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探讨

李军

(乐山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检验过程中,对尿液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方法:从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临床检验1000例尿样本里面选择误差相对较大的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次检验这些尿样本,对具体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0例尿样本里面存在150例检验结果误差比较大的尿样本,尿液检验误差出现率是15.0%;对尿液检验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标本送检、保存以及采集因素、临床用药和相应实验室因素。其中实验室因素对患者尿液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最大,达到30.7%,其次是临床用药因素,所占比例为20.0%,标本保存因素所占比例为8.7%,对患者尿液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最小的是标本送检因素,只占3.3%。结论:进行尿液临床检验工作的时候,所有环节里面都有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应该对每一个检验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提高临床检验结果所具有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

【关键词】临床检验;影响;尿液检验;因素

【中图分类号】R4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137-02

临床诊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常规检验项目就包括尿液检验,其属于非常方便以及快捷的有效检验方式,一般对泌尿系统、肾脏以及肝脏等部位疾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实际进行尿液检验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实验室操作、标本采集过程和保存等因素造成的影响,从而引发检验误差问题,严重影响到检验结果所具有的可靠性[1]。本文从我院临床检验1000例尿样本里面选择误差相对较大的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临床检验过程中,对尿液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临床检验1000例尿样本里面选择误差相对较大的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86例,女64例,患者年龄21~82岁,平均48.6±2.1岁,这些患者从发病起到入院时间是1~9天,患者平均入院时间是2.5±0.8天,这150例患者以上3项基本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

1.2方法

二次检查里面误差相对较大的150例检验报告,详细记录误差出现的可能原因,然后将这些原因分别归纳在不同因素里面,包括:标本送检过程、实验室因素、尿液标本保持、标本采集以及临床用药因素。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尿液检验误差率以及尿液检查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2]。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的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尿液检验误差率

1000例尿样本里面存在150例检验结果误差比较大的尿样本,尿液检验误差出现率是15.0%。

2.2尿液检验各种影响因素

通过对这150例误差样本检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尿液检验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标本送检、保存以及采集因素、临床用药和相应实验室因素。其中实验室因素对患者尿液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最大,达到30.7%,其次是临床用药因素,所占比例为20.0%,标本保存因素所占比例为8.7%,对患者尿液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最小的是标本送检因素,只占3.3%,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尿液检验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n(%)]

3.讨论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对尿液检验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标本送检、保存以及采集因素、临床用药和相应实验室因素。其中实验室因素对患者尿液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最大,达到30.7%,其次是临床用药因素以及标本保存因素,影响最小的是标本送检因素,只占3.3%,这和程小华[3]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所以在进行尿液临床检验工作的时候,应该对每一个检验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具体如下:

3.1实验室因素

开展尿液临床检验工作的时候,一般选择全自动化的尿沉渣分析仪和相应尿干化学仪等完成检验过程。临床使用中,这些仪器的具体操作方法步骤以及尿试条分析方法均非常重要,有时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尿检结果,同时设备性能也会影响到尿检结果所具有的准确性。

3.2用药因素

各种药物获得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性,同时影响到患者血液浓度以及新陈代谢能力,这些均会减小尿检结果所具有的准确性。病人若在治疗过程中服用了奎宁或者是嘧啶类药物,其排出的尿液将变为碱性,最后尿蛋白指标检测显示为阳性;若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其排出的尿液所含胆红素水平将明显提高。以上因素均将导致尿检报告和实际情况不一致,并且医生对病人病情的判断以及分析能力也会影响到尿检结果。

3.3标本采集因素

采集尿液标本时,应该确保尿液新鲜,若采集到的尿液不新鲜或者是已经放置一段时间,将受到周围环境以及空气的影响,产生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标本采集结束后,需要尽可能在1小时之内将其送到实验室有效保存,防止空气里面的氧气以及二氧化碳影响到尿液标本[4]。

3.4标本送检因素

工作人员在送检标本的过程中,所有容器上均应该贴上患者详细信息,其中包括名字、时间以及患病情况等[5]。并且接收尿样的时候,应该反复仔细对照全部信息以及化验单项目,保证完全一致后,需要再一次认真检查容器,其中应该着重检查容器是否会污染到尿液标本。除此之外,不仅应该仔细检查容器里面的尿液量情况,同时还应该认真核对容器所标明的时间,确保标本在采集后两小时内完成检查,从而给检验结果准确性带来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素萍.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5-227,228.

[2]李常华,李燕,姜海燕等.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国伤残医学,2014,(23):126-127.

[3]程小华.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9):3855-3856.

[4]段玖翠.临床尿液检验的若干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J].医学信息,2014,(38):375-376.

[5]李华.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2015,(41):33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