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能计量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对电能计量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分析

欧阳剑

(中国南方电网655500)

摘要:为了有效规范计量设备管理工作,全面提升设备与物资的利用效率,缓解仓库存储压力,电网企业将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引入其中,强化对计量设备的合理应用、妥善购置以及高效仓储,力求管理的全面细化。本文深入探讨了电能计量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期增强电能计量设备的高效应用与管控,为电网稳定、可靠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电能计量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

前言:对于电力产业而言,电能计量中心是检测机构,主要针对区域内电能计量装置资产进行生命周期管理工作。为此,电网企业需要重视对设备进行高效的周期管理,强化流程管理与细节控制。

1基于电力行业发展实践对电能计量设备购置环节的介绍

1.1电能计量设备储备类型以及采购模式分析

对于电能计量设备而言,其在整个物资类型中隶属于C类物资储备仓库。在管理实践中,主要凭借资产编号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其中,出入库采取人工登记方式进行,相关校验数据以电脑为载体,定时进行数据备份。在当前计量设备中,主要以计量设备的价值为基准进行类型划分,包含成本与资产两种,整个管理工作需要以此为基础推进。另外,针对年度内用于故障设备更换以及业扩报装类的设备,要进行准确核算,形成明细,合理纳入C类物资储备。要结合实际,明确计量设备的数量限制,掌握上下限。一旦出现数量不准确,要及时提报采购报告,审核通过后,通过物流中心开启采购程序。在具体采购过程中,重视对合同中相关协议的完善,计量中心参与其中,同时,储备库要进行产品编码、技术标准以及相关供货信息的完整记录。

1.2正确认识计量设备采购模式的优缺点及完善对策

借助这种采购模式,能够强化设备的全方位管理,更显细化特征,深化了C类储备库与物流中心的协调性与配合度,强化各自优势的发挥,设备采购效率显著提升,采购时间被缩短。另外,这种方式有助于加快备货速度,对储备资金的高效利用意义深远。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自身的不足。具体讲,在电能计量设备订单下达之后,业扩内需现象随之发生,供货数量增加,在规定时间内很难完成全部供货,出现严重延误现象。鉴于此,计量中心要对合同签订速度进行控制,及时公布采购周期,保证各种设备采购量的合理性,减少使用率较低设备的采购量,强化合同履行效率。与此同时,要积极构建评价反馈机制,实现对供应商及产品的科学评价,以便选择价格合理、服务水平高的优质供货商。

2电能计量设备验收与检定工作更显细化性,强化速度与质量的综合把控

当计量中心采购的电能计量设备到货之后,需要进行有效的验收与鉴定。要以设备批次为基础,采取抽样检查的方式,发挥库存物资动态监测管理软件的作用,对多台检定台体校验数据进行收集,构建物资入库基础数据。在扫描枪以及数据模板的应用下,实现箱体资产条码的获取,达到对原始数据的录入工作,以此为基础形成出入库明确,同时,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库存、领用等信息的实时呈现。另外,对营销系统资产信息进行导入,强化对资产状态的实时对比。与此同时要设置专门的监督人员,有效提升货物验收的效率。立足闭环式管理模式,强化对验收环节速度的有效控制,保证供应的及时性。

3急救措施渗透在电能计量设备仓储配送环节,重视提升应用效率

针对市级计量设备的配送,通常供电企业会安排急救措施,同时,结合设备常见故障,设置设备故障所需的电能计量设备,由专人进行管理,保证与其它物资区别存放。对于计量急救包,需要经过计量中心审核批准后才可以发放使用,由物资部门负责配送。在急救包的应用下,有效保证计量设备存储温湿度的适合性,存储质量得到提升。同时,采取专人管理的模式,定期检查进行急救包状态。但是,急救包的数据需要采取人工采集的方式,人工成本增加,与此同时,需要面对海量数据信息,评价工作效率有待提升。

4构建综合性质量评价信息化系统模块

4.1指标评价以业务类型为基准,满足多样性评价要求

在指标评价中,涉及指标类型为两种,一种由系统进行细算,另外一种是借助人工方式进行录入。在整个质量评价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分数转变,同时,以业务类型为基础进行管理。为了满足以上要求,需要对参数进行合理维护,达到对不同类型业务计算指标的合理评估,增强指标评价分数的准确性。指标评价分数类型多样,包含业务类型、评价单位、指标属性等,以一年为周期进行指标项目的维护,每月进行一次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要保证项目的统一性。系统计算指标需要进行报表数据的指向设置,明确时间节点,达到自动读取报表数据的目的,而后再对指标进行评价。在进行人工录入的时候,需要结合参数对录入数据进行实时计算。

4.2业务评价方式以稽查方式为主,力求常态化

业务评价主要以稽查方式存在,由常态、在线以及专项稽查构成。具体讲,随机进行基层单位样本的选择,将其置于反馈评价体系之中。稽查工作需要重视对业务进行常态化检查。一旦稽查方式出现问题而需要整改的时候,要详细记录处理方式与处理结果,将所有情况进行录入存储。

4.3对营销事故实施直接扣分的处理

对于直接扣分项,其针对的是营销事故。需要对营销流程进行稽查,同时,承担相应责任。为了保证责任划分的合理性,需要设置责任划分以及营销服务差错录入统计功能。对于事故的处理,需要结合实际,由稽查单位负责,借助营销服务差错功能进行明确,实现对责任单位直接扣分的处理。

4.4综合运用指标评价与综合评价,形成总体得分

依据国家出台的电网企业营销服务以及质量评估标准,评价工作需要将指标评价与综合评价进行有机结合。综合指标评价涉及指标与业务评价,定期进行,主要以客户服务中心、基层供电局为对象。指标评价通常以半年为时限,由各个基层单位业务评价半年总分算数的平均值计算而来。针对扣分,需要在综合得分的基础上,自动进行责任事故扣分。

4.5综合多个环节与流程,构建质量评价报告

对于质量评价报告,需要结合营销服务的指标完成情况,加之稽查过程中,基层单位的样本放映情况,强化量化评分的实现,最终构建质量评价报告.

结束语:综上,通过对电能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计量设备营销服务工作质量与反馈评价体系需要以电网企业的营销服务实际为基础。在执行过程中,针对不公平的现象,需要对管理方式进行不断完善,力求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公正性,促进电能计量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珊珊.关于电能计量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5,22(12):276+278.

[2]肖勇,孙勇,孔政敏,方彦军.基于UHFRFID技术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电力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02):21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