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预防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肠道疾病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针灸预防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肠道疾病的临床研究

杨芳

杨芳(桃江县中医院湖南益阳413400)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1-0294-02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预防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肠道疾病的疗效。方法240例服用NSAIDs的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服用NSAIDs的同时分别接受针灸、口服奥美拉唑干预,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出现腹胀、反酸、恶心等症状的例数,并对症状轻重予以评分,对愿意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检查,观察胃及十二指肠损伤例数。结果针灸组有6例、而对照组有14例出现消化道症状,针灸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灸组腹胀、反酸、恶心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胃肠道溃疡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预防非甾体抗炎药物相关性胃肠道疾病疗效确切,且优于奥美拉唑。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针灸消化道疾病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炎药和解热镇痛药,由于其疗效确切,被广泛用于治疗疼痛、风湿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但长期大量服用NSAIDs时容易对损害胃肠道的损害,有研究显示使用NSAIDs的人群中25%会出现胃肠道副作用,严重者会出现消化性溃疡,甚至出现消化性溃疡出血、穿孔、梗阻等严重胃肠道并发症[1],因此采用合适有效的方法预防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肠道疾病在临床中很有价值。笔者近年采用针灸预防这一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各科室收治的需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240例,其中男145例,女95例;年龄18~70岁,平均(48.7±13.6)岁;病种:类风湿关节炎52例,骨性关节炎30例,风湿热31例,强直性脊柱炎11例,冠心病69例,心房纤颤19例,脑梗死28例。采用SPSS15.0生成的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性别、年龄、病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随机分组成功,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年龄大于18周岁,且小于70周岁的成年人;无药物过敏史;行为认知能力正常;对笔者开展的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心肝肾功能异常及精神病者。

2干预方法

均嘱咐两组患者NSAIDs应于餐后服用,宜戒烟、忌酒、避免服用含咖啡因或酸性饮料,注意休息,调整情绪。

2.1针灸组在开始服用NSAIDs时,同时接受针灸治疗,取穴:中脘、天枢、内关、公孙、足三里、上巨虚,以上取穴均为双侧,穴位常规消毒,使用长度合适的一次性针灸针(苏州华佗牌)刺入穴位,得气后施以手法平补平泄,留针30Min,1次/天,连续治疗6d为1疗程,疗程间隔休息1d,连续治疗2个疗程。

2.2对照组在开始服用NSAIDs时,同时加服奥美拉唑20Mg,2次/天。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服用NSAIDs后出现腹胀、反酸、恶心等症状的例数,并对症状轻重予以评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10分),并对愿意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检查,观察胃及十二指肠损伤例数。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5.1两组治疗前后眼部情况比较服药2周后针灸组有6例出现消化道症状,而对照组有14例出现消化道症状,但由于症状均能忍受,未停药。经χ2检验,针灸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03,P<0.05);且对两组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予以评分对比,针灸组腹胀、反酸、恶心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视野、眼底情况比较

5.2服药2周后针灸组有87例患者、对照组有103例患者自愿接受内镜检查,内镜检查示针灸组有4例患者有胃及十二指肠损伤溃疡,占4.6%;而对照组有14例患者有胃及十二指肠损伤溃疡,占13.6%,针灸组胃肠道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P<0.05)。

6讨论

目前研究发现[2],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对胃肠道的损伤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既往有溃疡病病史、年龄>60岁、同时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或糖皮质激素或抗凝剂、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吸烟等等,但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是以下两点[3]:①抑制环氧化酶I的活性,减少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消化道黏膜屏障;②抑制血栓素A2的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凝集,诱发出血。西医目前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预防,然而疗效并不见佳。

针灸治疗胃肠道疾病有悠久的历史,现代研究亦从多角度证明针灸对胃运动、胃分泌具有双向调整作用,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4-5],但针灸相关穴位预防胃肠道损伤的研究不多见。笔者认为对于机体而言,服用NSAIDs相当于外邪入侵胃肠道,胃肠以通为顺,治疗当内扶正气、泻毒外出。因此取胃之下合穴足三里、大肠之下合穴上巨虚,以补胃肠之正气;又取胃之募穴中脘、大肠之募穴天枢,使外毒从肠道而出;最后配八脉交会穴之内关、公孙以治疗胃肠道损伤。诸穴共取,使得胃肠正气足,外毒迅速排,从而保护胃肠道黏膜,减少患者消化道症状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灸预防非甾体抗炎药物相关性胃肠道疾病疗效确切,且优于奥美拉唑,这可能与针灸相关穴位能保护胃肠道黏膜有关,其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力搏,张晓岚.质子泵抑制剂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26(11):2274-2278.

[2]吕宾.非甾体抗炎药相关胃肠黏膜损害及防治[J].中华消化杂志,2011,31(3):208-210.

[3]张志广,齐风祥,李熳.非甾体抗炎药致胃肠黏膜损伤28例临床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5):348.

[4]陈婷,余小夏,刘旭光.针刺胃经穴位对胃功能影响的研究与思考[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3):49-51.

[5]彭艳,易受乡,李振海,等.毫针不同刺激强度对胃扩张疼痛大鼠脊髓背角NMDA受体和P物质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13):1339-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