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铁路可持续发展的维修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7
/ 2

支持铁路可持续发展的维修技术

李春

(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磐石132311)

摘要:伴随着我国交通业的快速发展,铁路工程随之增多。在铁路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要想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就需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基于此,论文首先分析铁路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铁路;可持续发展;维修技术

引言

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为我国物品运输、人才交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铁路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发展迅猛,我国铁路运输业取得了许多的重大突破和进展。铁路企业为了铁路车辆的安全运行配置了诸多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发挥着建设和维护铁路的重要作用,对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例如,在铁路系统中,许多铁路工务站段配备了大型的养路机械设备以及对铁路车辆进行维修和保养的机械设备,以便于及时对车辆进行维修与保养,防止车辆出现故障,避免发生运输安全事故,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然而,由于铁路网十分庞杂,涉及了诸多的铁路系统,难以对其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因此,如何实现铁路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铁路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1.1设备管理有待完善

(1)设备管理人员急需补充

从目前来看,铁路系统存在人员文化水平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优秀人才明显不足,例如,呼和浩特局目前在岗员工中,只有不到10%人拥有大中专以上学历,员工的平均年龄大约为50岁。此外,当前铁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由单项技术能手或者有一定设备维修经验的人员担任,存在设备管理人员单项实做水平高、综合管理水平不足的问题。

(2)设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因为铁路维修组大多实施日勤工作制(夜间以及节假日期间如果设备突发故障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岗),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员工对于设备维修工作的兴趣较低,对于设备维修技术的学习积极性不足,从而使得设备维修管理基础薄弱,管理制度浮于表面。

1.2设备维护力量欠缺

由于进行减员增效工作,因缺少高素质的管理、维修人员,很多技术员、修理人员的设备管理、维修水平又无法适应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以至于无法满足工作上的实际需要,给设备的管理和维修质量均造成较大影响。由于各站段自有维修力量的不足,很多维修项目则采用的是外包维修,间接导致设备成本大幅上升。

1.3设备维修方式落后

从目前来看,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主要使用两种模式:第一,故障维修。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才进行停机检查和维修,这种维修方式会使铁路企业承受巨大的损失,并对企业的效益产生严重影响。第二,计划维修。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事先制定维修计划并开展维修工作。这种维修方式可以降低意外故障的发生率,但是也会因为维修次数过多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在新型设备持续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设备控制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会持续提高,对于设备维修工作的要求也在持续提高,在这个大背景下,传统的维修体制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2铁路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措施

2.1提高对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

是铁路货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环节。设备管理是铁路管理的核心,设备质量的好坏,对铁路运输效率和效益的提高都发挥着极大的效应。为此,一定要站在经营效益提升的角度上,不断加大对设备管理工作的检查力度,认真核实设备异常状况,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要以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强化设备基础管理,推进设备标准化建设,大力提高技术水平,创新机械运用方式,促进生产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2.2施工阶段设备安装工作的改进

为确保采煤工作的顺利展开,设备的安装应严格按照合理的顺序来进行。首先是轨道的铺设,此为采矿顺利进行的基础工作,应严格安装标准来进行铺设,适当选用合适的辅助设备,确保所铺设的轨道符合标准;其次在轨道铺设工作完成之后,应对相关的线路以及开关进行铺设与安装,确保各线路出于接通的状态;再次应对运输系统进行完善,安装好钢丝绳,同时还要注意在安装机械设备时,适当利用装载机头进行连接与固定;最后在以上工作完成之后,再利用回柱车将固定用的支架设备安装到相应的位置,在安装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支架掉落,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安装完之后还需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断裂问题。

2.3整合设备维修资源

(1)保证维修资金的合理投入。只有机械设备的所有维修养护资金都能够被及时投入,才可以有效解决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降低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率。换句话说,资金的及时投入是保证机械设备维修管理质量的基础条件,而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铁路货运生产的发展直接相关。

(2)整合设备维修资源。将那些对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有浓厚兴趣并且拥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整合起来,成立区域小组,并配备足够的检测设备,使其负责对区域范围内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监督,并深入参与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从而缓解专业力量不足所带来的压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确定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内容,并合理设置设备维修时间,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影响,减少设备维修管理成本,给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4推行设备状态维修制度

实行状态维修制是以设备技术状态为维修保养标准,根据设备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故障诊断得到的信息,经过统计分析以后判断设备的劣化程度,由技术、维修人员根据参数变化加以判断,在故障发生前提前进行维护,避免故障发生。状态维修可以让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之中,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设备停机维护时间和维修量,降低各种维修费用消耗。对此要大力推行设备状态维修制度,以状态维修为主,计划维修和事后维修为辅,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经济和综合效益最大化,提高装卸机械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1)做好单机设备核算。提升全员设备管理质量,单机核算包括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等内容,提高单机核算能够提高设备人员精心操作意识,提高落实设备日常点检制度自觉性和设备保养积极性,进而提高设备管理质量。

(2)加强设备点检制度落实。若是点检质量不过关,就难以提前发现设备隐患,进而贻误最佳维修时机。对此,完善和落实设备点检制度以及措施要求,为推行状态维修提供高质量的设备状态信息支持,要定人、定期、定点、定量进行设备点检,借助先进故障排查仪器完成对设备的逐一检查。

(3)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借助建立设备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将各类设备检查得到的信息录入,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分析结果决定维修时机和范围,提高设备维修方式和维修的科学性。

结语

总而言之,铁路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有着复杂性高、技术难度大等特点。从目前来看,其中尚未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重视度低、设备维修管理力量不足等问题,并对装卸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及铁路货运企业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提高对铁路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重视度,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综合管理水平,保证机械设备的平稳运行,促使其为铁路货运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中国公路学报,2018,3106:1-164.

[2]李晗.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在信号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8,1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