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施工现状与维护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3

建筑机械施工现状与维护管理

汪勇华

广东庞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510665

摘要:建筑机械水平已成为施工企业实力的象征,随着建筑工程对施工质量、效率和效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机械所发挥的作用也愈来愈大。但目前建筑行业对建筑机械维护、管理水平还不够理想。因此文章对建筑机械施工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维护和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机械;施工管理;维护

建筑机械,顾名思义就是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工程中使用机械的频率越来越高,现代化的施工更加依赖先进的施工机械,可以说建筑机械保持良好的状态对保证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建筑行业仍未摆脱劳动力密集、技术与管理水平不高的窘境,在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本文针对建筑机械施工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设备维护与管理进行了探讨。

1垂直运输机械安全技术

塔式起重机①塔式起重机的必须设置安全保护装置,即起重力矩限制器、高度限位器、幅度限位器、行程限位器、夹轨钳、起重量限制器、钢丝绳防脱槽装置等。②起重机的拆装必须由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拆装资质证书的专业单位进行,按照出厂说明书的有关规定,编制装拆作业技术方案。③塔机司机及指挥人员需经有关部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信号指挥人员应持有明显的标志,且不得兼任其他工作。④塔式起重机起吊前应检查项目:金属结构和工作机构的外观情况正常;各安全装置和各指挥仪表齐全完好;各齿轮箱、液压油箱的油符合规定;主要部位连接螺栓无松动;钢丝绳磨损情况及各滑轮穿绕符合规定;供电电缆无破损。⑤吊装提升前,指挥、司索和配合人员应撤离,防止吊物坠落伤人。严禁超负荷作业,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调整限制、限位装置。⑥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发动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

施工升降机①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保护装置有:限速器、缓冲器、上下行程限位器、安全钩、吊笼门和底笼门保护连锁装置、急停开关、楼层通道门。②在安装和拆卸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操作证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修,使用前应检查结构有无变形,连接螺栓有无松动;齿条与齿轮、导向轮与导轨是否均结合正常;钢丝绳是否固定良好,有无异常磨损;运动范围内有无障碍;电源接通后,应检查确认电压是否正常,还应测试有无漏电现象。③施工升降机的吊笼进门明显处必须标明限载重量和允许乘人数量,以便提醒施工人员及运送物料不得超限。同时,司机也要注意观察上人和上料情况,防止超载运行。施工升降机运送物料长度不得超出吊笼。④每班使用前应对施工升降机的金属结构、导轨接头、吊笼、电源、控制开关、连锁装置等进行检查,并进行空载运行实验和试验制动器的可靠度。

物料提升机①物料提升机的安全保护装置有:安全停靠装置、断绳保护装置;上下极限限位器;超载限制器;缓冲器;通信信号装置。②物料提升机每次作业前,应进行空载、动载、超载实验,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③高架提升机(提升高度31~150m)作业时应使用通信装置联系。低架提升机(30m以下)在多工种、多楼层同时使用时,应设专人指挥,且信号不清晰不得开机。作业过程中不论任何人发出紧急停车信号,应立即执行。④严禁人员攀登、穿越提升机架体和乘吊篮上下。物料提升机的附着装置或缆风绳不准随意拆除。作业后,将吊蓝吊至地面。各控制开关扳至零位,切断主电源,锁好开关箱。

2建筑施工机械维护与管理现状

2.1施工设备陈旧、配套性差,无法充分满足施工要求由于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许多施工企业又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因此在设备陈旧老化、故障率高的情况下也不进行更新换代,甚至破旧、报废的机械也舍不得处理,这样的结果故障率超高不说,设备安全性也存在问题。设备配套差也是较普遍的问题,一些项目部组建起来就存在“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配套不够,就抽调技术状况较差的设备顶数,但仍存在大型、特殊设备无法配套的问题。由于设备状况差,必然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同时新工艺、新技术需要配套新设备,缺乏新设备也影响到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从长远看,这样做将因小失大,最终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2.2施工中拼设备现象严重,维护保养工作差距太大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设备使用上普遍存在使用多、保养少,甚至不保养的问题,设备用到不能正常工作时才去修理,加大了设备的维修量,维修成本也陡然增加,同时由于维修时间较长,也影响到施工进度。引起这种情况原因有:一是企业不重视设备管理,尤其是中小私营企业更为明显;二是设备管理人员和专业维修人员匮乏,施工队伍中大部分人由临时工、农民工组成,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人对设备维护保养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根本不知道设备需要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三是操作人员不合理使用设备,由于建筑机械的操作人员很多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不仅维护、保养知识缺乏,就是使用方法也不规范,本身知识的缺乏,加上蛮干、违章操作,使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或带病状态,从而加速了设备磨损老化。

2.3设备电气机械存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可能造成伤害施工中建筑机械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其中电气安装上存在的问题有:次级配电箱不装漏电保护器或保护器失灵;设备电控箱外壳不接地或接地可靠性差;电控箱作为配电箱使用,箱内乱接线。机械安装、调试中也存在问题,如桩机设备安装中存在较多的隐患;采用机电转换器作为安全装置的建筑机械调试不当,如塔吊、物料提升机等装置常存此问题。

1.4租赁设备只用不养,设备管理存在脱节

目前,建筑行业施工企业使用的设备来自三个方面,即企业自有设备、施工人员自带设备及向租赁公司租赁设备。租赁设备解决了企业占用资金、场地问题,也无需为设备准备备件、用于修理的设备等。然而租赁设备不意味着不需要日常的基本保养,在租赁期间施工企业有责任按照设备规程进行日常保养。但实际上,这种保养大都没做,施工企业的理由是既已交设备租金,保养就应由租赁公司负责,租赁公司则认为施工企业在设备租赁期间有义务做好日常保养,由此造成设备管理出现脱节。

3应对建筑施工机械维护与管理问题的对策

3.1加强设备更新配套管理,充分发挥先进设备功效现代化建筑施工需要先进的施工机械,建筑机械的发展趋势是向大型化、智能化、信息化、一体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施工效率、工程质量、经济效益都将有很大提升,而如果企业抱残守缺,将就着落后、严重老化、高能耗和低效率的设备不放,必将削弱企业的竞争力,这其实是相当缺乏远见的做法。因此,施工企业应看远一些,随时了解建筑机械和施工技术最新发展动态,结合企业自有设备及工程项目情况,按照设备报废制度原则,将那些落后、严重老化的设备淘汰掉,及时采购新型设备,既可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可谓一举两得。同时,机械化施工是具有联系功能的机械系统的综合作业过程,其目标是获得整个系统过程及系统内部配合的最优化,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技术效果,因此就需要按照施工项目的特点合理调配机械设备,既满足工程各项强度指标,也符合机群的协调性。为满足这一要求,设备调配应符合以下原则:(1)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2)应适应工程施工的特点,既有利于施工和提高机械化水平,也要具备一定的可变性,以满足施工多变的需求。(3)设备组合应满足能集中也能分散的原则。

3.2完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使用保养维修相得益彰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完善机械管理制度,设立专门负责机械设备管理的机构,并安排专职设备管理人员。对所有机械设备都应建立详细技术档案,使相关部门能够更好地掌握设备性能及使用状况,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管理的成效。设备档案应及时更新,并由专人定期核查。设备管理应以预防维护为主,建立并落实日常巡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设备出现严重故障影响施工。设备维修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修复率,并建立专业分工的维修体制,提高检修工作成效。加强对燃料、润滑油的管理,控制设备维护成本。给予设备管理人员与维修人员定期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及更新知识结构,这样有利于增强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培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选拔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参加高等院校、机械设备厂家举办的培训班等。建筑机械应实行“定人、定岗、定机”的原则,遵守操作规程,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由专人检查设备操作、使用情况,并进行记录、考评,对操作维护表现好的人员予以奖励,操作维护不当的人员则须视情节予以处罚。

3.3规范设备安装调试,重视安全杜绝隐患施工企业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时必须严格执行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并建立相应的设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设置电气机械设备安全员,专责设备安全检查。设备安装调试必须经安全员检查通过才能交付使用。定期检查设备用电安全、设备运转安全,促进设备安全管理步入正轨。对特种设备,如起重设备、压力设备等实行定期检测和巡回检查。操作工程车辆的人员必须持证且定期审核和体检,保证车辆使用安全。

2.4健全租赁设备管理机制,理清使用保养维修关系对于租赁设备,大型设备一般在合同中将双方责任划定较为清楚,维修保养不易出现问题,但对于小型设备,由于使用频繁、周期短,又因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容易出现设备管理脱节现象,所以一方面双方应重视小型设备管理,妥善解决维护保养问题;另一方面健全租赁管理制度,使租赁业可以更加健康地发展。

4结语

建筑机械的使用条件往往较为恶劣,若设备维护保养跟不上,不仅故障率高、影响施工进度,而且也会缩短设备使用寿命。设备管理首先要靠制度保障,其次素质较高的操作、维修与管理人员也必不可少,因此应注重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保障设备以最佳状态开展施工作业。

参考文献:

[1]吴刚.浅议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1(07)

[2]万水勇.浅谈施工企业建筑机械设备租赁部门如何社会化服务[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1(09)

[3]毛礼文.试论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02)

[4]邱沫宁.浅谈施工企业的现场施工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11(13)

[5]吴崇辉.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今日科苑.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