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诗歌的诗美与“陌生化”理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少数民族诗歌的诗美与“陌生化”理论

张元恺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少数民族诗歌的诗美来自于其特殊的文字组合与排列,这种特殊的文字组合与排列是作者刻意运用“陌生化”理论而形成的效果。少数民族诗歌作者将“陌生化”理论用于诗歌创作,拓宽了汉语表达的深度与广度,产生了特殊的美学效果。

[关键词]:少数民族诗歌;“陌生化”;诗美

当一个少数民族诗歌作者呈现他的作品时,我们首先关注的往往是有些“奇怪”的文字组合。不同于汉族诗歌的“自动”理解,那些句子需要反复琢磨。在反复琢磨时,我们才能从“自动”理解回到原本的审美体味上。应该说,正是这种“奇怪”的文字组合,让我们从自动化的无意识的理解诗歌,到陌生的有意识的探寻诗歌意义。这种效果,正是“陌生化”理论的追求。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俄国文艺理论家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所谓“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其核心在于通过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延长审美时间,增强审美效果。

一、恢复生活的感受

什克洛夫斯基在论及陌生化问题时强调:“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以哥布诗歌《野猪的蹄印》为例:

他们三三两两/躲藏在森林里/避人耳目/或者/像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在箐沟里独自游荡/一种名叫野猪的生命/把自己的渺小/留在这个/庞杂而不可思议的世界上

当我们想到野猪时,一种固有的印象已经呈现——獠牙,凶悍,有攻击性。可诗人哥布却偏偏把野猪写成一种渺小的生命,而它们的行动,不再是攻击,而是躲藏,“像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在以往,这种词汇与句子,不会用于野猪身上。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让我们恢复对野猪的思考。在我们把野猪固定想象为凶猛的生物的时候,它是否也有另外一面?诗人接着写到:

然而就在这时/我看见了野猪的蹄印/和它那顽强的嘴/拱翻的新鲜泥土/这景象与那些贪玩的孩子/用小锄头在村边/破坏道路的情况多么相似

以往的人们看到野猪,往往是带着惊恐,作者在这里对野猪的形象进行了大反转,把野猪比作“贪玩的孩子”。于是整体读来,我们发现了野猪的另外一面,可爱的一面,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野兽”,而是渺小的,贪玩的,甚至可爱的动物,完全颠覆了以往的形象。正是这种颠覆,让我们重新唤起了对生活的感受。不再用他人得出的结论去思考,而是用自己的感受作为思考的起点。

少数民族诗人,用自己对生活的真切体悟,唤起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在他们的作品中,一般将熟悉的事物用别样的方式表达出来。或者夸张,或者彻底进行反转,在这种巨大的意义张力中,让读者进行思考,恢复对生活的感悟。因此,这种“颠覆”往往是作者有意为之,目的就在于用这种方式令读者体会到陌生的新鲜的感觉。

二、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认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在少数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中,延长审美过程的做法经常可见。

以哥布诗歌《顶青的早晨》为例:

顶青的早晨/是/从村边的那条小河开始的/从河上的那座吊桥开始的/从吸附在河边石头上的/红蜻蜓的翅膀开始的/顶青的早晨/像/蜻蜓的翅膀静静地张开/寨子就这样被早晨拥抱/竹楼下的水牛到河边散步了/伸长脖子就喝河里的水/它们是幸福的/如今/无论乡村还是城市/都/难以喝到如此清澈的河水了/早晨/牵着男人和女人的手/走过摇摇晃晃的吊桥/把他们送到田间地头/头顶的芭蕉花不经意间变成了红太阳挂在蓝天/顶青的早晨/像/蜻蜓的翅膀静静地张开

整首诗,以顶青的早晨为核心,反复进行描写。关键的一句是,顶青的早晨像蜻蜓的翅膀静静地张开。这一句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更需要反复的进行阅读,来确定意义。这无疑让诗歌更“陌生”。至于含义清晰的早晨,在这里并不是重要的。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早晨这一景象我们无比熟悉,但它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描写早晨,赋予它陌生的感觉,以此来提升对于需要理解早晨所需要的时间。这才是关键。怎样把早晨这一熟悉的景象变陌生?哥布所使用的策略,是以排比句开头,增加了阅读量,让读者花费更多的时间理解早晨开始的地方。然后进行转折,把早晨写成像蜻蜓的翅膀静静地张开。早晨是不会并不会“张开”,这样写更新了人们传统的对于早晨的感受。进而写到把早晨具体化,“早晨牵着男人和女人的手”,使早晨有了具体的动作。这样的写作让大家从平时的自动化中走出来,能够真正的去琢磨与体会早晨的具体含义。哥布诗中的早晨,是他独特的关于生活的领悟,需要反复去阅读来体会。这种反复的阅读,正是增加了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是陌生化理论的另一个重点。

什克洛夫斯基指出“文学的语言不是指向外在现实的,而是指向自己的。文学绝非生活的模仿或反映,而是生活的变形:生活的素材在艺术形式中出现时,总是展现出新奇的与日常生活全然不同的面貌。”文学毫无疑问是个人经验的凝结,但太多的共同的经验让大众的经验范围基本相同。这时候少数民族作者的作品就作为新鲜的力量,来打破大众对于事物的自动化的理解。特殊的比喻形象以及行文方式,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和时间。

三、“陌生化”理论与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契合

“陌生化”理论实际上是与少数民族诗人的创作高度契合的。这种契合,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少数民族诗人独特的个人经验与“陌生”感受的契合

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从最早就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质。这种民族特质,对于读者来说,是新鲜、神秘、和陌生的。少数民族多数分布于边疆地区,每个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各有不同。西南少数民族的秀美、西北少数民族的豪放,都作为民族烙印深深的根植在他们心中。因此他们的诗歌作品不可能不带有本民族的特质。这种民族特质,使他们的诗歌展现出与汉族不同的特色。晓雪作品中的苍山洱海,令人产生无限向往。而这种边疆风情,正是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民族地区具有特色的生活习俗,让少数民族诗人有了与众不同的生活感受,这种感受进入作品中,就产生了具有鲜明少数民族特色的作品,这种作品就是陌生而新奇的。它们拓宽了大众整体的审美理解,也让文学更加多样。

第二个方面,少数民族诗人运用语言的独特方式与“增加理解难度”的契合

少数民族诗人另外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他们独特的语言运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诗人在生活中一般都使用两种语言,本民族语言和汉语。这种“双语”经验,让他们有了更加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在本民族语言与汉语之间不可避免的有冲突的情况下,他们努力寻找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时候作品中那些特殊的文字组合,并不是说他们汉语水平差,而是他们可以去寻求特殊的表达方式。少数民族诗人往往是本民族的精英,又接受汉语教育,所以汉语水平比较高,基本不存在表述不清的情况。那些难读的句子,一般是他们实验的结果,也增加了汉语意义表达的多样性。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正与陌生化要求对象变得陌生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诗歌是“陌生化”理论最好的实践者。他们以自己独特的个人经验与语言表达方式契合了“陌生化”理论的要求。在意义上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在形式上延长了感受的时间。最终增加了诗歌的意义空间,也拓宽了诗歌文字表达的界限。少数民族诗歌开辟了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诗美。

参考文献

1.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论文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作者简介:张元恺(1988.11-),男,山东聊城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重点研究跨族群写作,多民族聚集区亚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