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外周静脉穿刺镇痛的时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外周静脉穿刺镇痛的时效性研究

李洪影方芳付晓平

李洪影方芳付晓平(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154002)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0200-02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外周静脉穿刺镇痛的时效性效果,探究其用于外周静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术前需行外周静脉穿刺者98例,分别组成58例实验组,40例组成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在穿刺前30min、45min、60min于穿刺部位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涂以护手霜。观察两组患者行外周静脉穿刺的疼痛情况,并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98%患者都有良好的镇痛效果。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减轻术前外周静脉穿刺的疼痛感,且以穿刺前60min用药的镇痛效果最妙、最佳。

【关键词】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周静脉穿刺镇痛时效性研究

在对病人实行麻醉之后,由于因麻醉后扩容需快速补液和术中输血的要求,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病人多需于术前进行外周静脉穿刺。因针头粗、病人入手术室后紧张,故病人普遍感觉套管针穿刺疼痛较剧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用于皮肤黏膜等部位,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的98例接受术前外周静脉穿刺者,都符合入组标准,其中男36例,女62例;年龄16岁-67岁,平均38.6岁。依据相关标准,其中血管弹性、充盈度中等以上,病人清醒,语言表达能力好;无感觉障碍。剔除标准:外周血管硬化者或感觉障碍者;对乙醇或利多卡因过敏者;不愿接受本操作者。同时,随机分为实验组58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又依给药时间的不同分为:实验A组14例(穿刺前30min)、实验B组30例(穿刺前45min)、实验C组14例(穿刺前60min),在实施手术的前2周内不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尤其是对于一些服用舒芬太尼、托烷司琼、双氯氛酸药物有过敏现象,以及不能及时和医院护士配合的病人,在行手术之前要充分向患者讲述在实施手术之后的重要性,在患者的自我认知和同意的情况下实施;对对照组行常规方法,只涂上护手霜,不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用皮尺测量患者从穿刺部位至上腔静脉的长度,一般为45-48cm,选择好穿刺部位后,扎止血带,常规消毒,按说明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根据病人的情况保留导管长度,穿刺完毕后进行X线摄片,确定在上腔静脉后即可使用。实验组分别在穿刺前30min、45min6、0min于穿刺部位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涂以护手霜。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血管,传统穿刺按照皮肤表面周围约5cm,涂上一层厚厚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大约1.5g每cm,穿刺时用一次性纸巾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擦掉,再按常规消毒的方法来进行处置。按照使用指南,选择肘部静脉,将患者手臂外展与躯干呈90°,用皮尺测量自穿刺点至同侧胸锁关节,向下至第三肋间的距离,消毒穿刺点皮肤,铺洞巾穿刺,插入测量长度,在穿刺点用3m敷贴固定,也可再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结束后行x线摄片,以确定导管位置。实验组选用外周静脉留置针,选择前臂外周粗直,弹性好的血管,消毒穿刺部位后成功穿刺,用3m6cm×7cm透明贴固定。

2结果

实验组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98%患者都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见表格1

表格1两组病人穿刺后病情比较(n%)

组别n无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明显疼痛

实验组5848(83.5)8(14)0(0)1(2.1)

对照组403(6.5)13(33.5)17(43.5)3(8.0)

3讨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用于皮肤黏膜等部位有创操作的镇痛治疗;但因其在体表不同部位的皮肤黏膜的吸收速度不同,如不掌握其在手腕部皮肤的正确应用,将导致套管针静脉穿刺时的镇痛效果不佳。因此,为减轻病人痛苦,有必要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术前套管针静脉穿刺的正确应用进行护理研究[1]。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同时,仔细检查留置导管是否通畅,以及外套管与穿刺是否合套等。特别是在穿刺针接注射器操作过程中,在穿刺进行的时候,尽量避免血管的损伤或造成穿透血管壁,尽早的抽回血,并及时判断穿刺的角度,形成良好的穿刺手术。而穿刺时将穿刺针接注射器操作或将针尾活塞稍放松,可以保证及时回血,帮助穿刺者准确判断,实现准确刺入血管的力度等要素[2]。看到有回血时,接着稍微进针一点,拔出针芯,用注射器,慢慢的输入少量生理盐水,在观察全部通畅后,接着连上肝素帽,最后撤出外套管即可。有研究表明,外周静脉血流量为1ml/min,化疗药物注入后不能迅速被稀释,而造成对周围血管的损伤[3]。采用临床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外周静脉穿刺在镇痛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临床研究观察,可以轻患者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了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已普遍应用临床,尤其在针对肿瘤化疗患者还存在静脉炎发生几率高,注射化疗药物易发生局部渗血和外渗组织破坏性大等缺点[4]。

总之,与外周静脉穿刺相比,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不需要麻醉及缝针,并发症少,患者痛苦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受影响等诸多优势。因此,在患者的治疗、抢救和高营养治疗定制论文中其临床应用价值都可用于外周静脉留置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接受各种皮肤美容手术以及纹身怕疼的人们,则可以在塑造美丽、张扬个性的同时不再付出疼痛的代价。它可以有效地减轻因瘙痒、神经痛所带来的难以忍受的痛苦。从而给患有各种皮肤瘙痒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的老年病人带来福音。该产品被誉为是医生、护士治疗病人时最为有效的浅表镇痛工具。

参考文献

[1]阮蒙蒙,任丽娜.成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术前套管针静脉穿刺的镇痛效果观察:《护理研究》2011年第18期.

[2]陈新治,张建军,司赟等.术前大剂量甘露醇在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中的临床意义;浙江创伤外科;2005(8),10:303-304.

[3]石敏,吕安安,米堪民.静脉输液技术的新进展,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1):698-700.

[4]谭海梅,伍美娟,陈秀强.picc置管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1):37-39.

[5]汪守凤,江宾.外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预防.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307-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