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接受多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药学干预对接受多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苏茜

苏茜(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116100)

【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接受多药治疗糖尿病(DM)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7例DM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给予药学干预措施,观察两组DM患者生活质量(DMQLS)量表评分、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干预后DMQLS评分、FBG及2hP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各项指标完全依从率为82.0%(41/50),对照组完全依从率为59.6%(28/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能显著提高DM患者遵医行为,从而较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DM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药学干预DM血糖水平遵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166-01

此本文将药学干预应用于临床中,通过观察患者遵医行为的变化及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探讨药学干预在DM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97例DM患者,男性54例,女性43例,年龄在49-78岁之间,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DM患者,按照年龄、性别、血糖水平将患者分层,每层随机分为两组,然后合并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9.8±2.5)岁,FBG为(9.26±1.53)mmol/L,2hPG为(12.95±1.27)mmol/L,对照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平均年龄(60.3±3.1)岁,FBG为(8.78±1.56)mmol/L,2hPG为(13.23±1.75)mmol/L,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用药指导,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药物的用法、用量、禁忌症等,观察组给予药学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入院评估,每位患者接受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血糖水平、近期用药情况、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量等,根据以上了解的患者信息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指导,确保更具针对性,开展用药宣传教育,通过面对面交流、药师与患者结对子、讲座等形式,对患者进行用药安全知识的宣教,告知患者用药过程中注意事项,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同时告知患者自我病情监测、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及按时规律用药等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在患者出院后采用随访、电话回访等形式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和遵医行为[1],对于病情有变化或是遵医行为有异常患者进行入户回访干预,定期要求患者回院检查。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干预前后FBG和2hPG水平,采用DMQLS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从心理、生理、社会支持、满意度和自我评价5个维度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差;遵医行为从定时服药、适量运动、饮食控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自我监测病情、预防并发症及定期复查7个维度进行评价,每项评价内容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三类[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DMQLS评分、FBG及2hP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各项指标完全依从率为82.0%(41/50),对照组完全依从率为59.6%(28/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两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比较

3讨论

糖尿病临床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接受治疗的配合程度对疗效有较大的影响,经过观察大量的临床病例发现,许多接受治疗配合度较差的患者,并非主观不愿意配合临床治疗,而不配合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相关疾病知识和用药知识缺乏,进而导致非主观故意不遵医行为发生,为此本文将药学干预应用于临床中,期望通过药学专业人员的指导,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实验结果显示,药学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进而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作用,对患者生活质量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药学干预在慢性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旭权,杨雅超,黄冬梅.药学干预对于接受多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429-430.

[2]李妍,高玉霞,刘丽亚,等.药学干预对于接受多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