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

于希洋

于希洋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医院163000)

【摘要】目的:浅谈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5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34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人格障碍患者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140-01

人格亦称个性,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人格的形成与先天的生理特征及后天的生活环境均有较密切的关系。人格通过自我意识的协调和控制而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有别于他人的差异性[1]。人格障碍是指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从童年、少年或青春期开始,延续到成年期的显著偏离常态的人格,表现为一种显著与个人表现的文化背景相偏离的持久的内心经历和行为模式,又称为人格异常、病态人格、变态人格等。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人格障碍患者35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例,年龄22岁~45岁。

1.2结果:35例人格障碍患者经过治疗后康复率高,已经有34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满意出院,1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继续留院接受治疗。

2治疗

由于人格障碍的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有经验表明,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2.1药物治疗

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患者,其心理过程障碍的特点不同,可予以适量的药物对症治疗。

2.1.1以认知障碍、偏执、古怪为主要表现的,如偏执型、分裂样人格障碍,可只用抗精神病药物。

2.1.2以情感不稳定、冲动攻击为主要表现的,如社交紊乱型、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可选用心境稳定药、抗抑郁药和抗躁狂药[2]。

2.1.3以焦虑、强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如焦虑(回避)型、强迫型人格障碍,可选用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

2.2心理社会干预

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虽然很困难,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或者说是唯一可能有效的手段。由于大多数人格障碍能够以最基本的方式应付日常生活,一般人包括自身并不认为自己是患者,没有主动求医的愿望。在强制治疗时,容易出现抵制治疗、欺骗医务人员的现象,以致事倍功微[2]。人格障碍最关键和最重要的问题是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即社会化障碍。因此,心理社会干预的着眼点在于重建其心理和社会环境,创造对其关心、爱护和不受歧视的氛围,鼓励其积极参加公益性事业活动,培养其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的情趣,逐渐改造其不良人格。

2.2.1个别心理治疗治疗者首先要通过深入了解患者,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其信任,以便于沟通。然后,逐渐帮助其认识个性的缺陷,并指出缺陷是可以改变的,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启发其自我认同感和人际同情心,检讨自己的缺陷并寻找改变的途径,努力改善与家人、同学、同事之间的关系。治疗者与患者要保持适当的情感距离,不可过分亲近,始终站在中立的立场,有了进步予以鼓励,存在问题要严肃指出,充分显示治疗者的权威和力度,促使其信服和听从指导意见。如遇到困境时可进行危机干预。

2.2.2集体心理治疗组织患者参加治疗性社区(或称治疗性团体)的活动。这是一种较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通过与参加活动的其他成员相互交流,提高认识,有利于控制和改善偏离的行为,丢弃那些获得和习得的不良习惯,探索和寻求建立新的行为方式的方法和途径。实践证明,集体心理治疗的效果优于个别心理治疗。

3讨论

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通常认为是在大脑先天性缺陷的基础上,由于心理社会因素和其他环境有害因素影响的结果。遗传因素:人格或个性心理特征受遗传因素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人格障碍患者亲属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双亲中脑电图异常率较高[3]。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是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比如对子女的过分惩罚、羞辱、刻薄和吝啬,易使子女产生自卑感、无助感和不安全感,害怕失败和挫折,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对周围环境容易产生敌对情绪,易记仇报复,使之成为人格障碍高危人群。此外,家庭经济收入过低和独生子女亦是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环境、结交具有品行障碍的“朋友”及经常混迹于有恶习的社交圈子,对人格障碍的形成常起到重要作用;青少年由于批评能力低,行为自控能力差,受到大量淫秽、凶杀等内容的小说及影视文化的影响,容易通过模仿、观察或受教唆等习得不良行为,甚至出现越轨行为。诊断:人格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的收集,除询问本人外,知情者提供的情况尤为重要。病史内容重点涉及:日常生活安排;人际关系;心境或情绪反应;性格特点;处世态度及准则,包括对健康与疾病的态度;生长发育史,从出生到16岁以前的情况,包括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鉴别诊断:需与各种精神疾病如神经症、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相鉴别。需与各种原因引起的持久性人格改变相鉴别,如由脑部疾病、损伤和脑功能紊乱所致的人格和行为障碍,灾难性经历后的持久性人格改变,以及精神科疾患后持久性人格改变等。在某些情况下,人格障碍可以与精神科疾患共病,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之间也可共患。此时应将两种或多种诊断均列出。

参考文献

[1]郑德伟;童辉杰;;大学生人格障碍评估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李春娟;严明;;人格障碍23例临床分析[A];中国民政康复医学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3]郭慧荣;肖泽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共病研究进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