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型建筑安全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型建筑安全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于文武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300000

摘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型建筑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已成为信息技术发展时代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如何在建设项目的发展中,结合实际工作条件,进一步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型施工安全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是有效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本文通过对大型建筑安全远程监控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以更好地促进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能的提高。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大型建筑;安全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1前言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型建筑工程的安全检测研究已成为施工企业、工程及相关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物联网发展的基础上,以物联网技术在施工安全中的应用为重点,设计适用于大型建筑安全远程监控系统,为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检查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数据。大型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大型建筑的安全监测的本质是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分析工程相关的多个参数数据的监测和研究,监测过程中需要辅助一些测试元件、系统和设备,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型建筑安全监测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大型建筑安全远程监控系统,主要是利用物联网的特点,通过各种传感器在大型施工安全特性参数,使用相关的通信网络实现自动数据采集和传输,利用相关方法和软件实现自动数据处理,评估大型建筑物的安全状态,并通过各种终端设备的评价结果发送给用户,用户评价结果的反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发送给传感器,从而实现对大型施工安全的实时在线监测。图1显示了基于物联网的安全远程检测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图1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安全检测系统结构图

3物联网在建筑安全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物联网技术被看作是继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技术之后的第三次信息化浪潮。2009年以来欧美和日韩等国家纷纷出台物联网相关的发展规划,将物联网技术作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加W重视。在我国,物联网技术正式引起公众关注是从2008年9月份开始的,时任国家总理的温家宝同志,视察无锡时提出了“感知中国”的理念,由此推动了国内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热潮。作为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物联网技术在各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研究应用己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虽然物联网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研究目前很少,但是物联网涉及的领域十分宽泛,并且不同领域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功能和业务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类似性,在很多技术上可以相互借鉴。

4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型建筑安全远程监测内容

4.1沉降观测

对于大型建筑沉降观测,主要是基于竖向变形的大型建筑施工,通过监测分析参数,确保大型施工参数的安全符合施工标准。

4.2水平位移观测

大型建筑工程的水平位移观测主要是利用相关监测仪器对水平平面内建筑物的变形进行分析。它主要表现在不同时期平面坐标或距离的变化。一般而言,建筑物水平位移的观测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平面位置上决定建筑物变化的运动量。

4.3倾斜位移观测

在大型建筑工程中,进行倾斜位移观测环节时,主要是由于建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地基不平的影响下,造成其不均匀沉降或位移。建筑物倾斜位移一般由水平位移不均匀和沉降不均匀构成。在使用物联网技术的监控和检查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两种类型。

4.4裂缝观测

大型建筑工程的裂缝观测,主要是由于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的作用,以及各种荷载将导致建筑物内的建筑施工范围超出允许限度,建筑结构导致裂缝的可能性。通过物联网技术,减少了建筑裂缝的可能性。

4.5扰度观测

在建筑工程主体的扰度观测中,主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及相关设备,软件在不同水平位移数据分析的垂直相对和最底层的表面上建立不同的高程点,监测是否有超过施工标准参数。

5我国大型建筑安全远程监测系统的运用分析

5.1主要运用的监测技术方法

远程监控系统的技术方法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是平面测量方法。其方法的使用需要发挥精密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距离测量等功能。

5.2安全远程监测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分析

建筑企业在运用远程监测系统时,应考虑施工现场的场地、施工标准、设备安装是否符合施工标准要求,也要充分考虑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施工设备的成本也对建设工程造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推广的过程中使用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督建筑工程的质量,并高度重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特点的研究,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远程监控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关注数据采集中心的开发状态。数据采集中心的正常运行与数据读取、数据预处理、数据预警和数据存储有关。安全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设备、现场条件、数据采集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处理。在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的影响因素,以避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的故障。

5.3数据采集与传输

建筑安全监测的数据采集与传输过程指的是从传感网络部署获取数据到将数据存储到建筑安全监测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的整个过程。首先通过无线传感网络的部署实现建筑安全监测参数的数据采集工作,然后利用实时数据通讯协议对数据编码,然后通过本地通讯网络将传感网络采集数据保存在现场监控中々数据库中,再使用远程通讯网终将数据存储在配置平台数据中心。配置平台将采集数据进行数据解析,最后将数据存储在建巧安全监測系统的数据库中,完成整个信怠采集与传输过程。

5.4数据处理

在完成建筑安全监测过程的数据采集与传输后,需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建筑质量分析需要巧各项指标结果,满足后续实时监测和安全评估的需求的过程。在实际的建筑安全监测过程中,由于影响建筑安全状况的因素非常多,并且建筑质量事故的种类也非常多,因此建筑安全监测采用的是同类多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异类多传感器数据采集方式相结合的方窠来提高监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传感器故障等偶然因素,同一类型传感器的采集结果化不尽相同,为了对采集结果迸行全面分析获取可靠度比较高的分析结果,系统采用多传感器数据敲合的信息处理方案。

6结束语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型建筑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施工企业在建设工程施工中,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进一步提高大型施工安全监测和管理的质量,可以有效提高施工安全监测水平。同时,也可以促使员工及时发现、维护和实施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因此,开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型建筑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有利于建设安全的建筑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岩董仲宇.高精度电子水准仪在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13(04)

[2]李永刚.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

[3]覃浩赵鸣.超高层建筑安全监测系统设计原则[J].浙江建筑,2017(02)

[4]井彦娜.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安全监测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