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手术治疗

/ 2

胃癌的手术治疗

潘顺章

潘顺章(黑龙江省富锦市中心医院黑龙江富锦156100)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6-0221-02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我国各种恶性肿瘤第一位。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多于女。

1病因

尚未十分明确,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地域环境因素、饮食生活习惯、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遗传和基因等。此外,某些疾病是胃癌的癌前疾病,如胃息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残胃炎、胃黏膜巨大皱襞征等。

2诊断

晚期胃癌的诊断不困难。早期诊断胃癌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但早期胃癌的症状不明显,也不典型,容易被患者和医生忽略,为早期发现胃癌,对下列患者应详细检查:①有胃癌家族史或原有胃病史的人群定期检查;②40岁以上、既往无胃病史而出现上述早期消化道症状,或已有长期溃疡病史而近期症状改变明显或疼痛规律改变,特别是使用原有效药物而不能控制症状者;③对有癌前期病变者,应注意定期复查。多年前曾行胃大部切除,近期重又出现胃部症状者。

辅助检查:为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主要应用纤维胃镜检查和X线钡餐检查,胃液细胞学检查现已较少应用。此外,连续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流式细胞分析、RT-PCR等方法对诊断胃癌微转移已取得一些进展。

(1)纤维胃镜检查:可直视病变的部位和范围,亦可取材活组织检查,诊断正确率可达90%以上,为诊断胃癌的最有效方法。镜下早期胃癌可呈现一片变色的黏膜,局部黏膜呈颗粒状粗糙不平,或呈轻度隆起或凹陷,有僵直感。镜下应估计癌肿大小,小于1cm称小胃癌,小于0.5cm称微小胃癌。胃镜下喷0.5%亚甲蓝,使病变处着色,有助于指导活检。为避免漏诊,应在病灶四周钳取4~6块组织。

(2)X线钡餐检查:数字化线胃肠造影技术使得影像分辨率和清晰度大为提高,目前仍为诊断胃癌的常用方法。常采用气钡双重对比和低张造影,肿块型癌表现为突向腔内的不规则充盈缺损;溃疡型癌则表现为形态不整的龛影,胃壁僵硬,蠕动波不能通过或邻近黏膜呈杆状中断;弥漫型癌可见胃黏膜皱襞粗乱,胃壁僵硬,蠕动波消失,胃腔缩窄、钡剂排空快。如全胃受累则呈狭窄的“革袋状”胃。

(3)胃脱落细胞学检查:用纤维光束胃镜直接冲洗或摩擦法,将抽出液离心沉淀涂片找癌细胞。

(4)血清胃蛋白酶:血清胃蛋白酶原Ⅰ<70μg/ml,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3.0为阳性,对胃癌的诊断阳性率84.6%,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73.5%。

此外,胃癌患者胃液分析多显示游离酸缺乏或减少,经注射组织胺后,游离酸改变仍不明显。粪潜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均有助于胃癌的诊断。血清癌胚抗原(CEA)对诊断意义不大,胃液CEA约50%患者超过100μg/L。癌基因研究表明,p53基因表达为早期胃癌诊断和判断胃癌预后有效指标。

3治疗

应争取早期手术,辅以术前、术中和术后综合性疗法。

3.1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根治性手术。进展期胃癌,患者全身情况允许,如未发现有远处转移,应手术探查和切除肿瘤。手术可分为:

(1)根治性切除术:根治手术原则是按癌肿位置整块地切除胃的全部或大部,以及大小网膜和局属淋巴结。手术切除应离癌肿边缘6~8cm,常见的胃窦癌远切端应达十二指肠球部3cm,并重建消化道。一般按胃癌淋巴转移早晚顺序将16组淋巴结分为三站,沿胃大、小弯的各级淋巴结为第一站;腹腔、胃左、肝总、脾动脉周围各组淋巴结为第二站;其余各组为第三站。精确的分站尚需据胃癌部位而异。根据清扫淋巴结的范围,依次分为4种不同根治术式:D0(未完全清扫第一站淋巴结)、D1(清扫了全部第一站淋巴结)、D2(清扫了全部第二站淋巴结)和D3(清扫了全部第三站淋巴结)。

1)早期胃癌一般行D1已足够。对直径小于2cm的隆起分化型黏膜癌或直径小于1cm的凹陷型胃癌,肉眼下无溃疡或无溃疡性瘢痕存在的早期胃癌,可在内镜下用高频电刀进行烧灼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如有癌残留时可再次施行黏膜切除术或追加胃切除术。对隆起型胃癌直径小于2.5cm或凹陷型胃癌直径小于1.5cm,无溃疡病例,可在腹腔镜下作胃部分切除术,在切除病灶并行病理检查同时,可对胃周围淋巴进行活检。

2)进展期胃癌:对局限性胃癌未侵犯浆膜或浆膜为反应型、胃周淋巴结无明显转移的患者,以D2手术为宜。局限性胃癌已侵犯浆膜、浆膜属突出结节型,应行D2或D3手术。

(2)姑息性手术:癌肿已有广泛转移,不能彻底切除,而原发肿瘤尚能切除,争取作“去负荷”手术,即切除主要癌灶的胃切除术。如原发肿瘤已不能切除,有幽门梗阻者可行胃空肠吻合的旁路手术或空肠营养造口术,解决患者进食问题。为术后综合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3.2化学疗法主要抗癌药物有氟尿嘧啶(FU)、丝裂霉素C(MMC)、多柔比星(ADM)、依托泊苷(VP-16)、顺铂(DDP)、优福定(UFT)等。常用方案有FP(FU+DDP)、UFTM(UFT+MMC)、EAP(VP-16+ADM+DDP)和FAM(FU+ADM+MMC)等。抗癌药物常用以辅助手术治疗,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使用,以提高手术效果。一般早期胃癌术后不予化疗,进展期胃癌配合手术必须化疗。除静脉途径给药外,为消灭腹膜种植转移,可于术毕分别采用封闭的循环系统,以42~43℃双蒸馏水,恒温下行腹腔内高温灌洗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方法有经皮腹腔内置管或术中皮下放置植入式腹腔泵或Tenekhoff导管,用42~43℃生理盐水+促溶剂(氯己定)术中腹腔灌洗,或术后再加卡铂化疗,对根治术后预防腹膜转移有较好的效果。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胃癌患者。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胃左动脉或腹腔动脉有关分支,用抗癌药物氟尿嘧啶、丝裂霉素C和多柔比星进行三联灌注,并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栓塞治疗,每1~4个月重复一次。1年生存率可达到60.7%。

有下述情况不宜化疗:①4周内进行过大手术;②急性感染期;③严重营养不良;④并发性胃肠道梗阻;⑤重要脏器功能受损;⑥血白细胞低于3.5×109/L、血小板低于80×109/L;⑦化疗过程中如出现上述情况等。

3.3免疫治疗主要有:①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如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香菇多糖等;②过继性免疫制剂,如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毒性T细胞(CTL)及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等。

3.4基因疗法主要有自杀基因疗法和抗血管形成基因疗法。目前仅限于动物实验。

3.5中药疗法如人参、黄芪、六味地黄丸等,主要是通过“扶正”、“驱邪”,提高患者全身免疫功能和治疗化疗中副作用。

参考文献

[1]万剑慧,金雪熙.140例老年胃癌的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医学;2003年02期.

[2]王一倩,黄海,尹曙明,邹峻,于晓峰,赵尚敏.老年人早期胃癌122例的临床与病理特征[J];中国临床医学;200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