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提问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改变提问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邵艳美李凤兰

邵艳美李凤兰(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276002)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5-0395-02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可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基本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课堂提问方式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师生交流的最基本的手段和途径,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智力,诊断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因此,提问是否得法,引导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牢固地掌握。

1将讲授新课前的提问时间稍作调整,利于巩固所学知识

传统的讲授新课前提问的方式是:教师首先简要总结一下上次课所讲授的重点内容,随即提出问题让同学回答,并根据回答问题情况,给出该同学的成绩并记录。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较全面而准确的可占70%左右;回答不太全面但主要问题能解释清楚的占20%左右;回答问题不准确或者是不会回答的占10%左右。但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对所学知识应全面掌握,最起码也应达到90%以上。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我们预定的教学目标呢?通过我们分析,由于近几年来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不能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把所学知识巩固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多方面分析综合,我们把提问时间稍作调整,即在教师讲新课前进行提问时,首先将上次课的重点难点强调一遍,再把要提问的问题按顺序列出,让学生先复习5分钟左右。这时发现各位学生都在认真准备,精力特别集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积极踊跃,有时老师刚刚提出问题就有学生主动抢答。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有利于提高学习新课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在接受新知识时更能集中精力。我们认为这种提问时间上的稍作改进,虽然增加了几分钟的复习时间,但效果良好,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可达95%以上,甚至是100%。

2提问方式多元化,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提问是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不论应用什么样的提问形式,只要是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均可。不一定只在课前提问,也可在授课过程中随时提问,且所用方式可多元化。

2.1提出问题让举手抢答

学生要想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必须精力集中,认真听讲。教师对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应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便于学生理解并记忆。在讲解过程中,若遇到一些过去学过的知识或易理解并易记忆的内容时,可随时让学生举手抢答,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当时的学习情况和状态,并随时改进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直至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理解为止。如在讲解肾上腺素的药理学作用时,应先复习在生理学学习中所学过的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让学生举手抢答,并比较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与药理学作用有何异同点,然后全面讲解。

实践证明采取这种提问方式,学生都能积极踊跃的参与兴趣极高,课堂气氛极好。这种方式,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满足学生的的表现欲,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同时对一些自信心不足或具有羞怯心理的学生也是一种胆量的锻炼,使其具备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于将来走入社会,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很有必要。

2.2在黑板上做题

知识反馈的方式有多种,有些知识内容可采用让学生到黑板上做题或填表等方式来完成。如在生理学教学中,教师讲完每分肺泡通气量的计算公式后,提出问题:若某人潮气量为500毫升,呼吸频率为15次/分,问每分肺泡通气量为多少?让学生到黑板上做题,此时同学们都能积极踊跃,争先恐后的参与。又如在讲到ABO血型的输血关系时,首先教师应把所讲解的知识内容讲解透彻,使学生能全面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由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表格,同时添加上应具备的前提条件,让学生考虑2分钟,然后找一名同学填表。根据填表情况,教师给出评价后,再让同学们根据此表总结出ABO血型的输血规律,并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由于老师刚讲授完新课内容,学生又在短时间内进行了复习,老师发现课堂上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回答问题较全面而准确。其准确率多数情况下可达100%。

2.3实践性操作

让学生实践性操作也是课堂提问的一部分。卫生职业学校以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为主,操作技能是每一位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因而实践操作过程及操作要领就显的尤为重要。如学习动脉血压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互相测量血压。具体的做法是:教师首先讲解动脉血压的概念及发生机制,然后让学生认识并熟悉血压计的基本结构,有关动脉血压测量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并作示教。再让学生互相测量,最后找一位能熟练操作过程并自信心强的学生在全班学生面前作演示,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并指出哪些操作步骤是正确的和不足之处,老师给予总结和评价。这样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有关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教学效果很好。

总之,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应用以上课堂提问的方式,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