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罗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罗伟

罗伟牟薛康严继东陈波王林李孜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骨科医院611330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人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研究组予以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脊柱后突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椎骨折,可以有效恢复伤椎完整形态及力学强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胸腰椎骨折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

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脊柱创伤,因为老年群体骨质疏松,极易出现胸腰椎骨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胸腰椎骨折发病率持续上涨趋势,降低生活质量[1]。应用传统保守治疗时需要较长时间卧床,易引发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临床中实施后路经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术治疗,往往存在较高失败率,且无法使得椎体高度恢复到理想状态,特别对对老年患者,治疗效果更不明显[2]。近年来,由于骨科微创技术的发展,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得到发展和临床应用,效果明显。我院应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椎骨折,取得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从我院2011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胸腰椎骨折患者中抽选8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主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0例,女性、男性分别15例、25例,年龄段60-82岁,平均(72.6±3.9)岁;病发原因:24例车祸,16例高空坠落;对照组40例,女性、男性分别16例、24例,年龄段61-83岁,平均(72.7±3.8)岁;病发原因:25例车祸,15例高空坠落。80例患者的病发原因、男女例数等资料无区别,P>0.05。

1.2方法80例患者均借助X线、CT等方式进行检查,并将手术禁忌患者排出在外。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而40例的试验组患者则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椎体成形术,操作:手术操作前期实施全身性麻醉处理,并帮助患者取俯卧位,根据术前的手术流程常规铺设消毒巾,于患者椎棘突的中心部位行手术切口,长度为10.0cm,确保损伤椎、椎板、关节突等充分暴露在外,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进针点,在X线设备的帮助下放置椎弓根螺钉,数量为4枚,促使损伤椎体恢复正常的高度;根据病情的变化情况行椎板的检验处理,确保椎管内的缺陷骨块复位;于透视设备的帮助下查看是否存在严重的压缩现象,行钻孔处理,放置专用的椎弓根穿刺套管,拔出内芯,若患者针口部位大量渗血,需立即调整针的方向;若患者不存在活性性的出血现象,需实施骨水泥的注射处理,并借助X线设备观察骨水泥的灌注情况。当然,骨水泥灌注过程中应禁止出现压力过大现象,待所灌注的骨水泥接触患者的椎体后壁后,需立即停止灌注。植入引流管,依次缝合手术创口,术后2-3天拔出引流管,2周左右拆线。此外,临床术后还需叮嘱患者适当卧床休养,以2-3周为宜,且术后1周左右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引导其康复训练。术后3月行X线摄片复查。

1.3疗效评定

1.3.1疾病效果标准:症状消退,椎体高度、椎管容积恢复正常,不存在后凸畸形,为优;症状减少,椎体高度、椎管容积等逐渐恢复,Cobb′s高度处于5-10度之间,为良;症状未变化,Cobb′s高度在10度以上,为差。

1.3.2临床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操作前后的损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

1.4统计学方法借助SPSS14.0软件行相关数据的处理,其中,疾病效果属于计数资料,临床指标属于计量资料,分别借助%、x±s表示,并分别实施卡方、t检验,P<0.05,有区别。

2结果

2.1疾病效果评估调查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术后的优良率有区别,X2=5.541,P=0.019,包括:试验组优20例,良17例,差3例,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优10例,良19例,差11例,优良率为72.5%。

2.2临床指标评估调查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术前的损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无区别,P>0.05,术后指标有区别,P<0.05,数据见下表。

3讨论

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骨科疾病,以老年人为主,危害生命健康。保守疗法均将制动作为治疗原则,需长时间的卧床休养,易诱发血栓、肺炎等病症;而前路手术虽可有效切除骨折块,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康复缓慢,逐渐被限制性使用[2-3]。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式操作简便,但由于老年患者易合并骨质疏松,给椎体的重建增加难度,增加固定失败率。这种情况下,椎体成形术问世,不但可重建患者的椎体高度,复位椎体,还可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加快损伤骨组织的愈合速度,预防断裂。邵长庆[4]报告显示,两种术式均可改善患者的椎体高度、突角,但联合术式组患者的内固定失败率则相对较低。经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后,患者可以使得椎体恢复理想生物力学强度,伤椎得到合理复位,避免早期椎体出现的不稳定性,使得患者能够早期下床活动[5]。本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经由上述两种术式处理后,疾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的损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也和对照组有区别,P<0.05,说明:临床给予老年人胸腰椎骨折患者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疗法效果突出,可稳定脊柱,恢复椎体高度,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罡.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胸腰段脊椎骨折[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7):100-101.

[2]吕建国.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段脊椎骨折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1):89-90.

[3]曹海云.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15):32-33.DO

[4]邵长庆.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8):2717-2720.

[5]马晓春.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当代医学,2012,18(15):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