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全球化视阙中的哲学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3

在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全球化视阙中的哲学思考

申学敏

申学敏(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

摘要:文化和意识形态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两者的关系显得更为纠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文化领导权、文明冲突论等理论的多方影响,重新反思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极具现实价值。文章在对文化和意识形态概念诠释的基础上,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了两者的关系,借两者的非对称性对其加以阐释,将此植入全球化的视阙中进行哲学的思考和研析。

关键词:文化;意识形态;全球化

全球化时代,文化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并且以不可阻挡之势渗入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其中蕴涵了强大的意识形态攻势,为此,厘清文化与意识形态及其关系对认识全球化语境中文化交往的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文化”、“意识形态”内涵诠释

1、文化的诠释

目前对文化语义的诊释多达200余种,涉及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和哲学诸学科。有关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莫衷一是。对于文化,“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总是以具体的研究目的为转移的功能性描述,但是,得到公认的通用的完整的——实质性的文化定义是不存在的,尽管与此同时这一概念的外延在直觉上是清楚的。”所以,这里我们也只能对文化作一粗略的界定。文化一词来自拉丁文cultura,原意是耕作、加工,表示人们对存在物的作用。广义的文化可以指人类一切活动的产物,包括物质产物和精神产物的总和。它体现了人类活动有异于纯粹自然运动的特质。其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投入社会旋涡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它们是衡量人实际控制自然的水平和程度的指标;而精神文化则主要指人类精神生产的要素和产品,它们是衡量人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设计自己、构思世界的水平和程度的指标。狭义的文化一般指的就是广义文化概念中的精神文化。文化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现实显现,是人类理性发展的标志。它表示人类在何种程度上独立于自然,成为作用世界的主体。所以文化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内容。自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文化就开始与之相伴随;只要人类存在,文化也就常驻;人类社会发展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人类文化的发展。

2、意识形态的诠释

意识形态的概念是一个流变的概念,其范畴内涵的极端复杂性。德斯图·德·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时,原意为“观念学”,是一种能够解释和改造世界的“观念科学”。这与马克思后来在其理论中对意识形态的使用有很大不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把意识形态的产生机制归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他们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已从认识论范畴提升到人的生产活动的层面来把握,而具有了实践的品质,并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思想观念和特定的价值判断结合起来。他们的意识形态观成为后来理论家们判别意识形态理论范畴和性质的范式。

二、“文化”与“意识形态”关系解析

文化的本质须以人的本质来加经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关系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仍是文化范畴,是人的本质的外部社会结构。“文化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劳动的对象化(外化),同时又是自然物和类创造物(如社会关系)和主体化(内化)。文化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外化与内化的动态统一。”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观念形态,是物质生产领域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精神力量。它规定着每一时代与统治阶级物质力量相适应的精神形式及内容。意识形态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不仅是具有鲜明政治倾向的政治文化,而且是政治文化核心观念的思想基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特殊差异,反映出二者有非对称关系。

(1)文化和意识形态呈二元结构。物质文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文化结构四面相,反映出文化结构的多维性。观念文化的核心,是社会的特殊文化系统—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的精神文化体系,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观念和思想的体系及功能制约着文化诸体系的发展,后者可以不及前者,但不能超越前者。文化诸形式的经验表达,不是纯粹的符号行为,而是与观念和思想体系的价值规定相关的社会行为。文化反映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制约规范着文化的表现形式的内容。因此,文化和意识形态在社会精神文化体系中是二元结构。

(2)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作为人类经验生活的总结,文化符号、文化信息、文化类型、文化模式和文化交流都是它的一般反映。意识形态符号系统是人类经验生活的特殊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集团意识、集团价值和集团模式成份,因而意识形态常常导致产生与文化相异,甚至相对立的文化形式。阿尔都塞认为,生产关系决定文化,生产关系是人类经验生活的一个特殊领域,它产生的特殊的文化,就是意识形态,即在这个物质环境里思考的问题,是阶级意识的文化,所以文化是一般经验形态,意识形态是特殊经验形态。

(3)文化和意识形态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在文化体系内,文化和意识形态先有因果关系。文化是先于意识形态的人类经验的符号表征。一定历史阶段内,符号表征图示发生了质的变化,一种理性的经验抽象符号图示成为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观念形态,在文化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多元结构的文化客体受制于一元结构的意识形态主体,二者的因果关系转换为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原因,反映着观念形态制约的生活现形态的原因,反映着观念形态制约的生活现象;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理性抽象的结果,表现了文化生活和社会观念生活的本质。观念形态的文化历史,一般文化成为世界的经验性表象观念,意识形态则成为世界的文化性本质观念。

(4)文化中心与意识形态中心。在文化模式的评价问题上,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个文化模式赖以生存的环境决定了该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特殊性,因而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文化中心主义则认为自己的文化模式是唯一的,其“依据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优于其它文化模式,是评价衡量的中心和标准,如“西方中心论”和“东方中心论”就是如此。这两种观点均失之偏颇。文化中心主义的绝对性,不免封闭;文化相对主义的灵活性,又难免缺乏稳定。但实践中,文化中心主义仍然是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生存标准。根本问题不是文化本身决定的。文化中心主义起主要决定作用的价值评判标准是意识形态。观念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申张自己的社会中心价值观,文化因素对社会的作用,受到意识形态的筛选,各个文化模式的中心论倾向,是该文化模式中意识形态中心论的折射。

(5)文化整合与意识形态整合。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内容是一种理性的肯定,意识形态整合具有强制性,其目的是理顺并规范个人意识的行为遵从意识形态的范式。文化整合允许个人和社会互动互补,相互选择。意识形态整合却不容个人选择适合的成份和内容,它是自上而下的层级整合和自下而上的递从整合相结合的控制形式和操纵结果。意识形态整合包括观念整合、制度整合、价值整合和行为整合。其目的是保证社会整体导向性的合法化—确立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因此,意识形态整合是观念、信念和价值统一的“上层建筑”,文化整合是观念、信念和价值统一的“基础”,意识形态整合最终反映文化整合和意识形态整合的最佳选择。

(6)文化冲突与意识形态冲突。基于一定历史环境而形成的文化构建,内涵着特殊的文化特质、文化丛,由此组合成文化模式。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模式、其结构的形式不一,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必然产生冲突。文化冲突的核心是文化中心主义、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文化价值的信念和它们的主导地位。文化是基础和前提,意识形态是核心和枢纽,文化研究是发现社会发展的经验机制,意识形态研究是发现社会发展的政治观念和社会心理机制。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流

三、全球化与文化的意识形态

1、大众文化场域内的三种意识形态

大众文化场域内的意识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种形态:主流意识形态(反映统治阶级的阶级立场及政治诉求)、精英意识形态(反映知识分子阶层话语理想及价值立场)、商业意识形态(反映商业利益获得者阶层的利益要求)。这三种意识形态的分布显然不是平行对称的逻辑关系。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构成了彼此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对话格局。

2、全球化进程中主流文化意识形态

首先,作为意识形态的中国文化以国家为依托,为国家服务,国家利益是这种文化的价值核心。经济全球化所展现的是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相互依赖程度的增加,这种依赖把世界空间的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它们实现一种有限性的统一和整合。其次,作为意识形态的中国文化始终以民族为载体,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在全球化过程中,资本的流动是本质,是主流,反映资本本质的文化价值观念似乎支配了整个世界。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也输出文化产品。再次,作为意识形态的中国文化的主要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当代世界的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全球化。资本增殖,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是全球化最深刻的动因。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私有化、自由化、非调控化三者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最后,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虽然强调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社会主义意识,强调文化的自主性,但并不意味着封闭保守。任何一种文化若想推进民族、国家的社会进步,必须立足于时代,面向未来,具有一种开放与创新的精神,必须参与到世界的现代化、全球化当中去。

全球化在中国,只能用中国一定也只能是以中国化的方式来表达。作为意识形态的当代中国文化反映了中国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基本态度与价值倾向。所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宏:论意识形态的文化意义【J】江海学刊2002年6月

2、王强: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非对称性【J】人文杂志1998年第4期

3、刘杰:全球化与文化的意识形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3月第2期

4、郑海侠:“意识形态”概念探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6·12(下)

5、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王列、杨雪冬:《全球化与世界》【M】北京:中共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8年第4辑

8、陈炳辉: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述评【J】厦门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作者简介:

申学敏(1982--),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07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唯物史观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