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预后探讨简利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预后探讨简利清

简利清

自贡市贡井区妇幼保健院四川自贡64302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纳入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将其分为2组:常规西药治疗40例作为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预后;不良反应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指的是生殖器官及周围组织出现的慢性炎症,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身心健康[1]。由于该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治疗缺少特效药物,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随着中医研究的深入,实践证实中药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基于此,本文对我院80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病例80例,时间段为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40例,年龄位于22-45岁,平均(33.4±5.6)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2.6±0.8)年;炎症程度:轻度22例、中度14例、重度4例。试验组40例,年龄位于20-46岁,平均(32.8±5.2)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8±1.0)年;炎症程度:轻度25例、中度10例、重度5例。两组年龄、病程、病情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依据《妇产科学》[2],纳入标准:(1)B超检查可见两侧附件增宽增厚,伴有炎性肿物;(2)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精神病史患者;(2)排除药物过敏患者;(3)排除合并其他妇科疾病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用药选择甲硝唑片,由湖南湘药制药公司生产,批号H43021600,患者口服用药,每日2次,每次剂量为0.4g。左氧氟沙星片,由湖南金泰制药公司生产,批号H20063143,每日1次,剂量为0.1g。治疗时间共计4周。

1.3.2试验组

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医用药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和外用,其中内服方剂采用金银花、败酱草各30g,丹参、赤芍、当归、川断、桑寄生、蒲公英各15g,元胡、枳壳各10g,香附子5g。加水煎煮,每次1剂,取汁分早、晚两次饮用。外用方剂采用败酱草、鸭拓草、红藤、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g,桃仁、三棱、延胡索各10g,加水120ml煎煮,取汁进行盆腔灌注,每日1次。治疗时间共计4周。

1.4观察指标

(1)观察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下[3]:治愈:炎症和各项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均正常;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实验室指标接近正常值;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2)观察不良反应情况,做好准确记录。

1.5统计学方法

借助于SPSS18.0软件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均属于计数类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针对慢性盆腔炎的研究显示,该疾病病情顽固、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典型症状表现为白带增多、月经紊乱、腰腹疼痛等,严重者可致不孕。在发病原因上,除了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以外,还和免疫功能降低、衣原体感染、下生殖道感染、不洁性生活等具有相关性[4]。甲硝唑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尤其是对厌氧菌具有较强的抵抗作用;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药物,不仅抗菌谱广、而且抗菌作用强,两者联合应用能抑制盆腔炎症发展,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在中医领域,慢性盆腔炎属于带下、痛经的范畴,认为发病机制是体虚、气机不畅、气滞血瘀,因此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文中以80例患者分组对照,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5%VS75.0%),差异显著。分析认为,金银花和败酱草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前者消炎退肿、后者祛痰排脓;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蒲公英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丹参和当归合用,起到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效果;川断和桑寄生合用,实现强筋骨、定经络、止酸痛、补肝肾的功效。另外,鸭拓草清热解毒利尿,红藤解毒消痈、活血止痛;桃仁、三棱、延胡索等,均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效果。通过内服和外用,彻底消除病机,在改善各项症状的同时,减少单纯西药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5]。文中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和以往研究相一致。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紫花地丁中含有含黄酮甙类、有机酸,针对多种病原菌产生抑菌效果,而且能促进上皮细胞修复,增强人体免疫力。

综上,慢性盆腔炎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臧敏.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8):137-137,139.

[2]杨晓红,程燕,刘娟.中药配合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73例[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24):52+54.

[3]陈彦云,王丽双,车建华,于伟玲,王丽群,张凤蕴,孙玉凤,王康.中药妇痛宁口服液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7,(01):91.

[4]李春岚.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方式分析[J].饮食保健,2016,3(21):143-144.

[5]满彬.浅析中医综合方案在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187-188.

[6]阿依努尔·卡米尔,古力巴哈提·夏米尔.观察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69):116+120.

[7]苏伟,芦胜群,刘萍.抗宫炎软胶囊联合金刚藤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26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5):7-8.

[8]王雪冬,艾建华,应志莲,蔺秀红,胡春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继发不孕症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5,(10):1744-1746.

[9]王晓静,李秀玉,腰向颖.三仁汤加减及药袋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伴积液的疗效及对粘连相关免疫分子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6,(07):122-124.

[10]潘柳婵,池春茗,邓媛娣,刘新.122例中医妇产科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常用药剂应用疗效及技巧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