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中的工程测量监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4
/ 2

工程建设中的工程测量监理

刘建伟

舟山市顺海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省舟山市316100

摘要:测量监理是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工作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中。市政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测量监理工作有:编制测量监理规划,参加开工前的交接桩,控制点的复测、加密监理,放样检查验收及审核土石方工程量等工作。工程测量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监理工作,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就必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关键词:市政工程;测量质量;控制

前言:

工程测量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贯穿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在开工前,测量的工作人员到目的地进行测量分析,然后制作出施工图纸,图纸中包涵施工范围、施工环境等内容,便于施工人员具体操作。工程测量的精确度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息息相关,一点小小的测量失误都很可能会引起施工中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是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所以,精确的工程测量对于日后工程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工程测量在监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测量是工程建设的“眼睛”。特别对一些大型、特大型工程,测量是所有工作最基础、最基本的一道工序。如果测量出现问题,其他的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严重者可能引起整个工程的报废。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从最基本的数据记录到后来的数据计算,都必须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一时的疏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养成严谨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并坚持复核制度。观测时须进行读数人与记录人的复核;计算时须有计算人与检验人的复核。严禁主观臆断、凭空推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市政工程质量管理

2.1强化监管以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多,投资大,各参建单位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建设单位要按照工程建设程序实施建设管理,推进市政工程市场行为的进一步规范;施工单位以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实施质量自控,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单位按照监理管理规定,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实施质量监控,保障市政工程建设市场的有序性;质量监督机构要不断完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不定期地实施监督查,加强过程控制,强化检测和见证取样制度,以科学数据说话,确保市政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的质量。

2.2开展市政工程质量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

根据市政工程动态性管理的特点,把日常抽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把市政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把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责令改正与要求监理单位督促其整改相结合。结合对受监项目的监督检查,开展对项目监理的质量行为检查,督促其跟踪旁站和平行检验,做到及时发现隐患,督促整改到位。开展市政建设市场行为的检查,针对查出的违法违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通过检查使受检单位受到教育,严重违法违规的行为要受到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均要得到整改和纠正,建设市场各方主体依法建设的责任意识都要得到增强。

三、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GPS技术作为目前测量领域最先进的工程测量技术,最早产生与上世纪八十年代,GPS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运用,从根本上打破了测量定位技术的传统局面,实现了工程测量领域质的飞跃。长期以来用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以一次性确定三维坐标的、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的GPS技术所代替,同时定位范围已从陆地和近海扩展到海洋和宇宙空间;定位方法已从静态扩展到动态;定位服务领域已从导航和测绘领域扩展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广阔领域。在工程测量中RTK技术被使用的越来越多,其技术也越来越完善。RTK测量技术具有高效性、实时性以及精度高的优点,在4颗以上的卫星相位下,对其观测值进行跟踪,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其中定位的精度就有1-2cm,适用于工程测量中的任何体系。

四、加强市政工程测量质量的控制

4.1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测量技术的进步,在测量工作中,需要很高的精度和准确度,但是在有些环境中,传统的测量技术无法实现,为测量工作带来了困难。GPS定位技术是利用卫星同步的功能应用到测量工作中。GPS定位技术更加的现代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为测量工作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并且降低了工作强度,提供了工作效率。但是使用这种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GPS是利用卫星定位技术来实现的,那么在有些环境中不便于接受卫星信号,比如说容易受到树木,高层建筑等障碍物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测量的精准性。此项测量技术的应用为测量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有些重点区域的项目工程中,可以提供精准的测量数据,减少误差的出现,在测量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GPS测量在整个工程作业中,实现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而且可以完成对数据的自动记录、自动数据预处理。特别是GPS-RTK技术的应用,它可以引起市政等工程测量模式的改变。

4.2工程测量控制点的复测和交接

在测量控制点交接过程时,按照要求,施测人员要对其接收的平面控制点以及高程进行有效的保护,并且做好控制点的记录,根据现场的情况,在有必要的条件下,要做好各个控制点之间做保护桩或者是引测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注意将附近国家测量的控制点跟施工区域内测量的控制点进行连测复核。在进行工程测量的施测之前,必须要对工程测量中所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检测,以确保仪器完好,这样做也使仪器的精度均能达到测量的要求,只有在所有的仪器检验都达到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实际的工程测量施测的开始工作。另外,在工程测量开始施测之前,还要对水平控制点和高程进行多次复测,以保证工程的测量质量。在市政建设工程测量的高程控制点的进行复测时,其中高程控制一般通常是按照线路来设置复合水准的路线,依据高程控制点的测量规范要求,其设立分为永久性高程控制点以及临时性高程控制点。

4.3市政工程测量工作的控制

(1)图纸审核。在工程施工前,应对照施工图纸有关测量数据统计汇总,并审核图纸是否准确。审核图纸时,首先了解道路的全长、红线宽、结构组成、喇叭口数量及半径、弯道数量及曲线要素、纵断高程、竖曲线数量级要素、各控制点坐标等。其次了解水道的分清雨污水、全长、管径,材质、检查井数量及位置,纵断高程(跌水数量及所在位置)等。审核时要做到认真细心、不要疏漏。

(2)交接桩。施工现场的接桩和交桩,必须仔细、准确地复测交导线点、水准点及其他控制点数据资料。这些导线和水准点资料是今后整个工程施工放样和检测的依据,在接桩后应按照规范要求对其进行复测,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业主和设计单位反映。符合相应规范要求提交成果报告表示接受。

(3)准备仪器。对拟采用的测高程仪器(水准仪、三脚架、塔尺)、测坐标仪器(全站仪、三脚架、花杆、棱镜)进行校正和定期精度认定,以减少仪器的测量误差。

结束语: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工程测量中新技术的使用,使得传统的工程测量又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随着网络技术和RTK技术的结合,产生了虚拟参考站,将相应的工作进行有机的整合。采用虚拟的方式产生参考站来满足测量工作的开展,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测量的效率。对于市政工程建设来说,工程测量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监理工作,如果问题不能及时改正,那就必定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做好工程测量监理工作十分重要,必须引起测量监理工作者的注意和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凯.公路市政工程测量监理工程师工作要点.天津建设科技,2011(7):274-275.

[2]付春河.如何做好测量监理工作.吉林交通科技,2010(2):56-57.

[3]刘永森.测量监理工程师在水库工程施工中的监理依据和方法.工程与建设,2012,26(6):34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