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无人机的优势与应用领域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测绘无人机的优势与应用领域探讨

武卫国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多年来,测绘行业主要采用人工操作模式,这不仅劳动强度高,工序复杂,而且耗费时间和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行业需要更加高效、准确和低成本的操作方法。测绘无人机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关键词:测绘无人机;优势;应用;技术

引言

使用无人机进行测绘不仅成本低、精度高,而且易于操作。它在传统测绘、数字城市建设、地理状况监测、灾害应急处理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1相关技术问题

在与无人机系统紧密相关的技术中,无人机飞行安全保障技术首当其冲,无人机飞行安全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系统应用的能力。导航是无人机的眼睛,目前应用到小型旋翼无人机的导航主要以GPS导航为主,为了进一步提高导航的可靠性,应发展GPS、北斗、无线电组合导航技术。在发生安全应急的情况下,还应有应急降落机制,基于地形智能分析的备降场地自动着落技术,可以满足应急需求,备用伞降技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数据链是无人机与地面互通的管道,在无人机上常用的数据通信方式主要是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当前,小型无人机滞空时间短是影响应用的主要因素,在动力技术方面,除了研究提高电池供电能力的技术以外,还需研究电池与燃油综合使用、能量转换技术。

2无人机的行业应用

2.1无人机+测绘,信息采集实力“受宠”

作为工业级无人机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测绘无人机堪称是测绘信息采集的利器,在地理数据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测绘无人机可极大地替代传统人工作业,能够克服客观环境限制,精准、全面采集目标信息,例如在灾区测绘、城市规划等方面,无人机测绘所获取的数据经过分析之后,就有望作为未来灾害预防、灾区救援、规划建设的重要参考。在近两年发生的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救援行动中,测绘无人机充分发挥其优势,在快速获取灾区影像资料、救灾决策部署与灾后重建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与人工智能技术加快融合的情况下,未来的测绘无人机将会更为成熟、智能,其数据采集能力也将更为突出。因而,通过挖掘测绘无人机的数据采集能力,并将数据转化为服务,可以最大化释放其商业价值,从而获得市场的更多认可,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2.2无人机+农业,机械化步入加速带

7月末,正值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中国南方丘陵居多,大量存在小地块、梯田等不适合大型地面机械和航空机械作业的耕地地形。由于农林植保无人机的经济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无人机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措施。农药喷防已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无人机的体积较小,在两米宽的田地上就能完成垂直起降,它低空飞行时速可达每秒5米,喷幅可达3米,飞行中产生的下降气流吹动叶片使得叶片正反面均可着药,病虫害防治效果相比人工可以提高15%到35%。据了解,植保无人机洒药防虫害既有效降低农户劳动强度,提高防治效果,又减少农药污染,确保生态和粮食生产安全。

2.3农林分析

测绘无人机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能够提供准确的土地纹理和作物分类信息,在农业用地分析、作物长势分析、作物类型识别、农业环境调查、土壤湿度测定、水产养殖区监测,以及森林火灾监测、森林植被健康监测、森林覆盖率分析、森林储积量评估等领域都有应用。

2.4水利监测

测绘无人机的航线灵活,可根据地形和河流的情况,来确定航线,并进行凌情应急监测,检测水污染等突发事件,以及进行滩区洪水灾害监测等。遥感无人机还可应用于海岸带调查,海洋环境监测,如填海造地,海岸带变迁等情况。

2.5应急救灾

在测绘领域,无人机受到重视,开始于应急救灾的情况。无论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还是安康水灾,舟曲泥石流,测绘无人机都非常给力,都在第一时间到达了现场,并充分发挥其机动灵活的特点,及时获取灾区影像数据,为救灾部署,以及灾后重建,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无人机测绘的优势

目前,国产的测绘无人机,价格普遍不高,少的十几万,多的也就几十万,可多次重复使用。除重大事故外,不容易损坏,也没有额外的使用费用。在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区域,如高原、荒漠,隔壁、近海等,即使遇到突发情况,损失也不会太大。(2)处理效率高。测绘无人机技术发展很快,目前,其影像分辨率可高达0.05米,与国内外高分辨卫星影像数据相比,其分辨率要高得多。而且,测绘无人机采集和处理数据的效率都很高,适应现代社会作业的需要。(3)体积小巧。无人机的体积小巧,固定翼测绘无人机翼展,一般在3米以内,拆卸非常方便,拆卸后的无人机设备,占地面积更小,连同操作人员,一辆小货车就可以装下运走。到现场后,不到30分钟的时间,就可完成无人机的组装和调试工作。(4)周期性强。无人机技术可以与GIS或遥感应用系统,进行集成处理,测绘测量应用,也能够很便捷快速的进行搭载,为测绘测量工作的综合性和周期性,提供了良好的保障。(5)受场地限制小。无人机的起飞降落,受场地限制较小,在操场、公路,或其它较开阔的地面,均可起降,其稳定性、安全性好,转场等非常容易。目前无人机的起飞方式多种多样,除了滑起的方式起飞,还可通过弹射起飞,或者通过手抛的方式起飞。降落时,可直接伞降,对于野外作业来说,这是极为方便的。(6)受天气影响小。传统的大飞机航空拍摄,受天气的影响较大。如果拍摄过程中遇到天气状况的改变,就会对拍摄成像的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测绘无人机,由于其飞行高度的方便调节,从而不受云层厚度的影响,因此受天气影响小,不会影响成像效果。

4对无人机拍摄数据的处理

无人机拍摄过程中和传统方法有很大区别,无人机没有规则的数码影像排列,角度也比较大,有很多重叠拍摄的影像,然而模型的体积不大,因此会产生畸形的问题,没法很准确地传递空中三角测量数据,也会增加空三自动转点的失败次数,造成人工矫正的工作量增大,而且影像的规模不大,这就会导致在进行立体测图的过程中需要经常对模型进行更换,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依照实验的结果,如果控制点的密度非常的大,就会造成区域网平差后的精度就比较高。在后期布置控制点的时候,需要加大布置密度,以确保精度要求。在此区域之内需要进行精密的测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测图的准确度,可以依照相关要求进行测图,在进行项目测图的过程中。一个像控点往往需要四条基线来进行确定,如果基线的数量超过了四条,在加密的过程中无法获取准确的数据,是没有办法达到要求的,特别是进行高程精度测量的过程中,如果模型出现了一定的误差,就会影响测图的接边,对立体像的产生出现很大的影响。由于相幅比不大,还容易受到大气气流的影响,在加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外像控点的密度,如果密度越大,则精度越高。

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测绘无人机进行测绘作业,不但低成本,精度高,而且操作简便,在传统测绘、数字城市建设、地理国情监测、灾害应急处理,以及提升测量测绘保障服务能力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鹏.无人机凸显小快灵优势成遥感测绘领域尖兵.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05-20.

[2]马超,常青,夏广.基于快眼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探讨.能源与节能,2014-05-20.

[3]李志学,颜紫科,张曦.无人机测绘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探究.测绘通报,2017-08-20.

[4]刘琴,王正祥.论空中测量无人机遥感影像应用.城市地理,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