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洗及抚触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中药外洗及抚触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探讨

陈义忠

成都市妇幼儿童中心医院四川成都610091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药外洗及抚触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15年12月到2016年11月出生治疗的64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自愿原则将患儿分组后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采用中药外洗及抚触治疗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6.97%显著优于单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的对照组的83.87%,P<0.05;观察组的黄疸的平均消失时间为7.9±1.4d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1.7±2.1d,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在采用蓝光照射基础上增加使用中药外洗及抚触可显著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极高的治疗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药外洗抚触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24h即出现黄疸且长时间持续(可到2~4周)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与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过多(如溶血病、血肿等)、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如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肝炎等)、胆汁排泄障碍(胆道闭锁、胆管受阻等)等有关。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如面部、躯干以及手、足心等均出现呈桔黄或金黄色或呈暗绿色、阴黄等黄疸颜色,且可伴有贫血、心衰、发热以及大便色发白、尿色黄等症状,同时患儿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等全身症状。目前对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法较多,为此我们进行中药外洗及抚触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5年12月到2016年11月在我院出生治疗的64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自愿原则将患儿分组,分组后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为:对照组:患儿31例,男孩17例,女孩14例;胎龄在38~41周之间,平均胎龄为39.2±0.7周。观察组:患儿33例,男孩18例,女孩15例;胎龄在37~41周之间,平均胎龄为38.8±1.1周。两组患儿经临床多项检查(胆红素检测以及其它如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等血液生化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查等)均得以确诊为病理性的新生儿黄疸,两组患儿的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均超过5mg。两组患儿的一般性资料比较差异值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

1.2方法

1.2.1对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法进行治疗:采用专用蓝光仪(蓝光波长:420nm~470nm,蓝光平均辐照度:≥500μW/cm2,输入功率100VA)进行治疗,调节箱温至婴儿适中的温度并控制相对湿度在55~66%之间,连续照射12~18h后停止(停止时间为8~12h),注意照射过程中需每2小时帮助患儿翻身1次,每4小时测1次体温。

1.2.2对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外洗及抚触方法进行治疗:(1)中药外洗方法:取黄连、黄柏、黄芩各15g,取水1000g煎煮,去渣取汁,每日两次(上下午)用纱布擦洗。(注意擦洗时药汁温度控制在40°左右为宜)。(2)抚触方法:在洗澡前后或午睡前以及晚上睡觉前进行(每天两次,每次10~15min);采用轻轻在胸前打开再合拢胳膊以放松婴儿背部及并轻轻移动婴儿双腿(模拟行走姿势)方式进行扩张肺活量和刺激大脑的手法;采用两拇指从婴儿头部前眉间向两侧滑动并至于发际间(单手固定婴儿头部另一手以指腹从前额发际向上、后下发际抚摸)并轻微按压至于两耳后乳突处和行双手拇指从下颌部向外侧以及上方滑动)手法进行脑部触摸;两手分别从两侧肋下缘外下侧向对侧肩部向对侧上方交叉轻轻按摩推进并由上而下反复轻抚身体进行背部触摸;采用食指或中指从婴儿右下腹轻轻移动左上腹(呈顺时针画半圈)进行胸部触摸;采用轻轻抬起婴儿双手以及胳膊后放平并从肩膀到手腕采用食指(或中指)轻轻从上到下轻轻摩擦,并打开手掌后用无名指指尖轻触婴儿掌心及五指进行四肢触摸[2]。

1.3评价指标将治疗效果及黄疸消失时间为评价指标内容,治疗效果的评判标准为: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胆红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达正常范围;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显著好转(改善),胆红素出现明显好转并基本接近正常值;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胆红素变化不明显。总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对评价指标内容采用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当P<0.05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见表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6.9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87%,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4]。

3讨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发生率,尤其是早产儿,已有研究表明约有60%新生婴儿在出生后不同时间内出现不同类别的黄疸(生理性和病理性),主要是未结合的脂溶性胆红素所诱发皮肤黄染,病理性黄疸对婴儿影响较大,在发病同时可引发其他并发症如呼吸困难或缺氧、严重感染、低白蛋白血症以及胆红素脑病而对婴儿生命构成威胁,因此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应及早确诊并进行有效治疗,目前蓝光照射作为基本方法而在临床中得到普遍应用,另外药物或换血等治疗方法也有一定的应用[5]。

在本文研究中中药外洗采用的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等功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等功效,黄芩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诸药并用起到清热解毒、泻火护肝等功效,对胆红素障碍可起较好治疗作用;而对患儿进行如头、胸、腹、四肢等躯体部位进行抚触可刺激患儿的神经系统和促进其皮肤敏感性和血液循环,继而可促进新生儿的排便功能,利于患儿的胆汁排泄,同时通抚触治疗还可以提升患儿的主动活动能力,促进其及早进食和进食量。通过本文结果可以看到,采用中药外洗及抚触方法的患儿起治疗有效率和黄疸小时时间显著优于单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也基本吻合,充分显示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在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采用中药外洗及抚触方法治疗可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并显著缩短患儿的黄疸小时时间,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极高的临床治疗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计承侠,姜敬,刘玉清.新生儿抚触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5,27(12):1360-1361.

[2]李旺辉,陈飞,李俊标.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5(51):192-193.

[3]吴若雅,陆瑞光.早期抚触对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影响[J].求医问药,2014,29(21):242-243.

[4]魏清芬.新生儿抚触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4,24(15):106-107.

[5]刘运霞,余慕雪,尹仲娇.早期抚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全科治疗,2015,27(19):2457-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