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观察

李燕舞丁庆余

李燕舞丁庆余

(湖北省黄冈市妇幼保健院438000)

【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乳腺脓肿患者37例,其中20例采用超声引导穿刺引流术治疗(穿刺引流组);17例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切开引流组)。比较红肿消退时间,换药次数,住院天数等各方面情况。结果:穿刺引流组红肿消退时间,换药次数,住院天数等关键指标都明显优于切开引流组。结论:超声引导穿刺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优于切开引流术,且具有创口小,愈合快,保持美观等优势,值得推广。

【关键词】乳腺脓肿;超声引导定位;穿刺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4-0094-02

乳腺脓肿是哺乳期妇女常见多发病,以初产妇多见,致病原因为哺乳期细菌感染后逆行至乳腺内部繁殖,进而破坏乳房组织,出现红肿,疼痛,甚至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传统治疗方法为脓肿切开引流术,切口大,换药频繁,且术后乳房遗留下瘢痕,影响美观,不能满足现代女性患者的身心需求,随着超声医学的发展,自2012年12月以来,笔者探索运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取得较满意疗效,并与传统切开引流术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就诊的37例以乳房肿痛来我院检查的患者。均有乳腺局部红、肿、热、痛等临床表现,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乳腺脓肿。入院前未采取任何治疗性手段处理,且排除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与穿刺引流组比较,△P>0.05

1.2治疗方法

穿刺引流组:治疗前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明确脓肿的位置、大小、数量、内部透声[1]。探头频率7.0~13.0MHz,患者取平卧位,选取脓腔距体表最近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隔离后在超声引导下使用长针头穿刺后抽吸脓液,更换注射器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冲洗液变清且抽不出液体为止,拔出针头后加压包扎,如术中脓液黏稠,坏死组织多,加用α—糜蛋白酶[2],术后同时予抗生素治疗。

切开引流组:选取乳晕旁及乳房下皱襞作放射状切口,长度2-4cm,若有多个脓腔者则以手指钝性打开间隔,以利于脓液引流,放置纱条填塞引流,术后同时予抗生素治疗。

1.3疗效评价指标对比两组红肿消退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患治疗情况比较

与穿刺引流组比较,△P<0.05

3.结论

从两组治疗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穿刺引流组红肿消退时间,换药次数,住院天数等关键指标都明显优于切开引流组,说明穿刺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更具有可推广性。

4.讨论

乳腺脓肿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哺乳期妇女乳汁排除不畅,进而细菌逆行进入乳房内部繁殖,在病情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引起组织坏死液化,传统的手术多以切开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乳腺的局部层次基本被破坏,伤口愈合后留下较长或粗大疤痕影响乳房外观,严重时瘢痕的牵拉可造成乳房变形[3]。另外如换药次数多,影响哺乳等负面问题,给现代女性带来很多困扰。

本研究数据显示,在红肿消退时间,换药次数,住院天数等关键指标上,穿刺引流组均明显优于切开引流组。杜海莉等[4]报道超声引导穿刺术患者的复发率、痊愈后恢复哺乳率等明显高于切开引流术患者。显示穿刺引流术在治疗乳腺脓肿上的优越性,但对于多腔脓肿,穿刺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是否有更好的手术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励,龚菁菁,孙莹玥.超声定位下穿刺治疗乳腺脓肿36例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1):88-89

[2]张琴琴,邱超学,范平.糜蛋白酶冲洗治疗哺乳期脓肿26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10):950

[3]赵军舰.B超引导下抽吸灌洗治疗乳腺脓肿86例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5):39.

[4]杜海莉,胡雄毅,黄小花,等.超声引导下穿刺并生理盐水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4):507-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