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 1

贫血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巴红娟黎冰

巴红娟黎冰(内蒙古包头市蒙中医院血液科内蒙古包头014040)

【中图分类号】R5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289-01

贫血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对其动态心电图(DCG)分析报道较少。本文对31例老年及30例青壮年贫血患者在治疗前后DCG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老年患者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50-75(平均59)岁;病程1—10年。病因: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缺铁性贫血5例、巨幼细胞性贫血4例、肠道寄生虫4例,慢性肾衰竭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溶血性贫血2例、原因不明4例。合并症有心衰4例、呼吸道感染10例、心绞痛4例。青壮年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5—48(平均32.5)岁;病程0.4—9年。病因: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缺铁性贫血8例、溶血性贫血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慢性肾衰竭3例、巨幼细胞性贫血3例、原因不明4例,合并症与老年组基本相同。

1.2贫血程度(Hb)轻度(Hb>90g/L)13例,其中老年患者6例;中度(Hb在60g/L—90g/L之间)32例其中老年患者18例;重度贫血(Hb在30g/L—60g/L)12例,其中老年患者5例;极重度(Hb<30g/L)4例,老年患者2例。

1.3所有病例在贫血治疗前后分别行普通心电图及DCG检查。

1.4治疗⑴针对病因或引起贫血的原发病予以积极治疗。⑵针对性补充造血之原料、促红细胞生成素、糖皮质激素、促造血药等。⑶输浓缩红细胞。

2结果

2.1治疗前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45例,ST—T改变(ST段呈缺血型改变、T波低平、倒置)30例,束支传导阻滞和房室传导阻滞各2例。

2.2动态心电图结果见表1、表2。

表1贫血患者DCG与贫血程度单位:例

轻度贫血中度贫血重度贫血极重度贫血

ST-T改变425124

窦性心动过速628124

束支传导阻滞1663

房室传导阻滞1221

偶发室上早搏1452

偶发室性早搏552

频发室上早搏431

短阵室上速321

表2贫血治疗前后比较例(%)

3讨论

贫血患者由于体内红细胞减少,引起组织器官缺氧,为维持生命器官对氧的需要,神经内分泌作用增强,主要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儿茶酚胺、血管加压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加上血液中红细胞含量降低、血液粘度降低,导致循环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增加,使心率增快、呈现窦性心动过速。本组中普通心电图和DCG均匀表现。

由于血液携氧量不足导致冠脉缺血、缺氧,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在普通心电图、DCG中出现ST段缺血改变、T波低平、倒置。长期缺氧,心肌逐渐发生脂肪变和退行变,以至心肌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凋亡。使心脏的传导性和自律性更加受到影响,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及其他心律失常。本组中亦有表现。

通过对贫血患者记录24hDCG、普通心电图,发现DCG较普通心电图检出心脏病变为高,尤其是普通心电图记录不能发现的心律失常和ST-T改变。我们认为DCG监测能为临床确定贫血性心脏病提供早期线索。

有人对贫血病人的心脏功能改变与贫血程度作比较,发现两者呈正相关。本文示贫血的DCG表现可能与贫血的程度呈正相关。

对于贫血的心电改变以治疗贫血为主。当贫血改善后,其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心律失常均有所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