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甘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甘宁

甘宁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阳供电局贵阳市550001)

摘要:以往传统电力系统中调控中心中会涉及到较为庞大的数据量,而在传递信息方面上还有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发生系统故障或者是事故时不能提供有效的数据,进而会给整个电力系统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基于此电力系统各相关部门加强了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究,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电力系统调度工作的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自身的实际需求,减少成本支出。然而由于自动化系统应用时间不长,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优化。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优化

引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电能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调度的重要性凸显出来。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实现,极大地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有助于降低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鉴于此,从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实际应用入手,对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过程中的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电力调度自动化

从实践来看,电力调度系统内部的相关结构非常的复杂,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的目的就在于对现实中存在着的各种复杂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同时还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局限于一种思想观念或者自动化控制模式,而是应当根据电力调度的实际结构采取一些调整措施。在此过程中要坚持的原则是:科学合理的参照电力调度的职能权限、电力调度的自动化结构以及相关的基础设备装置运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本着从高到低、由简至繁的原则,对电力调度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便能够适应电力企业的发展。

对于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建而言,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借助现代化的PC机操作系统和人机操控平台,从而可以使整个控制画面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内容也更加的丰富多彩。从本质上来讲,该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但要表现出生动形象的动画色彩,同时还应当包含一些文本、尺寸以及具体位置等要素。首先应当将各种综合性质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再对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的改进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实际操作效率。对于电力调度自动化而言,它可以实时的对控制画面进行刷新,并且使丰富多彩的属性在众多变量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自身属性的改变。此外,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具备一定的故障报警功能,它可以根据某监控点中存在的一些变量与历史数据进行有效的连接,同时还可以及时高效的查阅和使用相关信息数据,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二、电力调度过程中的自动化的应用

2.1数据采集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电力自动化调度系统由于是基于计算机进行的,计算机就可以及时的收集电力供电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并且进行分析处理。它的工作途径是这样的,首先通过计算机收集供电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并且把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之后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再把这些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并由服务器对供电调度过程进行调配。同时,在对数据和信息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对整个供电质量有着威胁的隐患能够及时的反馈给服务器,对已经发生的供电事故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且由服务器及时断电,保证供电的安全。正是基于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和信息收集和分析,可以提高供电工作的准确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工作人员对于供电工作有着全局的掌握和管理,减少了出错的可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2能量管理,电费计价的应用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能够对供电过程中的能量能够有效的控制。在供电过程中对于能量能够进行监控,对于负荷状态下的供电设施能够进行及时调节,从而减少了供电损耗。同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对供电过程进行预算,减少成本。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也能够根据电流的流动收集数据,合理的定制电费,进行人性化管理。在对于电费结算过程中能够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使供电过程和结算过程更加高速。

三、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完善与优化策略

3.1对网络通讯自身结构进行完善

就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来说,系统本身对数据信息进行调整和修改时,可以将网络通讯的传输功能作为基础,并在这一基础上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的目标。所以在信息化以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想要保证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有效实施,就一定要对数据库中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调整,如,根据数据信息采集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数据库,使用数据库后台语言对数据库自身进行完善,以及根据不同的网络节点进行数据库调整等等。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合理且适合的手段对客户以及查询方式进行选择,有效发挥计算机网络自身的优势以及主体性能,然后再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加以调整和完善,进而保证数据库能够运行稳定以及良好。而通过对电力调度系统的有效控制以及科学处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升系统整体的运行稳定性。

3.2对系统本身的容错结构进行有效优化

在电力调度系统中,可以应用冗余容错结构有效实现系统的热备用目标。众所周知,这一系中所使用的是双服务器的模式,也就是系统中设置了相应的主服务器以后,客户端就会同其他的服务器进行相连,达到同时发动信息的目的。同时还要对服务器连接客户与程序的模式进行检测,确保这两者之间的数据信息能够有效传输和转发。通常情况下,电力调度系统使用的双前置模式,即在485基础上实现总线双机切换的方式;在串口服务器技术基础上实现双机切换的方式;按照用户自定义达到的双机切换模式。而当通信主通道连接发生故障时,其他备用通道就会启动通道数据,这时将停止对主通道内数据的收集,主通道和备用通道在角色上发生变化,虽然备用通道会取代主通道的位置,但是却不会对原来主通道内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进而保证调度系统自动化良好的运行。

3.3对网络架构进行扩充的优化

想要实现电力调度系统的自动化就要对远程工作站进行架设,并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使远程工作顺利得以保证。首先,要给系统中计算机配置相应的网卡,其宽带要保证在10兆到100兆之间,同时还要使用8芯的双绞线与其进行组网,这样不能能够提升抗干扰能力,还能使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其次,要定期对计算机等相应设备进行维护,减少因为设备故障而影响自动化系统工作的现象出现,一旦有故障出现,就要求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分析,进而实现网络升级以及在线调控的目的,确保电力调度系统自动化得以实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实现和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电能稳定性,同时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从长远的角度看,新时期我国在积极进行电力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应用和优化力度,有针对性的提升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水平,为我国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贵行.认真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电网调度科技工作———在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调度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25(1):1-4.

[2]王俊.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改造及其在电力调度中的实施[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5,34(7):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