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谭金华陈娟

(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研究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科进行治疗的精神科患者,将6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每30例患者为一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优化护理工作模式下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可以通过提高护理质量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

【关键词】精神科;优化护理工作模式;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230-02

Applicationeffectofoptimizednursingmodeinpsychiatrichighqualitynursingservice

TanJinhua,ChenJuan.TheaffiliatedhospitalofsouthwestmedicaluniversityPsychiatryDepartment646000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optimizednursingmodeontheapplicationofhighqualitynursingserviceinpsychiatricdepartment.MethodsThisstudyselectedthesubjectsforthetreatmentofpsychiatricpatientsinourhospitalfromMarch2013toApril2015,60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2groups,30casesofpsychiatricpatientsasagroup.Agroupofroutinenursingcare(controlgroup),anothergrouptooptimizethemodeofnursingworkintheimplementationofqualitycare(observationgroup).Thenursingqualityoftwogroupsofpsychiatricpatientswerecompared.ResultsThequalityofnursingcareintheobservationgroupwas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optimizednursingcaremodeinpsychiatrichighqualitynursingservicecanimprovethequalityofnursingandimprovethequalityofnursing.

【Keywords】Psychiatricdepartment;Optimizednursingmode;Highqualitynursing

精神科疾病一般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以及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1]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引起的。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需要为其进行护理服务。我科将精神科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

1.精神科患者资料和护理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科患者(属于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30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范围24~67(41.23±4.68)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范围25~68(41.32±4.73)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精神科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安排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和安全防护措施,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多参与集体活动。

1.2.2观察组患者在优化护理工作模式下进行优质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护理理念的建立:在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文件进行学习后,使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细致地为患者服务。

(2)护理制度的建立:建立责任制护理制度,一名护理人员管理4~5名患者,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责任心。

(3)提高护理水平: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精神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措施,通过实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患者。

(4)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以正确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告知患者一时冲动带来的后果,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引导改变患者的思维心境,帮助患者控制自身的情绪,减少出走、自杀和伤人等行为的出现概率。

(5)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保持亲切、温和态度,及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在与患者进行交流后,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排解,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的心态保持乐观,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

(6)安全护理:由于患者存在精神上的不稳定,护理人员要随时看顾患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消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

(7)用药护理:护理人员亲自给患者用药,避免患者出现漏服、停服等情况。

(8)日常生活护理:细心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做好保暖工作,指导家属给患者食用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食物。组织集体活动,使患者多与他人沟通,提高自我价值,使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得到恢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意外事件发生率、投诉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表示护理质量,以n(%)形式表现,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精神科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实验结果

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质量较对照组患者更胜一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所示。

表对比两组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质量[n(%)]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精神科患者由于大脑功能紊乱[2],不能控制自身行为,易出现暴力、自残及自杀等行为。其生活方式不正常,对各种生活环境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甚至会妨碍社会治安。因此,在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时,注意患者的安全和他人安全非常重要。

在传统模式下的常规护理虽然在护理精神科患者中有一定的效果,但患者出现意外事件的情况较多,对患者和他人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优化工作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在以患者为中心[3]的护理理念下,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服务。责任制护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更加细心,对患者的安全更为注意。优质护理服务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用药护理及日常生活护理5个方面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心理护理能使患者的情绪稳定下来,避免因一时冲动带来的不良后果,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护患纠纷的减少[4];安全护理有利于患者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用药护理可促进患者的精神恢复;日常生活护理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对照组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质量不如观察组患者,在优化工作模式下,观察组为精神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优化工作模式,有利于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投诉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喜英.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2015,0(7):154-154.

[2]宋文英.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38-41.

[3]吴艳.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0(10):1198-1200.

[4]程俊,张瑜,田长亮等.关于精神科实施优质护理的结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3):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