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关于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案例分析

明萌

明萌(山东省卫生厅应急办公室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其对公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目前,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在我国仍频繁发生,且位居我国疾病死亡顺位谱的第五位,对公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详细回顾2008年发生在山东省某地的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深入探讨如何快速有效处置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为今后同类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

【关键词】食物中毒事件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380-01

一、事件背景

2008年2月4日,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某村村民家庭14名成员于聚餐后半小时集体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先后出现头晕、眼花、口干、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全部中毒人员于第一时间被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救治,其中2人因中毒过深、病情较重,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二、应急处置过程

㈠事件接报与报告

事发当日,山东省卫生厅接到济宁市卫生局电话报告后,立即向省政府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进行了报告。

㈡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

省卫生厅迅速反应,按照《山东省食物中毒事件医学救援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及时启动了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成立了省级中毒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应成立当地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抽调省级各大医院富有中毒救治工作经验的临床专家组成专家组赴当地参与开展救治指导工作,并抽调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组赴当地开展毒源调查追踪工作。

㈢全力抢救中毒患者

事件发生后,省级中毒救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调度全省优质医疗资源,组成省、市、县三级联合医疗救治专家组、科学评估每位患者病情,定期会诊,及时掌握病情转轨,制定针对个体的合理有效的救治方案,并及时将急危重症病人转送北京307医院进行积极救治。

㈣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事发后,省级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组对现场可疑食物和加工原料进行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分析。然而,并未在样品中检测到砷、钡、桐油、瘦肉精、毒鼠强、有机磷、黄曲霉素等有毒物质。鉴于此次中毒事件的复杂性,可能涉及临床罕见的稀有毒物中毒,亦不排除人为投毒的可能。工作组遂将样品带往中国疾控中心进一步分析鉴定。经过中国疾控中心检测分析,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认定毒源为兽用药物盐霉素,并判定此次事件为一起误服盐霉素导致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㈤应急响应的终止

经过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的全力救治,此次食物中毒事件除2人因中毒过深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人员均全部治愈出院,为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省级救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山东省食物中毒事件医学救援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及时终止了应急响应。

三、案例点评

本次中毒事件的毒源盐霉素较为罕见,且该类中毒事件为临床所少见,极大地考验了卫生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回顾本次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有以下几点经验:

㈠快速反应,科学决策是保证整个事件有效处置的前提和根本。本次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反应迅速,及时认识到此次事件的严重危害,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事发后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救援响应,成立了救治工作领导小组,调派了专家组支援当地救治工作。

㈡健全预案,强化演练是提高中毒救治成功率,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砝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食物中毒事件类应急预案和围绕预案开展的各种应急演练为本次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使整个处置工作流程思路清晰明确,最大程度地挽救了中毒人员的生命安危,维护了社会稳定。

㈢专家参与,权威指导是确保整个救援工作不偏离正确方向的指明灯。专家组在此次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尤其是临床救治和毒源筛查确定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卫生应急专家库的建立和完善将在应急事件处置的关键环节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四、案例反思

本次事件的处置过程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㈠中毒控制专业人才的匮乏是目前基层卫生应急工作面临的普遍问题。这就造成了中毒类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一直是基层应急工作的软肋。因此,省级卫生部门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加大对基层该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㈡此次兽药盐霉素所致的集体中毒事件为历年来各类中毒事件所罕见,其毒源盐霉素亦为临床毒素中所稀有,从而导致该起事件的相对复杂性。加之基层单位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检测设备陈旧匮乏,使得某些罕见毒物无法检测出来。该起事件因为国家级实验室检测机构的介入,才使得毒源最终浮出水面。因此,在卫生应急工作今后的发展规划中,务必要大力推进省、市、县各级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加大经费投入,为基层实验室更新设备,配置必须的现场快检设备。

㈢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尽快组织专业机构建立起突发中毒事件毒物和解毒药物数据库,补充完善毒物检测方法,积极开发解毒药物,深入开展急性中毒血液净化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