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徐岩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徐岩松

徐岩松

神华大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建筑安装分公司内蒙古呼伦贝尔021122

摘要:土建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高低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优质与否。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运用深基坑支护的基础工程,才能更好的为工程质量提供相应的基础。因此加强对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有利于土建施工又快又好的进行,同时也为整个的工程质量夯实基础。

关键词:土建基础;深基坑;支护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土建基础施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核心,对于应用过程就要根据各个基础建筑设施的基本要求来确定,从类型上来说,排桩支护施工技术和钢板桩支护施工技术是最常用的,它们关系到建设的好坏,对以后工程是否高效的完成带来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基坑支护是土建基础施工的一个保障工作,为了更好的建筑土建工程就要不断的完善基础的深基坑支护工作,从工作上不断完善该技术,为建筑行业在当前发展的更加辉煌。

1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概念

深基坑支护技术主要是指为确保地线结构安全以及基坑周边环境进行的相应防护技术手段,在土建基础施工中使用科学、恰当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并与地面建筑施工相结合,从而在促进土建基础施工的同时也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了重要的防护作用。从而极大的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安全。众所周知,因为深基坑施工的特性,若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很容易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而导致深基坑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一般是因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并没有采取有效的预控安全措施导致的。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重视与应用,其在土建基础施工中的应用越发广泛,取得的成效也较为明显。一般我们会在一项工程的施工方案确定前对施工所在地的环境以及实际深度进行详细的考察;而在土方的挖掘过程中,我们对挖掘机的间距也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会保持在10m以上。并采取逐层挖掘的方法进行土方挖掘,这也是为了避免出现局部挖掘过深,从而造成坍塌的情况产生。另外要我们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技术时还需要做到科学的对危险源进行预判,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方案。

2土建基础施工环节中深基坑支护的主要类型

2.1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是土建基础施工中常见的支护类型,其主要通过使用钢筋混凝土挖孔和钻孔灌注桩,构建出符合力学要求的挡土结构。该支护结构的柱列式间隔应该采用桩与桩之间适当净距离的疏排布置以及紧密布置的方式。

2.2钢板桩支护

在这一支护的制作过程中,主要采用锁口或者钳口的热轧型材料,将钢板桩进行正确连接,构建出一个系统的钢板墙,从而起到遮挡水土,强化应用效果。其主要的优势在于应用步骤简单,但同时也存在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等弊端。

2.3土钉支护

土钉支护主要应用在不具备放坡条件的基坑之中,当出现基坑外部地下水位较低或具备降水条件的环节,可以使用这种施工方式。此外,在土建基础施工过程中,如果使用土钉支护,要避免受到周边地下管道和重要建筑的干扰,同时在基坑外部条件允许下,才能使用这一技术手段对坑壁土体进行加固。

2.4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在刚度需求、防水、防渗等方面都具备较强的应用效果。其主要应用在环境集中且受地下水位影响较大的砂土层和软黏土层的施工环境中,同时也应用于深层土壤的施工中。

2.5深层搅拌支护

深层搅拌支护主要是通过将水泥应用到固化剂之中,将固化剂和水泥进行搅拌,而后将固化结合剂和软土剂进行强制性搅拌,从而保证固化剂在化学反应之下逐步硬化,确保整个施工环节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基础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3.1采用合适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如上述所说,每个施工技术特点也有不同,每个技术的要求根据各个地域环境的不同也存在不同的效果。可以说在每个工序上都对土建带有充分的成效,结合周围环境及其各个相关特殊情况,按照合适的深基坑技术进行选择。

3.2完善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做好施工流程安排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上,要想施工和开挖完善,就要从施工流程上进行安排:(1)从技术和施工现场上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所有的施工工序都按照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操作,在地质资料数据上还要通过专业的测量进行全面的考量,并制定出对应的方案进行施工;(2)在针对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合适的深基坑支护技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切勿因为工期的问题导致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不完善,另外,特殊情况下施工流程是应该先进行特殊分析再进行特殊处理才能进行合适的展开工作。

3.3深基坑土方开挖

深基坑土方进行开挖是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防止因为不按顺序导致坍塌现象,这个顺序是先进性分段分层分块挖土,从中间到两边,随时挖在进行支撑。在开挖过程中要根据体位的变化进行位移变化,这样对深基坑开挖带来有效的动态管理,通过监控手段来进行施工兼监督。(1)开挖顺序应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的过程进行的,确保深基坑测量的范围进行操作,如果支撑同挖土进行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配合。(2)在基坑进行分段开挖的过程中,多采的是纵向分层和分段开挖,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每段和每层的开挖长度不可大于支撑的间距,如果第一层的距离是5m,那么第二层的不得高于2m进行,最后开挖结束后还要及时对利用钢柱进行支撑安装,最后进行开挖时会有一些特殊情况就是边坡会出现失稳的情况,在施工之前要进行相关荷载进行清理,且在基坑周边进行防排水和管线保护。

3.4做好变形监测工作

监测预警工作是在施工过程中的全面管控。尤其是针对地势复杂的基坑工程,对于周围环境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基坑工程难度大,施工时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施工方应从施工的特点来确定监测的范围,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监测方案,对需要监测的内容等进行合理把控,以保障施工的安全运行。监测的内容包含支护结构、工况、建筑物、地下管线等。施工方首先应该将积淀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的区域内,然后将基点设置在空旷的易观测区域。此外,对于基点的埋设,要做到稳定牢固,然后利用水准仪进行监测。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监测对象,要确定最优化的监测方案。例如水平位移监测就是对围护墙的监测,也是现阶段大型基坑工程的重要监测内容,以监测结果来分析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

的影响。此外,还包括垂直位移监测,可以针对坑底回弹等现象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

4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4.1做好相关工程勘察

工程勘察作为建筑施工的必要前提,需要在进行作业之前做好充足的相关准备。作为需要支护的区域,对其受力、地下水位、土质结构进行足够的了解有助工作人员在作业时加快工作效率以及进行作业过程中根据具体状况进行相应调整。在进行工程勘察时,工作人员需要尤其注意对建筑物本身进行相关数据采集与分析,计算出建筑物所能承受的震动范围以及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保证支护工作进行后建筑物不会出现相关损伤以及存在安全隐患。

4.2做好相关检测

我国深基坑支护工作的具体实施依旧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不少地区的深基坑支护依旧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在进行具体施工时很容易产生设计尺寸与实际建筑体不吻合等情况。这就对工作人员的监测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建筑实际以及检测数据进行更优化的资源利用以及施工进度的实时掌控。

4.3避免地下水影响

地表之下往往存在着较为广泛的小型地下水资源存在。若在存在地下水的地区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将对施工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地下水的存在将导致深层土质结构松散,且往往存在着渗透现象,因此存在地下水的区域土质承受能力往往较之正常区域存在着较大不足。如果周边环境无法改善地下水问题,则需要通过人工降水的方法减少深基坑支护结构所受到的较大压力冲击。若人工降水的方法依旧无法满足,则需考虑建立水帷幕的方式来起到挡水作用,保证深基坑支护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

4.4防止极限状态发生

深基坑支护相关工作对建筑物以及支护都存在着较大的损伤。作为需要长期有效维持支护作用的结构,支护结构在长期受到地下温度、水分、压强等方面的影响下,其很容易产生腐蚀、锈蚀等损伤现象。这就需要支护结构在其设计理论阶段考虑到对极限状态的避免或延长使用时间。极限状态主要表现在地层结构失衡,支护地基出现异动,承重结构失效等。

结束语

土建基础施工作为我国建筑工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而深基坑支护技术正是这项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现阶段常见的支护技术进行了阐述,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了具体的应用及施工技术要点。未来的相关工作还需要考虑到土建基础工程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来选择最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方式,以合理的施工流程来促进施工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孔祥夔.土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1):223.

[2]王艳虎.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12):334.

[3]彭芃,鲁俊男.探析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4(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