病灶评为良性,从表中可看出93个病灶,UE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数为90个,误诊的病灶有3个,而且评分为1-3分的病灶SR<3.08;评分为4-5分的病灶SR>3.08图1患者病灶弹性应变率比值为7.29。

2.3本组病例中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分布见表2,良性49个,恶性13个,从表中可看出93个病灶,常规超声正确诊断乳腺良恶性的病灶数为75个,误诊的病灶有18个。

经计算得出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病灶的准确率为80.6%(75/93),误诊率为19.4(18/93);UE诊断乳腺病灶的准确率为96.8(90/93),误诊率为3.2%(3/93)由此可见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

3.讨论

随着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的日趋上升,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如何早期准确及时诊断乳腺疾病以满足临床需要一直是影像专业研究的热点之一。RTE是近年来发展并逐渐成熟的检查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不同组织间的硬度差别进行成像,反应病变组织本身的硬度特性,是以病理为基础,组织的硬度与其内部病理结构密切相关,大多数恶性肿瘤由坚硬的病变组织组成,肿瘤间质有致密的纤维组织增生,癌细胞在纤维间质内呈浸润生长,与周围组织粘连,使活动性降低,弹性减小,硬度增加,但影响病变硬度的因素如,病灶内的钙化、出血、机化等都有可能造成对其良恶性判断的失误[2]。如何使常规超声与这一新技术更有效地结合是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表明,UE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高于常规超声,是在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病灶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弹性成像应用不能与常规超声检查分开,可以说UE检查是在常规超声检查基础上增加的新的可以反映病灶良恶性的信息,此项技术的应用可增加超声医师的诊断信心,提高临床大夫的信任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使用。

有研究表明,乳腺良性肿块血流信号的检出率与肿瘤的大小有关,当肿块较小时可探不到血流信息,肿瘤越大,血流信号越丰富。本研究中常规超声被误诊为恶性的9例纤维腺瘤,直径大于1.5cm,可能就是因为瘤体大,血流丰富而判为恶性;而2例炎性病变误诊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早期无症状,超声探及一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整的囊实混合性包块,血流信号丰富。被误诊为良性的6个病灶原因分析:(1)可能由于肿块位置深、太小,血供不丰富或者血流速度过低所致;(2)肿块生长过快,挤压周边组织形成似有包膜的假征象;(3)肿块内部出现坏死和液化,CDFI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因此不能仅凭血流信号与灰阶图像来判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乳腺内不同组织的弹性系数各不相同,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浸润性导管癌>非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纤维化>乳腺正常组织>脂肪[3]。对于乳腺的长期研究表明,其恶性肿瘤的硬度是良性肿瘤的2-3倍[4]。罗葆明等[5]专门进行了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的误诊原因分析,他们认为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方法是正确诊断的重要前提,此外目前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方法不够完善,也可引起误诊。还有学者指出[6],部分乳腺肿块内复杂的病理结构造成弹性成像判断失误也是原因之一。本研究中误诊的3个病灶,评分为1分、2分、4分。回顾分析原因为:1例评为1分的微小病灶(直径0.7cm)病理为导管内乳头状癌,其原因可能为病灶微小不足于引起肿瘤硬度的改变;另一例评分为2分,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分析原因可能为肿块较大,中间大部分出现缺血、坏死所致;还有1例,评分为4分,病理为纤维腺瘤,分析其原因可能为病灶内钙化较多而增加组织硬度使评分增高,误判为恶性。

4.结论

RTE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其准确度高于单一常规超声,两者联合应用将有助于提高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的准确率。但应用RTE来判断包块性质时,乃需要结合二维图像及彩超表现来综合考虑,此外,本研究样本量小,良恶性病灶的UE评分及SR临界值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徐智章,俞清.超声弹性成像原理及初步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2005,14(1):3-5.

[2]ZHIH,OUB,LUOBM,etal。Comparisonofultrasoundelastography,mammography,andsonographyinthediagnosisofsolidbreastlesionsJ.JUltrasoundMed,2007,26:807-815.

[3]KROUSKOPTA,WHEELERTM,KALLELF,etal.Elasticmoduliofbreastandprostatetissuesundercompression.UltrasonImaging,1998,20(4):260-274.

[4]沈建红,罗葆明,欧冰,等.乳腺恶性病变超声诊断的Lojistic回归模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1):88-90.

[5]罗葆明,欧冰,智慧,等.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23(4):259-261.

[6]孙卫键,范晓芳,康莉,等.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4):362-364.

作者简介:

温美艳(1972-),女,云南安宁市人,医学学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