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则正气浩然实则内力充盈——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严则正气浩然实则内力充盈——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探讨

王占武

王占武

石家庄日报社050000

摘要:党的作风是在党的性质影响支配下形成的党的整体行动和作风,是党的世界观在组织行动中的集中表现。作为执政党,党的作风建设关系着党的性质和党的兴衰成败,也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作风建设没有止境,永远在路上。

关键词:作风建设;信仰;三严三实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之后,在调研河南兰考时,总书记又对“三严三实”进行了强调。应当说,这是继“八项规定”后,我党作风建设新的标杆,其凝练质朴、内涵深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是广大党员干部的修身治本、为政之道以及成事之要。

1.严以修身,首要在修信仰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三严三实”,修身为先,只有严以修身,才能德行优良、正气浩然,无论是为人,还是做官,才会有基础和威信。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更好修身?严以修身,首要就要修信仰,要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来把牢思想和行动的这个“总开关”。

人生有了信仰,不用外力驱使,便能随心而行,生命之树方会长青。优秀共产党员吴天祥,面对赞誉,能够说出“民之难即党之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质朴之语。他们是无数革命先烈和优秀党员的代表,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出被历史铭刻,被人民铭记的感人事迹?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心中有信仰,始终胸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持不懈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去奋斗、去努力,哪怕失去生命也再所不辞。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兴旺发达,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根基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反观一些近年来被查处的“老虎”或是“苍蝇”,可以说,这些人当中,也并非是每个人从一开始就是非观淡薄、原则性流失,恰恰相反,他们中的不少人,最初也都有一颗清正廉洁、为民干事之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一步步坠落下去,最终走上贪腐的不归路呢?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信仰的力量,面对各种诱惑,迷失了自己,忽略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贪财恋权、以权谋私,常以“仅此一次”放纵自己,以“小节无碍”宽待自己。就是在这样的“精神麻痹”中,丢掉了信念,忘记了是当初是如何出发、为什么出发的,待到锒铛入狱,再想修身,晚矣!

如何才能坚定信仰呢?首先就要学会自省。古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广大的党员干部也应做到这一点,要时常照照镜子、正正衣冠,真正找瑕疵、揭短处,看看自己还有那些缺点,是否存在信仰不坚定或是缺失等问题。要自省是否把党规党纪牢记于心?是否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要自省内心的信仰,能否能外化为行动?是否能不辱使命、勤勉工作,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勇前行?

其次,要学会慎独和慎微。一方面,要从小事和细微处陶冶自己的良好情操,时刻修炼自己的“自控力”,不要觉得一杯酒、一幅画是小事,无关紧要,要知道,在权力和作风上,从来就没有小事,一旦第一关口没有把好,有了缺口,那么,就很可能越陷越深。同时,还要做到“慎独”,心中有戒、心中有畏,无论是在人前,还是人后,都要坚定信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

2.谋事要实,有位当有为

坚定信仰的目的是什么?不只是为了让领导干部“不出事”,更要“干好事”。从严从实,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当前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修身是首要,最终要以“实”来体现。可以说,要成为新时期下的好干部,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实”。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它作为一种品质去追求,作为一种责任去承担,党和人民把权力交付与你,就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用行动担当起肩上的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做到为官一方,造福一方。

一个人踏实与否、务实与否,直接关系着谋事干事的成败与实效。群众最反感什么样的干部?答案可能多种多样,但是归纳起来,无非是以下一幅肖像:在事业上得过且过,甚至偷奸耍滑,却在个人私欲和小团体利益上东跑西颠;在工作上是“南郭先生”,华而不实,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溜须拍马,拉关系套近乎却游刃有余;在表面上做得漂漂亮亮,形式上搞得轰轰烈烈,看不见的地方却毫不用心、粗制滥造。这样的官员,要之何用?

怎么样才能做到实?实从哪里来呢?首先,实从信念中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从成立至今,我们共产党人最讲一个“实”字,这是我们党的立身之本。说老实话、干老实事,是我党多年的优秀作风。心中有实,才能做到从容淡定,才能直面缺点敢于自我剖析,才能直面困难勇往直前。实际工作中,不少优秀党员干部,秉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他们取得成绩,面对赞誉时,往往只会憨厚说一句自谦的话:“没什么,我这人就是实在。”这一个“就是实在”,流露出的是内心的强大,是一个人求实求真的追求。

实要从群众中来。人民群众的眼睛是最雪亮的,因为他们的需求是实实在在的,一名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如何,是实在,还是糊弄,群众看得最清楚,什么花拳绣腿,在群众的眼睛里全都没有用。由是言之,唯有始终把群众放在心里,俯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去,与他们打成一片,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才能让“实”有支撑点和落脚点。

实从生活中来,从规律中来。规律就是一切事物运行的基础,它是实之源,是实是本,规律难以改变,但是可以为人所用。只有把实根植于对规律的把控,那么,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才会有科学的方法,取得预想的效果。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学习,认识规律、尊重规律、运用规律。但在现实中,少数干部喜欢将自己的好恶,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群众,重则影响一方发展,影响百姓生活。所以,谋事要实,就不能眼高手低,不能胡乱折腾,而是要尊重科学,敬畏规律。

实从具体行动中来。什么人敢拍胸脯,对别人说自己是做事实在之人?一种是妄人,是虚伪之徒,不足道也,另一种,是在一线默默付出的人,是流汗流血也不喊疼的人,他们才是最实在的人,值得尊敬。毋庸讳言,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表面文章,喜欢做一些能够立竿见影的工作,不愿意做哪些打基础、谋长远的事情。在他们心里,那些小事不值得去做,但殊不知,“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那些做出一番伟业的人,哪个不是经过一件又一件小事情而积累而成的?讷于言,敏于行,这样的人,才是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实干家。

“画鬼魅易,画犬马难。”什么事情最好做?空谈最易;什么事情做难做?实干最难。但难,也要干!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踏踏实实,真抓实干,奋勇向前,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周翔.落实责任制,深入推进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J].现代商业.2011(08).

[2]何杰,李风战.浅谈党委和各部门在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4).

[3]邵景均.始终坚持我们党防治腐败的基本经验[J].中国监察.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