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脱垂症的诊断与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胃黏膜脱垂症的诊断与治疗

彭华之

彭华之(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三农场职工医院155630)

【中图分类号】R5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0-0115-01

【摘要】目的探讨胃粘膜脱垂症的内镜诊断与治疗。方法用消化道内镜检查出胃黏膜脱垂症患者137例,并进行综合治疗。结果137例胃黏膜脱垂症患者幽门形态圆形25例、椭圆形5例、变形(不规则或多角形)70例,幽门开闭自如者24例,关闭不良、关闭迟缓或松弛者12例。经微波治疗的全部病例总有效率100%,其中显效114例,有效23例,均为1次治疗的结果。结论胃黏膜脱垂症患者内镜诊断可靠,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胃黏膜脱垂

胃黏膜脱垂症(pro1apseofgastricmucosa)是由于异常松弛的胃黏膜逆行突入食管或向前通过幽门管脱入十二指肠球部所致,临床上以后者多见。本病多见于30~60岁男性,男女比例为(2.5~3):1。

一、诊断

(一)症状

轻症患者可无症状,或仅有腹胀、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胃黏膜脱入幽门而不能立即复位者,可有中上腹隐痛、烧灼痛甚至绞痛,并可向后背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症状的出现常与患者体位有关,右侧卧位易发病或使疼痛加重,左侧卧位可使疼痛减轻、缓解,甚至不发病。症状常与进食有明显关系,因为进食可促进胃蠕动,有利于黏膜脱垂的发生。如脱垂的黏膜引起暂时性幽门痉挛、梗阻时可有恶心、呕吐与腹痛加重。脱垂的黏膜发生嵌顿或绞窄时引起糜烂、溃疡,可发生持续上腹痛、呕血、黑便。

(二)体征

上腹部压痛可能是本病的惟一阳性体征。当脱垂的黏膜阻塞幽门管而发生嵌顿或绞窄时,上腹部可扪及柔软而有压痛的肿块,并出现幽门梗阻症状,伴或不伴消化道出血。

(三)检查

1.X线钡餐造影是诊断胃黏膜脱垂症的重要证据:十二指肠球部基底部有凹面的充盈缺损,呈蕈伞状;幽门管增宽;正常或增粗的胃黏膜皱襞通过幽门管而进入十二指肠球部。

2.胃镜检查胃蠕动时可见胃窦黏膜进入幽门,或将幽门口封堵,胃松弛时该部黏膜可回复至胃内,黏膜皱襞粗大、充血、水肿。

(四)诊断要点

(1)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2)轻度脱垂症状不明显,严重脱垂的患者可有餐后上腹痛,无规律性,伴恶心、呕吐、腹胀及嗳气等症状。右侧卧位疼痛加重,重症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3)查体上腹正中或右上腹有压痛。

(4)部分患者大便潜血阳性。

(5)X线钡餐造影十二指肠球部基底部有凹面的充盈缺损,呈蕈伞状;幽门管增宽;正常或增粗的胃黏膜皱襞通过幽门管进入十二指肠球部。

(6)胃镜对诊断胃黏膜脱垂有一定帮助。

二、治疗

治疗原则为本病以内科治疗为主,但并无特效药物。有并发症时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一)一般治疗

有症状时,宜软而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戒烟酒,注意饮食规律,忌刺激性食物,餐后避免右侧卧位。

(二)用药常规

1.普鲁苯辛,每次15mg,每日3次;复方氢氧化铝片,每次5~6片,每日3次,饭前嚼碎服;胃酸多者,可给予奥美拉唑(omepraxole)每次20mg,每日1次。

本病有幽门梗阻者宜补液、维持营养与电解质平衡,可放置鼻胃管,抽出胃内容物(或清洗)。

2.腹痛时,可服用解痉止痛剂(如口服阿托品或山莨菪碱片,以缓解幽门痉挛)、碱性药物等,但效果不显著;有幽门梗阻症状者,则应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洗胃、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等;伴有溃疡病和慢性胃炎者,应同时治疗。

参考文献

[1]郑之田,林三仁.胃肠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17-419.

[2]朱元民,张向东,黄勇,等.胃黏膜脱垂的内镜表现.实用医学杂志,2005,21(7)703-704.

[3]周国华,冷明芳,周红宇.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临床研究.中国内镜杂志,2005,11(5):53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