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例PICC置管理想长度的效果观察

/ 1

108例PICC置管理想长度的效果观察

胡金兰1李金桂1邓前红

胡金兰1李金桂1邓前红2

(1湖北省赤壁市蒲纺医院437321;2湖北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化疗科430071)

【中图分类号】RC【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3-0236-01

PICC系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置入导管的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操作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PICC以其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使患者享受安全、舒适的人性化服务是我们护理人员永远的责任和义务。随着患者对护理技术水平与质量的期望和要求提高。促进我们可进一步研究、探讨如何更加科学置好PICC管。但目前插管过程中临床上只能依据对患者体表投影外测量来确定置管的长度,置管后应常规拍摄胸片确定PICC导管头端位置,其理想位置应在上腔静脉下段与右心房交界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PICC置管108例,男47例;女61例;年龄7—93岁,病种有白血病、乳腺癌、肺癌等,无明显上肢及胸部畸形,X线显示导管无异位,导管尖部、椎骨显示清晰。其中穿刺贵要静脉72例,肘正中静脉30例,头静脉6例。

1.2方法

1.2.1理想测量方法:首先选择血管,确定穿刺点取平卧位,穿刺侧手臂外展伸直与躯干成90°,用尺测量长度,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再加上男性7cm,女性6cm,即为置管理想长度。

1.2.2置管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腔双向瓣膜式PICC,导管型号为4Fr,导管全长59cm,置管由专人操作,核对医嘱及知情同意书,向患者讲解置管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上肢外展与躯干呈90°,用尺测量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加上7㎝(6㎝)为置管长度,按照常规置入PICC,待导管送入10-15㎝时嘱患者向穿刺侧转头并低头,继续置入导管至测量长度后,撤出外鞘,导丝,修剪导管长度,安装厄路氏减压套筒,正压接头,抽回血,用肝素、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并正压封管,贴膜。并记录操作时间、操作者姓名和置管时间,并贴在穿刺部位,同时用弹力绷带加压止血2小时。穿刺完毕行胸部X线摄片置管长度及位置。

2.观察指标

X线摄片报告显示导管末端的位置分为三种情况:导管末端到达第6胸椎间隙水平为理想置管深度,不及第6胸椎水平为置入过浅,超过第七、八胸椎过深。

3.结果

置管长度结果比较表

置管结果例数百分比%

置入过深87.4%

置入过浅109.2%

理想长度9083.3%

4.讨论

PICC置管长度与测量方法准确度有关。PICC末端位置过浅易造成导管异位,过深进入右心房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心包填塞。因此,导管末端位置正确与否对患者生命安全及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提高一次性置管到位率,减少了因导管末端位置不当,术后调整导管位置所需时间,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本结果108例中有8例置管过深占7.4%。10例置管过浅占9.2%。90例为置管理想长度占83.3%,说明理想长度的测量置管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