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谈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

王儒清

王儒清(622322198405023410陕西西安710075)

摘要:街道园林景观是城市中的重要环节,街道景观有特色、有生气,城市景观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独特和丰富。本文就此论述了街道园林景观植物的设计模式,探讨了街道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阐述了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的原则。

关键词: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植物;园林街道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在城市景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城市街道除了其所具有的运输、行走等实用价值以外,还在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烘托城市建筑以及打造城市印象上起着重要作用。当前,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引入园林设计理念,将城市建设和园林设计相结合,以期打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环境,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而城市街道作为这项建设和打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和作用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1.街道园林景观植物的设计模式1.1自然式设计自然式设计受到东方园林和植物地理学影响而形成的,盛行于18—19世纪。它是依据环境、地形等因素对自然景色绿化进行模拟,植物配置、组织活动空间、处理地形均以自然方法组织,构成连续性的自然景观组合。配置自然式植物时,既要注重树木花卉季节生态,也要注重植物自然形象和建筑的配合关系。自然式设计注重大空间色彩变化和整体景观效果。沿街在某宽度内布置一些不同植物种类,比如浓淡、高低、疏密的自然树丛。合理运用植物层次、地形色彩,构成较多变化的层次和景观轮廓,于四季中体现出不一样的个性,构成活泼生动的氛围,加强街道空间变化。

1.2规则式设计规则式是重复出现某种规则图案或者有规律布置植物,特别重视装饰性景观效果。规则式设计重视连续性,组织景观强调秩序和动态变化。

城市街道园林植物布置,由于绿化空间的带状,致使街道园林植物景观比较规律。简洁、规律的绿化模式能够达到街道快捷、安全的要求。规则式植物配置多是乔木、花卉、灌木的交替,构成层次式、段落式、色彩式组合。规则式绿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经常修剪植物,巴洛克时期植物修剪已达到顶峰。修剪各类植物会表现出宏大、庄重和典雅的气质。

1.3混合式设计混合式指的是布局重视自然、规则分离和统一。分离中对比、统一中共融。由于混合式兼顾了自然式和规则式的特征,变化较多。景观应当重视点秩序组合。混合式设计的点变化形成多样统一,和观者距离较近。混合式设计不强调景观连续,更注重个性变化。故此在城市街道植物景观中,混合式设计广泛应用在景观变化丰富区域。

1.4多层式设计在街道两侧布置常绿树、落叶乔木或绿篱,会形成色彩各异、高低不同的绿化层次。花灌木和常绿树更能体现出观赏特色,人们在行进路上会产生层次感。绿化用地上以层次多少安排面积。多层式设计不但能够美化街道景观,而且为城市创建了良好生态环境。特别是将灌木、乔木、草坪等植物结合布置,等同于街道除尘棉被,吸收车辆排放的噪音、灰尘,隔离造成人伤害的污染源,此布置手法多用在路幅宽的城市街道内。

2.街道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城市街道绿化规划设计,应当发挥其主要功能作用,创造优美道路景观。对街道作用加以明确是开展规划设计的基础。城市街道绿化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即实用性、营造景观作用和改善城市生态作用。

2.1实用性植物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作用是实用性。植物实用性体现在了城市遮阴、组织交通方面。以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实现人和车分流。如此的做法不但确保人车安全,而且保证了城市交通顺畅通行。一些植物在雨天可以遮蔽风雨,在热天又是游人乘凉避暑的场所。在城市街道栽种这些植物,均能体现和发挥出实用作用。

2.2营造景观作用城市街道景观重要组成部分是街道植物景观。植物是景观基础,也增加了城市景观活力和城市景观的丰富度。植物生长的不同季节中,人们可以体会到不同类型的风景景观。因为植物景观和硬质景观呼应,人们不会感到审美疲劳。高大乔木作为背景和高处植物,选取时注重群落性;中景植物采取花色多的灌木,考虑季节性的花期搭配;低矮植物注重宿根花卉,配置注重整体景观特色,选择成片单一品种种植,相互搭配构成美学图案。正是因为植物时间、空间组合,街道不同时间和位置均能表现出不同类别的风格和特色。

2.3改善城市生态作用植物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呼吸系统,植物吸收了车辆排放的尾气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净化了街道周边空气,保护了生态环境。街道植物还能调节城市小区域气候、减少粉尘、降低噪音。城市宜居环境和生态水平的参考依据便是城市植被覆盖率和绿化面积。

3.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的原则3.1统一和变化的原则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植物要保持协调多样、统一变化的原则。建设园林景观植物时,倘若植物设计有较多变化,那么城区整体园林景观便会失去美感,变得支离破碎。倘若设计不合理,人们会感觉不适应。倘若城市植物设计平铺、单调,那么城市园林景观便缺乏活力,过于呆板。植物设计应当注重统一内的变化,变化不能缺少整齐。小范围的植物统一变化,人们会感觉色彩融合和丰富、线条更加奔放和流动。大范围的植物整体,人们会感觉统一协调。变化过程中寻找统一,在多种类型中寻找和谐。只有这样,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才更具美感和个性。

3.2比例尺度原则城市街道的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不是单独的植物设计。应当将植物设计和周围空间布局、建筑变化相结合,遵循因地制宜的理念开展植物设计规划。以严格的比例尺度,将植物和景物、植物和植物、植物和空间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好,形成和谐良好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城市街道园林景观的美观、和谐和大方。

3.3均匀配置的原则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应当将高对比度植物依照某种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做到均匀配置。这样能够达到良好搭配效果。均匀配置的原则是从植物的质地、质量、色彩、数量方面对比体现出均匀美感。

城市街道的园林景观设计,选择植物应当考虑树种搭配的节拍变化和韵律变化。在近似音符节奏中表现出树种差异性。放大树种差异性后,其近似音符韵律的感觉会让人感受到这些树种的生命力。当人们置身园林景观时会有愉悦、开心的心情。

3.4体现城市文化内涵每一座城市都有自我城市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开展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时,植物设计应当把城市的文化习惯、民俗风情、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形成人和自然的和谐、平等沈阳环境。人们可以从城市街道的园林景观中感受到独特城市风格,对城市也有了一个特殊、深刻的印象。人们从城市街道园林景观中感受到城市园林景观高雅气质与文化艺术独特魅力。

结束语: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景观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长期化,使人感到亲切。我国地域差异明显,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民风民俗等各方面的差异为各地城市特色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设计人员应善于挖掘城市街道景观的独特内涵和品位,把一些潜在的、最具有开发价值的特色,在设计中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1]孙波.浅谈城市街道园林景观的设计[J].现代园艺,2013,(8).[2]吴长坤.谈街道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4).[3]梁媛.城市街道园林植物景观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