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精神康复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李兆凤李兆平

湖南省常德市康复医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康复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康复组采用精神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总有效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以及PANSS总分的差异。结果:康复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组心理状态改善幅度更大,P<0.05。护理前两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以及PANSS总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以及PANSS总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精神康复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对加速患者康复有益,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神康复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作用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精神疾病,患者可出现思维、记忆、情感、知觉、意志行为、注意力等方面的障碍,可导致其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无法有效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需辅以有效的康复护理,以改善患者心理、行为和精神状态,使其更好回归社会[1]。本研究对精神康复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随机分两组。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康复组患者男34例,女24例;21-56岁,年龄(29.34±2.45)岁。发病时间6个月-18年,平均(10.34±0.34)年。

常规组患者男35例,女23例;22-56岁,年龄(29.19±2.37)岁。发病时间5个月-18年,平均(10.82±0.31)年。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康复组采用精神康复干预。(1)心理康复护理。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自卑、退缩等不良心理,需对其开展心理疏导,多跟患者交流,倾听患者诉说,根据患者心理状况给予鼓励、疏导、劝解等。(2)工娱活动。指导患者根据其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整理床单元、擦桌子和扫地等,并鼓励患者听音乐、唱歌、下棋、打球、练习书法等,使其从劳动和娱乐中体验生活的乐趣。(3)社会技能培训。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进行训练,对其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并指导患者建立良好卫生习惯,指导其如何跟他人相处,并多关爱患者,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4)家庭和社会支持。要求患者家人、朋友和亲属等增加对患者的探访次数,多跟患者交流积极信心,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提高康复信心。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总有效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以及PANSS总分的差异。

显效:PANSS总分减少大于等于80%,可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PANSS总分减少大于等于50%,基本可正常生活;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精神分裂症康复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之和[2]。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22.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予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予以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总有效率相比较

康复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如表1.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多发生于成年早期,可出现明显功能损害以及慢性症状,可对患者带来身心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经有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可遗留功能缺损症状,无法早日回归社会,需辅以康复护理[3-4]。

对患者实施精神康复干预,可从心理康复、认知康复、行为干预和家庭支持等方面促进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提高患者康复信心,减轻对工作、婚姻、升学等的担忧,纠正自身行为,促进其社会技能的提高,帮助患者尽早回归社会[5-6]。

本研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康复组采用精神康复干预。结果显示,康复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护理后康复组心理状态改善幅度更大,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以及PANSS总分改善幅度更大,说明精神康复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对加速患者康复有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范萍莉.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9):3575-3577.

[2]刘华,秦伟,胡姝颖等.系统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7-18,91.

[3]夏琴娟.自我管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1,10(5):439-441

[4]李湘兰,史尧胜,徐银儿等.综合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2):211-212,276

[5]何有才,朱辉武,王皎华等.农疗对精神分裂症慢性期住院患者康复的作用[J].护理与康复,2014,13(9):854-856.

[6]周红丽.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康复现状与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6,16(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