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机械工程技术创新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分析机械工程技术创新模式

崔雄

身份证号码:13010519851221xxxx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我国工程机械企业与世界先进工程机械企业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其关键原因在于我国的行业内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对国内知名企业技术创新历程、现状和前景的分析,探索一种适合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工程机械;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分析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期,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基石的机械工业也随之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与传统工业强国相比,我国的机械工业企业还缺乏核心竞争力,其根源则在于我国的机械工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导致企业发展缺乏后劲,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技术创新模式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1.技术创新模式的分类

技术创新的模式可以根据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创新的内容、创新的重要性和幅度、技术创新的方法以及综合创新的来源、基础和动态过程划分为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

(1)自主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获得商业利益的创新活动。自主创新具有率先性,通常率先者只能有一家,其他都只能是跟随者。自主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技术积累和突破,如美国英特尔公司的计算机微处理器,我国北大方正的中文电子出版系统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创新模式的本质特点。

(2)模仿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方法,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以其为基础进行改进的做法。创新不是发明,因此可以有自主创新,也可以有模仿创新。可以吸取人家的东西,从某个环节开始模仿都可以,模仿的过程并不等于没有创新的可能性,实际上在每个过程中都可以有所改进,有所发展。模仿创新是各国企业普遍采用的创新行为,日本是模仿创新最成功的典范,日本松下公司、三洋电机等都依靠模仿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功。

(3)合作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是指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联合开展创新的做法。合作创新一般集中在新兴技术和高新技术领域,以合作进行研究开发为主。合作创新以合作的共同经济企业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利益互补为前提条件,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利益分配准确,合作双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担风险。企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创新,是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战略选择。

不论是技术创新、模仿创新还是合作创新都各有优点,采用这些模式也需要有不同的条件和要求。自主创新要求创新主体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雄厚的研发力量的成果积累,在技术上具有领先优势,起点和要求是最高的;相对来说,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起点和要求就低很多。

2.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原则

选择技术创新模式要准确把握技术创新主体的优劣势,扬长避短,在知己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时应把握行业整体发展的形势和创新主体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技术创新模式的实现必须依靠采用相应的机制加以保障,没有完善的实现机制,技术创新模式只能是纸上谈兵;由于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其选择结果时权衡多种因素后得出的接近合理的结果。

二、技术创新模式的实现机制

有效的创新机制是解放和发展现代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开展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在于建立起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

1.技术创新模式实现机制的建立

(1)运行机制。运行机制是技术创新机制中最为复杂的机制,它涵盖了从投入到产出的整个过程。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优化组织机构;建立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创新人才的管理;建立专项创新资金使用制度。

(2)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促使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源动力,它包括企业为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主动地进行技术创新的正确正向激励和企业在外部社会环境驱使下从事技术创新的逆向激励。相应的技术创新的主要激励源有两大类,一类是经济效益,另一类是社会效益。激励具有层次性、组合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激励机制既包括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也包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以尊重人、重视人的人才激励措施为创新提供基础,辅之人才评价、激励、使用、流动措施等手段,使职工的职位、收入与创新水平、数量及业绩动态相关。

(3)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是促使企业为实现某一目标,进行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当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巨大价值或绩效有了新的认识并产生兴趣之后,便产生了对技术功利的追求,进而设法利用技术谋取更多利益,这正是现在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动力所在。[2]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主要有四类:技术自身的推动力;市场需求的拉力;政府行为的强制力;企业职工的支撑力。

(4)企业文化。技术创新是一种社会性活动,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在企业内部,其技术创新活动同样需要企业组织和文化氛围的配合与支持。只有在组织创新、文化创新以及技术创新之间达成协调,才能形成良性发展。任何有远见的企业领导,在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同时都不会忽视或轻视组织与文化背景的影响与作用。[3]要塑造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才能积极促进企业内部的勾通和相互信任,使之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动力,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搞创新、方方面面搞创新的局面。

2.技术创新模式的绩效评价

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绩效评价,实际上就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如果实施一种技术创新模式比另一种技术创新模式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我们就可以认为,这种技术创新模式的绩效更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使人们认识和把握这种创造性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系统总结创新经验的主要手段,它对于正确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及减少创新风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

参考文献:

[1]朱高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看法[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1,2:58-59.

[2]朱城临.石化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0,73-74.

[3]王国进,王其潘.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新进展[J].科技导报,2005,2:51-52.

作者单位: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