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探讨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冯利群

(合江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2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外科进行择期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感,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有利于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外科;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211-02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关注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的制度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对手术应急产生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不良情绪[1],我院选择2016年1月—2016年7月在外科进行择期手术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有效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7月在外科进行择期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患者,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18~66岁,平均42岁。患者一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是开展有效心理护理的关键。首先,从患者到达护士站,办理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应以饱满的精神面貌接待患者,面带微笑积极主动地将患者带至病床,期间向患者介绍医院、科室的环境,管床医师、护士,相关制度,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消除因环境而产生的陌生感,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其次,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也与患者的第一印象密切相关,护理人员通过穿着干净整洁的服装,美好的语言,端庄的举止,亲切的问候,可以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感到真诚与温暖,增进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1.2.2注意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在围手术期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本身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情况并不了解,产生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多倾听患者的表达,从中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顾虑,担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解释,及时解决护理问题,避免态度生硬。

1.2.3重视术前宣教大多数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并不是非常了解,包括麻醉、术前、术中、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在手术前,针对不同的手术,制度相应的术前宣教内容,在进行术前宣教时,护理人员应以诚挚的态度和患者交谈,耐心解答疑问,向患者讲解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如:手术的目的、意义、方法、麻醉方式、手术对器官功能的影响等,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4术前心理护理术前1天,由巡回护士去病房访视次日的手术患者,首先仔细阅读病历,查看各种检查报告及病史,手术方式,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2]。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差异有针对性地讲解有关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解术中的注意事项和配合要求等,并对患者介绍一些有关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情况,充分肯定他们的技术,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1.2.5术后心理护理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效果,认真交待术后注意事项,护送患者回病房休息,根据病情和手术性质的需要,认真做好手术后的护理,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预防及护理并发症,对患者在术后配合治疗和术后康复均起到重要作用。

1.3观察指标

1.3.1使用模糊数字评分法评价患者焦虑度,轻度焦虑/不焦虑0~30分,焦虑31~70分,非常焦虑71~100分。

1.3.2使用模糊数字评分法评价护理工作满意度,不满意0~30分,基本满意31~70分,非常满意71~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9.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前焦虑度

观察组术前焦虑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重度焦虑仅为1人。其中观察组50.55±10.31分;对照组70.35±05.25分。

2.2术后焦虑度

观察组术后焦虑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62人仅为轻度焦虑/不焦虑。其中观察组31.26±08.24分;对照组49.45±09.58分。

2.3护理工作满意度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于对照组(P<0.05),98人为满意和非常满意。其中观察组95.15±04.25分;对照组62.45±09.56分。

3.讨论

做好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其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力,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对患者的需求与焦虑有了更多了解,并针对患者自身的问题进行有效心理护理,使护理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消除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通过调查数据说明,恰当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恐惧,焦虑,紧张,顾虑等不良心理反应,增加了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可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并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29.

[2]刘军,谭仁琼.对术前访视现状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