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刍议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

王建华李岱

杭州林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有关人员要在明确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合理提升规范管理、程序管理以及模式管理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措施

1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材料质量问题

园林材料主要包括如花草苗木、园林施工器具等,是园林工程的基础并保证园林施工质量。一般来说,施工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十分繁杂,不同的园林工程对施工材料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简化操作,不会考虑园林工程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而长期选择同种施工材料。除此之外,施工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通常会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选择价格低廉而质量较差不符合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施工材料,给园林留下极大的质量安全隐患。

1.2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相对混乱

随着园林工程的不断开展,各环节施工时要进行严格的把控。但是,就当前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的漏洞与问题。一方面,施工期间,管理人员不能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段、分级,因而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园林施工项目规模较大,并且各个分项工程又组成了一个工程整体,因而施工时要进行多个部分的管理。尤其对于关键施工环节的管理效果,将对整体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一旦分段、分级环节中出现问题,将导致管理工作出现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管理人员没有对施工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管理环节中存在着针对性不强、流于形式等现象。此外,对于施工设计方案以及现场的环境没有进行全面的考虑,因而导致了工期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1.3工程监管力度问题

园林工程监管与园林工程的运行规范和质量紧密联系。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监理公司缺乏明确的监理规定和要求,监理人没有明确的依据来判断园林物质量合格情况,工程验收有名无实,忽略真实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甚至部分监管人工作十分松懈不会亲自在操作现场监管工作。对于施工单位,为了逃避工程监管要求,会选择缴纳一定的费用完成监管工作。以上这些现象说明工程监管力度薄弱,影响施工管理和质量要求。

2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优化模式

2.1完善风险管理

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项目风险的管理较为关键。项目风险不仅包括项目风险的识别和分析,也包括对风险的规划和控制。管理好项目风险,才能顺应动态化项目的发展趋势,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从根本上保证项目监管机制的综合效果,加强成本管理的合理性,利用适当的手段,降低成本,减小风险因素造成的影响。

2.2强化资源配置

要想提升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水平,就要合理分配施工人员、施工设备以及资源,确保有关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管理的综合效果。要建立完善的资源配置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全面完成施工任务创造良好的平台。

2.3优化成本预算

在成本预算监管机制中,要结合规划管理项目,按照整体规划,保证工程质量,将自身权益、业主权益等作为关键,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保证项目工程管理的实效性。另外,要结合成本预算监管流程,落实精细化监管模式,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3加强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策略

各标段在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按照业主方、监理方的指导进行施工,并且要进行施工流程与工艺的规范,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章可循,并对施工过程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1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监管

材料的质量监督是重中之重,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园林施工单位的管理,其中要重点做好人员方面的管理,对于检测程序以及方法、手段进行优化。根据施工要求,合理选择满足实际需求的材料,列出各类所需材料清单;比较各个供应商,按照清单严格购买材料,不能使用其他材料代替;对所购材料进行取样送检,根据检测报告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符合规定,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其受到天气影响造成质量损害。分析经济效应以及现场施工需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在使用前要培训人员了解设备正确操作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日常保养,保证机械设备良好性能,延长使用期限。

3.2园林种植地整细

种植地整细是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如果工作不到位,直接影响到土壤的验收、播种育苗最终影响植草。种植地整细分为机械用地和人工用地。种植地整细程序如下首先,根据设计立面的状况用挖掘机进行粗整平,然后用手动拉网式整平、清理石块等垃圾,最后使用人工土壤整理。

3.3确保运输与储存环节的安全性

在进行运输工作时,要对树木进行保护,确保树木有着良好的生存基础。此外,运输过程中还要对树冠的光合作用进行调节,并且对植物的呼吸、蒸腾作用进行有效的控制。一般来说,运输前需要对相关树木进行修剪,最好将整棵树的1/3或者是一半砍掉。与对于裸根苗的运输,要将其无根主根进行切断。这样一来,才有助于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对于施工中使用的苗圃植物,也要进行相应的枝条修剪工作,同时还要其伤口进行平滑度处理。在反季节进行种植时,必须确保植物带有带土球。在采用木箱进行运输时,尽可能不要将植物暴露在外界环境中。需要注意的是,运输时要避免根系出现碰撞等问题,在运达施工现场之前不能打开木箱。如果运输过程中采用的是盆栽运输的方式,那么要确保树木在长大前移植到相应的盆中,并且要施加一定量的土壤与肥料。

3.4遵守植物生长规律,把握苗期

最好的植树时间,就是从树木的休眠期结束到春天这段时间,但是,因为受到施工时间等原因的影响,往往会在秋冬季节进行栽种,这就错过了植树的最佳季节。为了提高树木的生存率,要使用合适的技术措施进行保护。如果条件允许,应适当设置遮阳板。同时,减少枝叶数量,增加纤维根数量,在多云或阴天条件下进行移植栽种,确保良好的生存率。

3.5移植树木的要点

为了提高工程绿化效果,就要对植物的成活率引起足够的重视。树木种植期间,要尽可能避免根部出现损伤,并且要对植物的冠层做出相应的修剪。如果阳光很强烈,种植后,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形成树荫,可以根据树荫下光照的强度选择不同的模式,如果工程需要,可以使用湿草绳进行树干的缠绕,并且施加适量的水,防止树干过度失水而死亡。在开展树木的移栽工作时,要保证幼苗有着良好的生长空间与环境。这样一来,幼苗可以在宽阔的空间下进行生长,这对于提高光照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可以显著改善树木的成活率。

3.6种植后的护理与修剪

春天进行树木的种植,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反季节进行树木的种植工作时,在种植结束后要重点加强护理与修剪工作。一般来说,种植结束后的两周时间内,要保持足够的水和营养。由于植物生长期间所需的养料主要靠根系进行吸收,因而要加强对浇水、施肥工作的管理,这样一来才能长出新的根。如遇阳光暴晒、干燥等恶劣天气,应及时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避免高温、干燥环境下对树木造成的损害,以免对枝叶健康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尤其在干燥的季节,要增加浇水量,同时还要配合保湿剂的喷洒,进而确保植物能够吸收到足够的水分。

3.7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

通过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效果。这一环节中,要建立健全养护管理机制,对于相关技术标准与操作规范进行不断的细化与完善。此外,管理人员还要与有关部门一同加强养护工作,建立起一套合理、有效其科学、可行的养护管理体系,规范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科学、规范地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园林绿化的效果和质量。

4结束语

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要积极管理施工进程,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完善具体工作,实现人文,生态管理控制工作的全面进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严雄.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及养护技术[J].现代园艺,2019(1):177-178.

[2]韦冰君.现代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