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术的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术的护理干预

张灿芝

张灿芝(长沙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湖南长沙410006)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3-0302-02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术后护理方法,提高造口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运用护理程序,通过对50例结肠造口术的病人术后(进行仔细的观察评估)护理成效,找出病人存在和潜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通过一系列的对症处理,术中、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生存质量完好。结论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以及出院前后的健康指导、饮食护理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措施,同时达到了防治造口并发症的目的,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肿瘤直肠肿瘤结肠造口术并发症护理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其中的低位直肠癌病人行Miles手术,术后改变了患者的正常排泄方式,需行永久性的结肠造口术,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使其生理、心理等方面造成了极大地痛苦,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结肠造口的护理干预是必需的[1],现将我院2005年8月-2010年7月之间采用该方式治疗直肠癌50例的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直肠癌患者均行Miles手术治疗,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24-80岁,平均58岁,本组患者造瘘口于术后24-48小时开放,开放造瘘口1-2天开始进食,平均术后10-14天造口排出成型大便,本组50例均手术成功,术后造口排便、排气正常,无切口感染、腹腔感染、漏粪等并发症的发生。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虽然在术前已告知患者结肠造口对日常生活所造成的不便,但在术后真实面对时仍有许多患者悲哀、绝望的消极情绪,护士要与患者热情交谈,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及其出现否认、悲哀、失落的消极情绪反应,针对患者的情绪,耐心的解释,通过组织讲座、座谈会等方式,让患者及其家属与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和志愿者交流,排除其孤立、无助,促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手术。

(2)肠道准备及营养支持:要让患者了解术前各项准备工作与手术的关连,特别是肠道准备对预防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肠瘘的意义,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可以减少术中的感染,防止术后腹腔及切口感染。在营养支持方面,因患者长期腹泻、便血、食欲减退,相对营养不良,手术前给予营养支持,在饮食方面可给予高糖、高蛋白、多维生素饮食,必要时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1.2.2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由于手术范围大、创伤大,术后应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切口出血,观察术中放置引流管引流液颜色、性质、量的变化,观察尿量、尿色变化,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妥善固定引流管,平卧6-8小时后改为半卧位,有利于引流管引流[2],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堵塞、脱落,如果发现有进行性出血的征象,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造口护理:造瘘口开放前,用凡士林纱布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结肠造口处,观察造口处周围肠粘膜的血运情况,造口处肠管有无回缩、出血坏死,保持造口处皮肤清洁,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保持造口处皮肤周围干燥,在周围皮肤上涂氧化锌软膏等,防止肠内容物直接与皮肤接触、刺激皮肤,防止局部皮肤炎症、糜烂、发生造口周围皮肤炎,同时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有无湿疹、充血、水泡、破溃等。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造口袋,根据患者情况及造口大小选择适宜的造口袋,结肠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待其干燥后,除去肛门袋底盘处的粘纸,对准造瘘口贴紧周围皮肤,袋边的凹槽与底盘扣牢,袋囊朝下,尾端反折,并用外夹关闭,必要时,用弹性的腰带固定人工肛门袋,当肛门袋内充满三分之一的排泄物时,要及时更换清洗,使用过的袋子可用中性洗涤剂和清水洗净擦干,晾干备用。

1.3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3.1造口感染:造口开放前,造口周围皮肤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保护,造口开放后,及时清洗造口分泌物、渗液,保护周围皮肤,更换敷料,避免感染。观察肠造口处肠粘膜的色泽,肠管有无回缩、出血、坏死。

1.3.2肠造口狭窄:术后由于疤痕挛缩,可引起造口狭窄,故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肛门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的症状,为避免造口狭窄,在造口开放后予以开始扩肛,扩肛时用戴手套的食指及中指涂石蜡油缓慢插入造口至2-3指关节处,至造口内停留3-5分钟,开始每天一次,7-10天后改为隔天一次,造口扩张时,动作轻柔,手指插入造口不宜过深,以手指通过腹壁肌层至腹膜层为宜。

1.3.3肠脱垂:由于切口缝合过于松弛,手术后腹内胀气,可使肠袢从造口旁突出,或全部脱出,故手术后要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防止腹胀,扎紧腹带、防止脱出。

1.3.4粪堵塞:由于手术后排便反射尚未建立,排便机能未完全恢复,有时粪便不能排出,结肠内存积粪便,积累多时,可发生粪堵塞,故术后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若进食3-4天患者仍未排便,应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适当的灌洗和注入油剂,同时可口服石蜡油或麻仁丸,使粪便稀软,排出通畅。

1.4康复护理:要交待患者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要有规律,可进行适当的体能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增加耐受力,教导患者自我护理造口,采取示范-参与-自我护理模式,给患者护理时,让患者观察护理过程,让患者基本逐渐熟悉过程,然后让其参与到造口的护理当中,待患者掌握基本操作要领后,让患者独立操作1-2次,做好不当处及注意事项的指导及讲解,确保患者出院前能完全自我处理造口,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操之过急,甚至借自我护理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患者及家属,也不能迁就包揽,妨碍自我能力递进,形成被护理的依赖性,影响其生活、回归社会的能力及信心,每次执行造口护理指导时,均要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接受能力、学习进展等,及时适当的学习,既符合患者的生理需要,又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使其正确掌握造口护理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使之更快更好的适应造口生活。

2结果

本组患者3-4天能下床活动,48-72小时肠蠕动恢复,手术后14-16天出院,随访半年内未出现肠梗阻、造口狭窄、造口等并发症,结肠造口患者能自我护理。

3讨论

本组50例患者术后48-72小时恢复肠道功能,患者自诉痛苦少,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止痛药用量少,住院时间短,通过本组的观察及护理,认为做好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手术术前术后的细心护理以及出院前后的康复指导,手术成功的关键和重要保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被重视,作为医务人员不仅要挽救病人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让病人活着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肠造口的并发症对病人造成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持续有效的肠造口护理对提高造口病人生存质量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宋秋芬,赵宏勤.肛肠疾病手术后护理要点[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5(3):46.

[2]刘红林.直肠癌根治术43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