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经腹部超声常规扫查法检查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观察经腹部超声常规扫查法检查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意义

李燕李颖

李燕李颖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1400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常规扫查法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4年0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接受超声扫描法检查,对照组接受诊断性刮宫检查,比较两组疾病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子宫肌瘤诊断正确率为94.0%,定诊位置正确率为88.0%,与对照组的68.0%、4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超声常规扫查法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各级医院应用、推广。

【关键词】腹部超声;常规扫查法;子宫肌瘤;诊断意义

子宫肌瘤为临床常见病,好发于中年妇女,该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早发现、早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经腹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操作简单,对母体子宫无损伤,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本研究为2012年06月~2014年06月50例入住我院的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经腹部超声常规检查,收效满意,诊断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收集2012年06月~2014年0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子宫肌瘤个数均为2个或3个)。入选病例均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过多。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年龄27~52岁不等,平均(40.12±3.15)岁,子宫肌瘤大小3.2~13.6mm不等,平均(8.32±0.25)mm;对照组:年龄28~53岁不等,平均(40.32±3.32)岁,子宫肌瘤大小3.2~13.6mm不等,平均(8.33±0.26)mm。两组病例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基线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一般方法1.21对照组本组病例均接受诊断性刮宫检查,检查前叮嘱患者将尿液排空,常规消毒、铺巾,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借助阴道窥器显露宫颈,了解子宫位置、子宫大小,常规对宫颈管、宫颈消毒,借助子宫探针探查子宫方向、宫腔深度。将1块盐水纱布置于阴道后穹窿处,借助刮匙顺时针刮取宫内壁组织,直至出现粗糙感为止,将刮除组织送检。

1.22实验组准备日本产品EUB-405超声仪器,调整探头频率为7.5MHZ。嘱患者取仰卧位,后借助超声仪对腹部进行多面检查,扫查前保证患者膀胱处于充盈状态。了解子宫大小、子宫形状、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积液情况,确定患者有子宫肌瘤后,了解患者肌瘤位置,确定肌瘤内部是否有囊变、钙化现象。

1.3疗效评定统计两组子宫肌瘤诊断正确率、定诊位置正确率,并进行临床比较。

1.4数据处理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各项资料,计数数据,χ2检验,以[n(%)]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50例实验组患者中,47例诊断为子宫肌瘤,2例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1例误诊为子宫肌腺病,子宫肌瘤诊断正确率为94.0%(47/50),定诊位置正确率为88.0%(44/50);50例对照组患者中,34例诊断为子宫肌瘤,6例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6例误诊为子宫肌腺病,4例误诊为不全流产胚胎残留,子宫肌瘤诊断正确率为68.0%(34/50),定诊位置正确率为42.0%(21/50)。比较两组子宫肌瘤诊断正确率、定诊位置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子宫肌瘤诊断正确率、定诊位置正确率比较n(%)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3.讨论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疾病,一般呈实质性球形肿块,大小不一,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引起,患者多表现为不孕、阴道不规则出血、经量较多。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研究指出[2],子宫肌瘤周围的平滑肌有较多的雌、孕激素受体,因此,临床普遍认为子宫肌瘤与胎盘生乳素、体内雌激素、免疫因素相关。

子宫肌瘤危害着女性人群的身心健康,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预后。人体器官组织反射、折射以及吸收超声波的程度不同,影射的图像自然也不同,临床医师可根据解剖、病理知识判断患者受检部位是否发生了病变。有学者[3]为3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经腹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疾病诊断符合率为90.0%。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经腹部超声常规扫查法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实验组子宫肌瘤诊断正确率、定诊位置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似于相关研究结果。

子宫肌瘤由不等量的纤维结缔组织和异常增生的平滑肌组织构成,医师可借助超声仪器观察子宫肌瘤特征、形态,典型的平滑肌瘤超声图像特征明显,浆膜下、肌壁间或宫腔内呈低回声,包膜清晰。小肌瘤血流讯号较弱,大肌瘤内部回声不均匀,肌肉周围多为环形/半环形红蓝相间绕行的血流。若子宫肌瘤瘤体过大,可见囊性变、红色变、脂肪变、玻璃样变、肉瘤样变、钙化等变性声像图表现。

超声诊断在子宫肌瘤诊断中扮演着不可小觑的角色,它能显示肌瘤的方位、个数、差异,也能帮助医师了解肌瘤的内部环境,还能帮助医师了解肌瘤对周围脏器的压迫情况。超声检查时应认真观察子宫全貌,这样才有助于疾病的诊断、鉴别,当患者脂肪较厚时,应适当调整检测仪,针对探头加压,细辨认子宫和肿瘤的位置与关系。

超声检查也有一定缺陷,子宫肌瘤的多样变性、肠道气体多或肠道肿块大均能增加子宫肌瘤的诊断难度。为进一步提高子宫肌瘤诊断正确率,可为患者联合应用经阴道超声进行检查。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子宫肌瘤,方便、经济、快速、无损伤,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1]闫凯.评估经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对小于3厘米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4,35(17):3801-3801.[2]艾东,王战玲.观察经腹部超声常规扫查法检查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4,35(23):5146-5146.[3]吴朝群.阴道超声检查对诊断子宫小肌瘤的价值评价[J].中外医疗,2013,11(06):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