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家庭辩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 3

中西医结合家庭辩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裴淑敏姚建君袁鹰张振山庞彩云

乐亭县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36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家庭辩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家庭辩证施护。比较两组患者主观症状改善情况、急性发作及再次住院率。结果: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憋积分、每日咳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4.51±1.88vs7.01±2.44,5.18±1.67vs7.11±1.72,5.33±1.71vs7.12±2.01,56.22±10.23vs104.22±12.16),急性发作率、再次住院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7%vs11.61%,2.68%vs9.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家庭辩证施护有助于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减少急性发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中西医结合;家庭辩证施护;临床症状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022-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COPD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体质差,肺功能下降,痰液不易排出。加上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急性加重期(Acuteexacerbationofchronicobstrucitvepulmonarydisease,AECOPD),甚至引发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多居家接受治疗和护理,如修养期间护理不到位,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2】。传统的中西医护理难以保证针对性与时效性,结合家庭辩证施护预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中西医结合家庭辩证施护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本院呼吸内科就诊的2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男78例,女34例;年龄39-71(44.5±5.06)岁,病程6个月-3年(2.14±0.32)年。观察组:男69例,女43例,年龄40-70(46.1±5.27)岁,病程6个月-3年(2.08±0.2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家庭辩证施护。具体方法如下:

(1)饮食的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长,应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饮食,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刺激患者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痰液量较多,西医提倡以水化痰,因而患者日饮水应在1500ml以上,以湿润呼吸道黏膜,促进黏膜病变的修复【3】。同时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水果或果汁等辅助治疗饮品,以绝生痰之源,促进痰液的排出。通过辩证分型,给予不同饮食调理:痰热郁肺证宜进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食物;如金银花茶;痰浊阻肺证,宜进清肺化痰、理气止咳的食物,如雪梨银耳百合汤;肺脾两虚和肺肾两虚症,宜进补肺健脾、补肾降气平喘的食物,如杏仁粥、萝卜生姜汁、鳖炖淮山杞子汤等。

(2)便秘的护理:AECOPD患者呼吸急促,水分随呼吸排出较多;饮水不足、活动减少导致排便障碍,易发生排便困难和便秘。中医辩证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致肠道蠕动功能下降,肠道推动无力致大便艰涩不行,即气虚便秘【4】,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2次/周)、粪便干结。可按压患者中脘、天枢等穴位,以促进胃肠运动,也可针刺足三里,达到通便目的。每个穴位每次按摩2-3min,3次/d。

(3)呼吸肌功能锻炼:中医辨证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恢复期包括四种类型,即痰热郁肺症、痰浊阻肺症、肺脾两虚和肺肾两虚症,各类型都有肺胀、痰液淤积症状【5】,年老、疾病反复发作导致患者呼吸肌功能下降。因此中医认为应有意识地锻炼患者肺功能。肺主气之吐纳、升清降浊,缩唇呼气及腹式呼吸可降低低肺内残气量。应指导患者交替进行缩唇、腹式呼吸,控制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为1:2。每天锻炼3~4次,每次10-20min。

(4)穴位按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家庭护理中应按医嘱正确服药,还应重视外治法。中医讲究人体穴位相通,经络相连,正确的穴位按摩可有效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复发。家庭护理人员帮助或指导患者本人按摩体表容易摸到的太渊穴。太渊穴是治疗慢性肺部疾病的常用穴位,位于腕掌侧端有脉搏跳动的地方,每天用拇指按摩对侧太渊穴数次,以感觉酸胀为度,每次20min,可有效缓解居家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中医认为,太渊穴属土,土生金,金利肺,长期按摩对肺部有很好的调理作用【6】。

(5)坚持锻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长,患者体质消耗大。因此缓解期应鼓励患者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肺功能。居家护理期间依据患者体质及耐力情况,合理安排适当运动。慢跑能锻炼全身,防止肺组织弹性下降。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喘息、咳嗽、咳痰症状,慢跑时速度宜慢,以不心慌、不喘气为度。打太极拳可增强体质、防病治病,且太极拳动作舒缓,不引起心跳、呼吸剧烈波动,打拳时形意相合,患者思想集中,体态放松、呼吸自然深长,非常适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锻炼。太极拳早晚各练1次,每次30~60min。或坚持呼吸操练习,一般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根据病人个人病情进行,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另外患者在锻炼过程中还能和外界接触,可减轻长期疾病导致的焦虑抑郁心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憋症状改善情况及痰量变化。随访1年,对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及再次住院治疗情况。

1.4数据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主观症状积分

护理前,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主观症状积分、每日咳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均明显改善,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憋积分、每日咳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急性发作及再次住院情况

随访1年,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4例,再次住院治疗3例,急性发作率、再次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慢性、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支气管和肺组织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且呈进行性进展,导致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如果缺乏正确的护理指导,致使患者反复住院,肺功能逐渐恶化,生活质量低下,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所以家庭护理至关重要。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消炎、止咳、化痰为主【7】。中医治疗强调“治未病”,即运用整体观念,通过治、防结合,保持患者机体平衡和协调,以促进患者康复。针对COPD缓解期病人不同证型采取相应的辨证护理措施。结合“虚则补之”、“急则护其标,缓则护其本”的护理原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家庭护理应采取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从改善症状、调理机体内环境出发。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①重视基础护理: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原因、诱因、对人体的危害,学习治疗、预防及预防保健方法。②创造良好的家庭护理环境:污浊的空气不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应保持家居环境安静、整洁,室内要经常定时通风换气,保持温度在18~22℃之间,避免气温变化及寒冷空气刺激使病情复发;维持相对湿度在60%,防止干燥加重患者呼吸道不适感【8】;生活作息、有规律,拒绝过多的人探望,保证患者得到充分的睡眠和休息。③饮食与便秘的调理及穴位按摩:对患者进行生活干预,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可以告诉患者一些简单的穴位按摩方法和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④加强心理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长、反复咳嗽、咳痰、喘息,治疗费用高,患者极易产生焦虑、烦躁及悲观消极心理[9]。这些负面心理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还可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呼吸道症状,甚至导致急性发作。因此家庭护理期间应仔细观察患者心理变化,主动和患者交心谈心,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疾病;⑤坚持锻炼:家庭成员可要求或陪同患者做些慢跑、太极拳类运动,对于提高患者体质与肺功能是大有益处的。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憋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咳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急性发作率与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国内外学者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0][11],由此可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家庭辩证施护可改善患者呼吸道症状,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有利于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卢林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医结合排痰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23:2170-2171.

[2]钟秋霞,郑定容.家庭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4:88-89.

[3]聂芳,段运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05):853-854.

[4]黄绍光,欧阳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代诊治[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61-62.

[5]杨建华.“治未病”与中医护理发展趋势浅议[J].全科护理,2008,12(6):36.

[6]刘明祥.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影像诊断[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30:192-192.

[7]LeffB,BurtonL,MaderSL,etal.Comparisonoffunctionaloutcomesassociatedwithhospitalathomecareandtraditionalacutehospitalcare[J].JAmGeriatrSoc,2009,57(2):273-278

[8]姚燕珍,鲍舟君,王晔恺,等.感染相关炎性因子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炎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09):1780-1782.

[9]刘振千,冯华松,韩志海,等.多药耐药菌感染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02):383-385.

[10]禹仲华.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发作的因素及家庭护理指导[J].全科护理,2008,6(17):1555-1555

[11]FromerL.ImplementingchroniccareforCOPD:plannedvisits,carecoordination,andpatientempowermentforimprovedoutcomes[J].IntJChronObstructPulmonDis,2011,6:60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