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早癌筛查的临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消化道早癌筛查的临床应用分析

杨辉蒋元坤龙珍槐杨彪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贵州凯里556000)

【摘要】目的:胃肠镜检查在消化道早癌筛查中的应用影响因素的探究。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消化道癌症检查患者共计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肠镜检查患者58例,胃镜检查患者50例。在对所有患者进行筛查后,对筛查结果以及筛查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胃镜筛查阳性率为8.0%,肠镜筛查阳性率为12.0%。总的早癌阳性率10.1%。影响筛查结果的因素有人们对于消化道早癌筛查的重视度不足,操作规范有待提升,筛查技术水平比较低以及病理活检技术等。结论:在消化道早癌筛查中,我院筛查阳性率低,为提升筛查水平,应注意加强对于早癌的认识,规范取材,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关键词】消化道癌;早癌;筛查;加强认识;规范取材;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189-02

以食管癌、胃癌为代表的消化道肿瘤已成为我国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恶性肿瘤,食管癌在我国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6位。绝大部分消化道肿瘤在早期可通过微创治疗获得良好预后,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因此,消化道肿瘤早期检出非常重要。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消化道癌症检查患者共计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胃肠镜在消化道早癌筛查中,影响因素以及提升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消化道癌症检查患者共计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6例,女性42例患者年龄在28岁~81岁之间,平均年龄(49.9±4.5)岁,其中,肠镜检查患者58例,胃镜检查患者50例。

1.2筛查方法

1.2.1胃镜检查方式选用OlympusGIF-260型电子胃镜,从门齿到十二指肠开始进行检查,采用碘染液和靛胭脂染液分别对食管、胃黏膜进行染色,对食管、贲门区、胃黏膜的异常情况进行观察,对于可疑病灶部位,可钳取1~6粒活组织,采用10%中性甲醛液固定6~48h。做病理组织学诊断[1]。

1.2.2肠镜检查方式选用OlympusCF260电子肠镜,采用逆行插入法对全结肠进行检查,对患者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情况以及并发症进行记录,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在发现病灶后,取活检,采用10%甲醛溶液固定标本,运用石蜡包埋及切片,然后对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做病理组织学诊断[2]。

1.3观察指标

在对所有患者进行筛查后,对筛查结果以及筛查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结果

2.1患者阳性率筛查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诊断阳性率统计如表所示,胃镜筛查阳性率为8.0%,肠镜筛查阳性率为12.0%。

表患者阳性率筛查结果

2.2患者阳性率影响因素

(1)消化道癌防治知识缺乏及主动内镜检查意识薄弱。有些患者有症状才就诊,尤其是对内窥镜检查,很少有患者没有相关症状和检查提示而来进行内镜检查。由于早期消化道癌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一旦出现症状才进行内镜检查诊断出的消化道癌大多数属中晚期。现如今,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健康检查的意识有所提高,定期体检人群逐步增多,但大多数仍然只愿意接受常规血液、体液、彩超及CT等无创检查,对胃肠镜检查的重视度比较低。(2)医生内镜检查还不够规范,对消化道早癌诊断水平及经验有待提高,由于我国缺乏系统的内镜医生培养体系,因此有些医生对于胃肠镜检查技术掌握不足,同时技术水平有待提升。(3)基础硬件设施相对较差。

3.讨论

现阶段临床中对于诊断及治疗消化道早癌的最有效及最可靠的技术为胃肠镜微创,由于消化道肿瘤临床症状并不存在特异性,使得多数早期消化道癌患者不易被发现。在实施早期诊断及治疗的过程中,影响消化道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是判断肿瘤的浸润程度、生长范围及是否存在转移现象,因此,早期有效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3]。

本文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消化道癌症检查患者共计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肠镜检查患者58例,胃镜检查患者50例。在对所有患者进行筛查后,对筛查结果以及筛查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本次研究中,胃镜筛查阳性率为8.0%,肠镜筛查阳性率为12.0%。早癌总的阳性率:10.1%。影响筛查结果的因素有人们对于消化道早癌筛查的重视度不足,操作规范有待提升,筛查技术水平比较低等。在消化道早癌筛查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内镜检查的必要性及可能的并发症,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充分配合。患者胃镜检查前至少禁食水8小时,并给予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含服,至进镜前咽下,反应明显者可咽部喷洒利多卡因液体。目前国内大部分都是清醒内镜,若患者精神紧张,不能配合内镜检查,建议无痛胃镜。为了保证消化道环境的清晰,建议应用去泡剂及去黏液药物。(2)规范化的内镜检查。在对患者进行消化道内镜检查过程中,通过内镜可以对咽部、食管、贲门、胃、幽门、十二指肠球部等等进行检查,同逐步细致观察,可以获得清晰的图片。在一次胃镜检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部位进行拍摄,一般需要留取24张照片,而当前国内专家推荐保留至少40张图片,对此,可以采用消化道内镜检查方式。在肠道准备良好的情况下进行诊断检查,尽量避免观察死角。直肠近肛门位置的观察难度比较大,对此可以采用反转镜进行观察,同时还应该注意适当延长退镜时间,以此提升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一般要求在6min以上,如果退镜时间在8min以上,则能够有效提升息肉的检出率。在内镜检查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消化道全貌进行观察,同时还需要对血管分布、黏膜色泽等进行观察,并注意内腔性状。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病变部位,则应该喷洒化学染色剂、电子染色进行进一步观察,对于可疑病变部位需要进行病理活检。(3)购买放大内镜,加强硬件设施建设。(4)与病理科医师合作,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提升消化道早癌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志海,郭红节.6000例自然人群上消化道早癌内镜筛查结果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32-34.

[2]胡海一,张澍田.重视消化道早期肿瘤的筛查与规范化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3):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