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分析郑丹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分析郑丹华

郑丹华1何佩丽2

(1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岗顶630号中山三院麻醉科广东广州516030)

(2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岗顶630号中山三院心血管科广东广州51603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具体措施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65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32)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3)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麻醉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麻醉护理配合;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284-02

髋关节置换手术是髋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主要是通过于患者体内置入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人工关节促使其膝关节功能得以改善或者恢复,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该术式创伤大,术中多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而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器官功能处于衰退状态以致对麻醉耐受性较差,因此麻醉风险事件发生率高,因此加强麻醉护理配合工作探索具有重要价值[1]。本研究以65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为例,主要探讨麻醉护理配合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的65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现将分组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3.2±3.2)岁。观察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73.6±3.5)岁。上述数据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即麻醉前相关知识宣教、常规麻醉检测、基础措施干预等。观察组患者采用麻醉护理配合,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术前1d主动访视患者,了解其心理状态以及对麻醉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于心理状态不佳或者恐惧麻醉的患者予以有效疏导,以恰当合适的语言主动详细告知其麻醉方法、手术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针对其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最大程度打消患者的顾虑;同时指导其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及技巧,例如深呼吸、注意力转移等,也可辅助成功手术案例讲述,促使其稳定情绪,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合理调控手术室环境,将室内温度、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持适当通风采光,创设良好手术环境。

1.2.2术中麻醉前要注意询问患者是否遵照医嘱作好胃肠道准备,然后协助其将身上佩戴的金属饰物全部摘除,检查患者是否发生牙齿脱落,可避免术中误吸;护理人员协助医生进行患者体位调整,以便麻醉能够顺利进行,但注意动作幅度不能过大,避免对血管造成刺激;麻醉过程中,要严密监控患者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完善急救准备,出现异常及时向医生反馈处理。

1.2.3术后术后患者麻醉苏醒前予以持续心电图监护,并做好生命体征动态监控;老年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相对较长,可适当延长拔管时间,待患者能够清晰表达自我意识时再行拔管;患者苏醒后要第一时间告知其手术成功的消息,并予以宽慰和鼓励,以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应激。

1.3观察指标

记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住院时间)进行麻醉护理配合效果评价;统计两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19.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表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对比(x-±s)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9/32),其中恶心呕吐4例、认知功能障碍1例,低血压、苏醒延迟各2例。对照组33例患者麻醉后发生恶心呕吐、苏醒延迟、认知功能障碍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χ2=6.584,P<0.05)。

3.讨论

髋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不断加深,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数量逐步增多,临床常采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但是老年患者身体器官功能逐步衰退,且多数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因此术中麻醉风险相对较高;此外多数老年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并不了解,因此在麻醉前极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导致麻醉以及手术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大,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以及预后恢复[2]。因此针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求操作人员具有熟练高超的技能水平,也需要麻醉师具有优良的麻醉能力,同时高质量的麻醉护理配合也必不可少。

常规护理以“疾病”为中心,更为关注手术效果,常忽视护患沟通工作以致患者的内在感受得不到有效重视,因此护理效果并不显著。麻醉护理配合专门针对麻醉工作而设置,所有措施的制定均建立老年患者麻醉风险分析以及循证支持基础之上,实现了医护人员的良好分工,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效率[3]。其中术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麻醉应激反应;术中护理则可提高麻醉效果,改善工作效率;术后护理则能够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不良反应少,说明该护理配合模式应用于麻醉中优势明显,能够有效提升麻醉以及手术安全性,预后良好。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金卫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7):96-97.

[2]李锦英,李丽娟,危友华等.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16):116-117.

[3]柳琴.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3,11(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