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公共政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0
/ 2

关于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公共政策研究

张琪

山西财经大学

摘要:进入21世纪,农民工群体日渐扩大,这一就业群体的扩大,加剧城市社会保障资源的紧缺,由此引起了该就业群体与社会保障资源的不对等性。本文基于现有的农民工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基础之上,分析农民工在社会保障中遇到的问题,以此来提出完善农民工就业群体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共政策建议,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公共政策

一、引言

历史发展进程证明,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会从农业中释放出来,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开始纷纷涌入城镇,成为城镇人口在城镇就业和生活。但在我国城乡分割户籍管理制度将我国人口分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脱离土地来到城市谋生的农民虽然已经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在户口性质上仍然是农民,而这种来到城市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却不能成为市民的农民,就成为了“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可见,农民工是我国的特有现象。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在其权利诉讼上更有话语权,完善其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不断文明发展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差异和农民工问题给予了一定关注,尽管相关文献不多,但对于本论文研究框架的搭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国外研究现状

NicholasBarr(2003)指出了中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并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CatherineMills(2003)指出了养老保障有助于加速农民工迁移,作用显著。Lee(2000)通过分析国际移民对社会保障长期动态影响,发现这些移民受教育程度低且具有高生育率,大大增加了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出。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20年的研究过程中其主要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意义。朱德云,孙成芳(2017)指出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还可促使农民工共享“改革红利”,共建和谐社会。邓尚正(2019)指出有效的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能够更加高效的实现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第二方面,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中存在的阻碍与问题。郑功成(2002)与田永坡(2005)认为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成为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王月坤(2019)认为由于我国农民工面临的是较为混乱的社会保障政策,各地政府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缺乏统一标准。李卓,左停(2019)指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体制不健全、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第三方面,关于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发展的政策建议。虞新胜,韩婷(2019)提出将城市化的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以有效维护农民工的权益。王云(2019)提出要体现法理的公平性,不断去完善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龚晶,赵姜(2019)要求政府能主动为不同需求的农民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服务。王月坤(2019)指出合理的降低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缴费费率,可增强农民工的缴费意愿。

(三)评述

综上所述,解决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是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的问题,对此,我国学术界也一直在积极展开研究和探索。虽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民工社会保障进行了分析,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如何确保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健全与发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还需要进行深刻的研究与探讨。

三、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意识不强

农民工群体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由于他们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和和系统的培训,他们中的大多数对社会保障的看法存在偏驳,他们对于社会保障的概念很陌生,造成了社会保障的政策不能得到顺利实施,社会保障活动得不到顺利开展。

(二)社会保障缴费率过高

大部分农民工收入大都徘徊在最低工资标准线上,微薄的工资对于他们的日常开销都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如果再加上这么高的社会保障缴费,则使得农民工这类低收入非正规就业群体无力参保。

(三)各地方政府制定的社会保障政策不同

由于我国关于农民工这类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的流动性又比较高,因此各地制定的社会保障政策并不能满足农民工这类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需求。

四、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共政策建议

(一)提高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意识

增加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意识,可以使农民工意识到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使他们自愿参保、要求企业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费。从而有效的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国家可以各地各城市设立一个社会保障的宣传机构,负责向市民宣传社会保障方面的知识,以此来提高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认识。

(二)拓宽筹资渠道,科学设定缴费率

政府应考虑农名的实际收入状况,制定适合他们的社会保障政策,放低社会保障的缴费门槛。对于特别贫穷的,政府应该加大对他们的社会保障缴费补贴,使他们可以在政府的帮助下享受到社会保障利益。对于有些积蓄的,政府可以鼓励他们参加商业保险,使他们可以享受到更高水平的生活。

(三)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法律政策

如果要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首先要建立一个专门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综合法。法律法规应明确规范各方的社会保障责任,提高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为企业积极维护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五、结语

农民工作为社会上的弱势就业群体,需从增强他们的社会保障意识着手,普及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知识的了解。其次,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特殊性,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着手,逐步建立起覆盖各个险种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后,鼓励家境良好的农民工参加商业保险,以此来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LeeR,MilleRT.Immigration,SocialSecurity,andBroaderFiscalImpacts[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0(2):350-354.

[2]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3]田永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研究[J]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2005(10).

[4]朱德云,孙成芳.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文献综述[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6):106-114.

[5]王月坤.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群体角度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6):115-116.

[6]虞新胜,韩婷.基于政府治理理念转变下农民工公平制度的实现[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3):17-22.

[7]王云.经济法视野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9(2):44-45.

[8]龚晶,赵姜.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演变与未来展望[J].河北学刊,2019(2):139-143.

[9]邓尚正.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