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电力营销信息管理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乡镇电力营销信息管理模式研究

董猛1蒋燕翔2乔磊3李宇4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太和县供电公司安徽太和236600

摘要:为了达到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京城的目的,电力营销业务也应当考虑信心化管理的模式。电力营销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可以高效地提升营销业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

电力营销以往的管理模式有着系统标准不统一、推广极为困难和工作效率低下等缺陷,管理模式不能和配电信息有着良好的资源共享,对电力体制的优化产生消极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通信、网络等技术有着飞速的发展,电力营销业务的管理模式也应当在其影响下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1信息管理的特征

信息管理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对理论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相关理念进行吸受,同时将管理的理论和决策作为管理基础。而且充分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来解决信息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信息管理的特征来看,体现出一些知识经济的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1.1量化

信息管理主要是从管理的各个方面入手,实现不同层面的量化标准,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得经营管理达到最佳的水平。

1.2智能化

在进行电力营销信息管理时,运用了较为全面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在对人脑的一定功能进行模拟,并且以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展现出来。

1.3综合化

电力营销的信息管理涉及到的领域较多,其中包括管理学、信息学以及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于不同的信息管理模式,还会涉及到科学、物理、化学等相应的学科。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对各方面知识进行深入地了解,才能在营销管理中应付自如。

1.4集成化

所谓的集成化主要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实现了系统和技术的集成,这些都是基于规范的管理模式。

1.5动态化

电力营销的信息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相关变化来实现进行管理模式的转变,具体来说,主要是对数字信息的不断优化,进而获得最优的输出数据。

1.6系统化

系统化主要是要求在管理的过程中要采用全面的观点来解决问题,实现功能的最大化。

2电力营销业务中信息管理的系统分析

进行电力行业的营销管理,其前提是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满足电力市场的发展需要。要努力打破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的束缚,加强对数字营销管理系统的设计,将营销管理分为多种不同的方面,其中包括电力公司客户的相关信息,对电力营销的质量进行有效管理,以及市场管理决策等几个重要的方面。

2.1客户服务层

电力公司进行电力营销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其中,客户可以对电力方面所需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包括电力业务受理以及电力故障维护等方面,满足客户的需要,为其提供服务是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的职责所在。

2.2营销管理层

对电力营销的业务管理主要是基于信息的收集以及加工等方面进行一定的电力服务,在受理业务的流程范围内,实现电力的安全,同时还要保证电力数据的可控性。另外在营销管理方面,需要增强一些服务,包括营销业扩流程管理以及计量点管理等诸多的业务,最大限度地实现营销管理层的价值。

2.3工作质量管理层

在整个营销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工作质量进行管理,主要包括监督和管理两个方面。要对相关的业务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工作的业绩等方面进行有效地评估,对于一些不符合市场发展的因素进行适时地调整。只有有效地保证工作质量,才能实现电力营销的长足发展。

2.4市场管理决策支持层

市场管理决策的支持层主要的职责就是对电力营销市场管理进行信息处理,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诸多营销模块,如市场环境、营销策略等等。

3电力营销信息管理模式构建的关键技术

3.1服务器系统构建

对服务器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是应用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服务器系统的构建方案:

(1)数据库服务器采用2台小型机以双机热备份方式运行,采用磁盘阵列进行数据存储,充分利用小型机运行效率高和安全的特点,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采用多台PC服务器作为应用服务器进行各种事务处理,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

(3)采用完全集中方式,将系统数据集中存放在中心数据库服务器上,服务器群集中布置,客户端工作站通过各种信息通道与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进行交互,实现对象级和数据级的访问控制。其优点是方便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升级,提高数据和应用访问的安全性。

3.2系统的体系结构

3.2.1应用逻辑层次

一般来说,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在应用逻辑上可分为应用表示、业务处理和数据存储3个层次。应用表示层主要功能是向业务处理层请求调用核心服务处理,并显示处理结果。业务处理层主要实现核心业务逻辑服务,包括系统的校验、统计、分析及更新等功能组件。数据存储层负责管理数据资源,执行数据的更新和检索等功能。

3.2.2二层结构

传统的应用系统大多采用US二层结构。在传统的US结构中,应用表示逻辑与业务处理逻辑驻留在同一个进程中,应用程序逻辑分布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两端,数据传输过程中,先由客户端发出数据访问请求,再由服务器端将结果返回客户端。其缺陷是:(1)大量的数据传输增加了网络的负载,当客户端数量增至一定程度时,服务器的性能将大大下降。(2)当应用需求发生变化时,客户端和服务器两端的应用程序都需进行修改,加大了维护和升级的难度。而在现实工作中,维护工作一直是困扰MSI推广的关键障碍。(3)由于应用表示逻辑与业务处理逻辑没有分开,导致产生难以管理、容易危及数据库的完整性等问题。

3.2.3三层结构

三层结构克服了二层结构的缺陷,将业务处理逻辑从应用表示逻辑中剥离出来,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两端之间加入一层应用服务程序,这种程序称为位用服务器。在三层结构中,业务处理逻辑放在中间层服务器上,而不是客户端,从而将应用的业务逻辑与客户界面隔离开。且一般采用中间件来实现大部分业务逻辑,使得客户端程序的逻辑处理主要放在界面的组织工作上。

4结语

建立电力营销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其目的就在于利用先进、实用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电力营销业务管理做到系统化、科学化、实用化、经济化,并通过网络让广大电力客户及时地了解电力信息,享受优质的现代化服务,从而带动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真正适应市场经济,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丁万奎.入世后电力营销工作的思考.电力需求侧管理,2003(2):98~99.

[2]冯飞.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中几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J].中国电力市场分析,2007(12):114~116.

[3]方军.中国电力工业改革与电力市场[J].电力体制改革参考资料汇编,2006(7):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