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分析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防范

赵欣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750001

摘要:针对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分析进行分析,提出与之相关的风险防范对策,就物资采购中的招投标环节风险加以研究,以期降低物资采购的招标风险,达到预期效果,初级年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活动的持续性、规范性开展。

关键词: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经济

招标投标是商品经济中的一种竞争方式,通常适用于大宗交易。它的特点是有唯一的买主(或卖主)设定标的,招请若干个卖主(或买主)通过秘密报价进行竞争,从中选择优胜者与之达成交易协议,随后按协议实现标的。在招标采购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都会导致招标采购的实际结果和预期有所差异,差异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这种差异就是招标采购中的风险。

1招标采购风险分析

1.1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的外因型风险

1.1.1自然风险

自认风险指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事件造成招标条件的变化不能按时开标、评标或招标项目取消。

1.1.2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国家、集团公司新的经济、投资政策的实施,导致既定的招标采购项目需要调整或不能进行。

1.1.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发生突变时,标的物的供应求关系和市场价格等情况发生剧烈变动,潜在投标人的投标策略和投标意向发生变化,对招标项目产生影响。

1.1.4投标人风险

一是投标人采取不平衡报价,在投标物资明细表中,把用量大的、利润率高的物资的投标物资报价提高,把不常用的、利润率较低的物资报价降低[1]。这一方面的风险在代储代销物资招标采购项目中表现尤其明显。二是投标人之相互串通,出现围标、串标行为。

1.1.5质量安全风险

中标方在履约过程中提供的产品质量与投标承诺不一致,不符合投标文件承诺的质量标准,给用户造成经济、技术、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等方面的损害[2]。在石油钻探企业,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引发人生和设备安全事故的风险很大,而这些风险因素大多数与招标采购有直接关系。

1.1.6履约风险

一是投标人中标后因各种原因是放弃中标,不签定合同。二是中标人签约后不履行合同。

1.2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的内因型风险

1.2.1管理制度风险

一是指企业内部关于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招标采购业务流程不规范,导致招标采购不符合《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3]。

1.2.2计划风险

一是物资采购计划上报不及时,用户单位物资需求紧张,招标采购周期缩短,招标公告发布、招标文件发售、投标文件编制时长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4]。二是采购物资计划不按实际生产消耗规律上报,可能导致招标采购的物资发生缺货、积压或报废的现象。

1.2.3标的物风险

不同行业需求的物资种类较多,各类物资的产品属性、价值、供求规律等因素各不相同,这些因素都有可能给招标采购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

比如一些集团或者公司在实际的物资管理中,存在着同一个物料存在多个编码、多种描述的情况。同一物料,各单位在上报计划时选用不同的物资编码和描述,汇总招标采购后可能出现同样的物料有多个不同中标单价的现象,这种风险在我公司配件类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经常出现。其次,存在错误物料描述和套用物资编码的现象,导致潜在投标人无法正常报价或报价不真实。

第三,某些设备类物资招标采购,用户单位对设备的技术要求、技术参数、安装使用环境等因素描述不明确,使投标人投标报价标准不统一、价格构成不完整,中标人在设备验收交付和安装调试过程中发生纠纷。

第四,招标方案风险。招标方案制作是整个招标项目中的重要阶段,招标方案中的风险点较多,对招标项目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招标方案中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招标方式选择的风险。有的招标项目应当选择公开招标而选择了邀请招标,具备投标条件的潜在投标人可能不能参与竞标,降低竞争力,采购的物资性价比不高。对于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如果不进行公开招标,还将会导致法律政策风险。

二是标包划分的风险。此类风险投在我公司招标过程中出现频率很高,由于招标组织者对采购物资属性分类、技术标准、使用功能等因素不了解,不能对采购物资进行合理划分标包,投标人不能依据自己的专长进行合理报价。

三是潜在投标人资格审查风险。招标方案的审批部门对招标方案中潜在投标人的投标资格审核不严,致使不具备投标资格的潜在投标人参与了投标,甚至中标。例如集团公司对井控设备及配件的供应商做了明确规定,如果不合格供应商投标或中标,会给钻井生产的井控设备和人生安全带来很大的风险。

四是招标文件风险,招标文件是招标人向潜在投标人发出的要约邀请文件,是一个招标项目的核心,对招投标各方都具备法律约束力。招标文件的内容有问题,招标过程中会有澄清,招标后可能是会有质疑、投诉、举报,甚至行政、法律诉讼。

2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防范措施

2.1完善企业物资采购流程

对企业物资采购流程的建立与完善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对企业的采购目的加以明确,即所采购的物资务必是企业生产运行所需,并以此为基础,对采购的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制定,具体内容包括采购方式、采购价格、采购渠道等。

其次,在采购合同订立前,要对供应商的运营资格进行资格预审、资格复审和资格后审,以把不具备供应资格的供应商进行排除,进而将供应商方面不确定因素而带来的风险降低到最小。

2.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加大对相关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力度,并合理借鉴西方等发达国家在物资采购风险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对我国企业的物资采购风险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优化,同时,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系统,对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完善,以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风险值较大的要素设定警戒值,进而为风险分析的方法和处理手段提供有效引导与依据。

其次,设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来对风险进行评估、对风险管理计划进行制定、对发生风险进行处理。另外,加大对每个采购环节的风险监控力度,将风险监控贯彻落实到整个采购活动中,以达到对能对新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跟踪,对存在的风险进行监控,并加大监察力度,确保风险计划措施的有效执行。

2.3提升物资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

物资采购人员是实行企业物资采购活动的主体,其业务素质将对物质采购质量及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为此,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对相关工作人员展开定期的培训,尤其是对于计划、采购以及验收人员,不仅要加大对其的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其风险意识和业务能力,更要加强对其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力度,以不断增强其法制观念和风险防范能力,将合同风险的发生从根本上进行杜绝。

结束语

加强物资采购风险管理是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相关企业及采购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企业物资采购的重要性,对物资采购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对物资采购风险加以防范与控制,才能有效降低采购风险,进而让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星.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探讨[J].中国商论,2017(16):107-108.

[2]胡小博.招标采购对加强企业物资管理的有效性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3):38.

[3]王建民.基于层次分析法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企业物资采购风险评价研究[J].物流科技,2015,38(03):119-122.

[4]张芃.浅析企业物资采购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