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婴儿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护理

刘静雅王凯萍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惠州516001)

【摘要】特应性皮炎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遗传过敏素质相关的皮肤病,具有慢性、复发性及炎症性的特点,一般10~20%的婴儿都会患上此症状。该炎症的发病机制和病因都非常的复杂,甚至涉及到免疫、环境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对婴儿的皮肤屏障功能造成严重的削弱及破坏影响。具体表现为婴儿表皮总丝聚蛋白开始减少或缺失情况,这是婴儿发病的主要因素。该炎症发病的主要特征是出现慢性湿疹样皮炎、皮肤剧烈瘙痒、干燥等,并且保持一种反复发作的情况。文章主要针对婴儿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并未此简述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婴儿;特应性皮炎;发病特点;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167-02

特应性皮炎也被成为特应性湿疹,原被称为遗传过敏性皮炎及异位性皮炎等,简称为AD。该炎症多表现为剧烈瘙痒、多形性皮损并渗出倾向,同时患者还伴随着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等明显症状[1]。特应性皮炎在全球范围内皮肤病的发病几率中相对较高,绝大多数国家内部大约20%的婴幼儿通常都患有特应性皮炎症状。当前我国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也处于一种持续上升的势态,比如我国2002年婴幼儿患特应用皮炎的患病率为2.78%,至2012年结合上海地区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高达8.5%,如今国内多个地区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均在10~20%的范围,且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

1.婴儿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特点

1.1病因及发病机制

婴儿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通常和婴儿患者本身所处环境、遗传因子及免疫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包含的遗传因素主要影响婴儿的机体免疫平衡及皮肤屏障功能,通常患者表现为其Th2主介导的免疫学产生异常,及其皮肤屏障功能开始减弱,并受到严重破坏,其表皮当中的丝聚蛋白产生明显的减少及缺失情况,体内神经酰胺脂质明显减少。而受到环境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在其变应原及微生物方面,一般特应性皮炎患儿的发病年龄越早,则其所表现的病情严重程度也将变得重,因此其和食物过敏的相关密切相联。一般婴儿食物过敏主要表现为对牛奶、蛋类、大豆以及花生等食物方面,也有可能受到尘螨和花粉的直接影响[2]。正是由于此类因素导致其皮肤屏障功能受到严重的损害,致使患儿皮肤微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变化,相应的天然免疫反应急剧减弱,因此很容易直接引发继发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孢疹病毒及马拉色菌等多方面因素的感染,进而导致特应性皮炎的病情持续恶化。

1.2发病特点

特应性皮炎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遗传过敏素质相关的皮肤病,具有慢性、复发性及炎症性的特点。婴儿通常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开始发病,而在其出生后的2个月内开始在皮表产生较多的皮疹情况,通常初发皮损主要表现为面颊位置瘙痒性红斑,并且在其红斑基础上,产生许多针尖大小的丘疱疹、丘疹等,并且分布非常密集,皮损情况呈现出一种多形性,在受到搔抓、摩擦后很容易形成渗出、糜烂、及结痂的情况,甚至由此直接扩张至婴儿身体的其他多个部位,像其头皮、额头、颈部、手腕以及四肢等等。一般在婴儿鼻部及鼻唇沟位置出现较少。婴儿皮疹发病存在一定的对称性特点,伴随着剧烈的瘙痒,且很容易反复发作,不过大部分婴儿在大约2岁时,其病情将逐渐的好转,少部分婴儿病情将持续至儿童期。一般婴儿期较为严重的特应性皮炎都和其食物过敏的情况密切相关。

2.婴儿特应性皮炎的护理

2.1做好婴儿皮肤清洁护理

婴儿皮肤清洁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沐浴,这样能极大的改善婴儿干燥皮肤中的水合状态,有效的祛除婴儿皮肤表面的痂屑、刺激物及过敏类物质等,同时能够对婴儿特应性皮炎症状的皮损修复而言,起到极大的帮助。但是特应性皮炎患儿本身皮肤屏障功能受到严重破坏,其抗菌能力急剧下降,体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增殖及感染时特应性皮炎患儿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类型,而金葡萄球菌的超抗原产生直接加重了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表面的炎症反应。所以抗菌治疗是特应性皮炎治疗的重要环节,经研究发现,采用稀释后的次氯酸钠洗浴液或者在患儿鼻内使用莫匹罗星等能够极大的缓解重度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症状表现。经常使用包含抗菌活性的洗浴产品实施皮肤清洁,不但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改善特应性皮炎患儿的具体症状类型,同时还将不断增加其耐药性的风险情况。所以,采用含抗菌活性的洗浴方式直接成为特应性皮炎患儿长期治疗的关键。

2.2应用润肤剂维护婴儿皮肤功能护理

婴儿皮肤功能主要表现为具体的皮肤屏障功能,而婴儿皮肤屏障功能产生破坏主要是由于多方面因素所导致[3]。经过相关研究证明,特应性皮炎患儿皮损部位的脂质总神经酰胺的含量、排列及浓度等都和其非皮损部位存在极大的不同,很容易由此引发皮肤干燥、搔抓、瘙痒及其皮肤变得敏感易激惹等情况。此外,经相关研究表明,特应性皮炎患儿的角质层细胞体积相比正常皮肤明显更小,因此直接致使患儿角质细胞连接通道呈现短暂开放的形式。在此情况下,来自外界的刺激物更加容易侵入到表皮层当中,从而以此对内环境造成影响。

而长期坚持使用润肤剂能够极大的缓解特应性皮炎患儿皮肤瘙痒、红斑及苔藓样变和裂隙等多方面症状情况,同时也将形成明显的皮肤保护层,极大的增加其角质层当中的含水量,有效控制相关刺激物进入到皮肤层当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重度特应性皮炎患儿在使用润肤剂时,如果其症状获得明显控制,则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润肤剂的用量,但仍需长期规律性的使用,这样才能避免病情加重或者产生其他诱发因素等。此外,润肤剂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减少了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因为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存在潜在的副作用,不能进行长期的使用,应结合婴儿的部位、皮损状态来选择适宜的使用强度,并酌情限制使用。

3.结语

总之,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特点非常明显,具有显著的慢性、复发性及炎症性特点,因此必须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这也是保障特应性皮炎患儿有效治疗的重要保障,要求临床医生必须对患儿家属开展明确护理的重要性,促使其养成对患儿良好的皮肤护理习惯,开展细致化的皮肤护理,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延缓患儿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庄斐.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33:107-108.

[2]汤建萍.儿童特应性皮炎诊断和管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5,01:33-36.

[3]特应性皮炎的诊断与健康教育[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6,02:24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