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疗效评价

罗骞

湘潭县人民医院湖南湘潭411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均分为两组,两组均开展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活动度、肿胀三项症状评分和无痛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可改善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病情进展,值得予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踝关节损伤;创伤性关节炎;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疗效

创伤性关节炎属于创伤因素导致的关节病变,常表现为继发性软骨增生或者关节软骨退化,其病理变化主要为骨化,患者往往有关节疼痛和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是骨科临床常见的一种关节病变,传统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消炎镇痛、中医推拿、电疗、按摩等等,但收效不佳[1]。本研究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50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入组病例入院均接受临床病理和影像学检查,既往均伴有不同程度踝关节外伤史,确诊病情为创伤性关节炎。排除妊娠期女性、恶性肿瘤病例以及合并全身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3岁,平均年龄(39.6±4.7)岁;病程2周~4年,平均病程(5.5±0.4)个月。;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40.2±3.1)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5.4±0.6)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特征近似,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消炎镇痛,中医推拿按摩治疗,每天1次,同时应用电频脉冲电疗和直流电疗,每天1次。待患者病情改善后引导其开展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注射2%利多卡因局麻后保持常规仰卧位,进针点为胫腓关节三角形区域,穿过皮下组织探至关节腔内部,回抽无血后抽取关节积液,取玻璃酸钠2ml注入后嘱患者适度活动关节,以均匀散布药液,每周注射1次,每疗程为5周。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2~3]

按照《临床骨科学》关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判断标准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关节活动受限以及疼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关节状态复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活动受限和疼痛有显著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善或反而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之和。另评价两组关节疼痛、活动度以及肿胀评分,各项分值为0~3分,分别对应为无痛~无法耐受的剧痛、无法活动~自由活动、无肿胀~重度肿胀。记录两组无痛行走距离。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P<0.05时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是踝关节损伤后引起的一种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软骨下骨质硬化、关节畸形是其病理特征的主要表现。骨折手术难以避免地会损及关节软骨,谈若骨折恢复效果不佳则会导致关节软骨发生断裂或者软化,最终造成软骨变薄、下层骨质增生硬化或者裸露等等,引起创伤性关节炎。诸多临床研究发现,骨折后踝关节软骨表面结构受损会导致软骨糖蛋白消失,对软骨结构造成破坏[4~5]。玻璃酸钠是人体内常见的一种黏多糖,分布较为广泛,对关节腔有较好的应力缓冲和润滑效果。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关节滑液中玻璃酸钠含量随之减少,引起关节功能障碍[6]。现阶段临床多采用中医推拿按摩、药物消炎镇痛以及电疗等方法治疗创伤性关节炎,但效果不佳,且药物治疗容易引起胃肠反应。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且关节疼痛、肿胀以及活动度评分改善更优,无痛步行距离更长,其原因主要是外源性玻璃酸钠的补充有利于稳定痛觉感受器,对炎性介质释放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缓解痛觉感受器所受刺激,进而改善了疼痛症状,增加关节活动度,关节局部病变以及内环境随之改善。

综上所述,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可改善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病情进展,值得予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姜贵云,鞠智卿,杨晓莲等.玻璃酸钠注射联合温热磁场治疗肘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5):382-383.

[2]姜贵云,鞠智卿,杨晓莲等.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9):689-691.

[3]鞠智卿,杨小华,姜贵云等.玻璃酸钠关节腔填充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6个月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8):1501-1504.

[4]王富勇,顾剑华,朱燕辉等.透明质酸钠联合地塞米松修复鼠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随机对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39):6304-6308.

[5]姜贵云,鞠智卿,杨晓莲等.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4):297-298.

[6]赵广,荆吉峰,张治宇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进创伤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的体外增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2):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