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范友强

范友强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人民医院843800)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6.67%),且对比有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与西医比较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422-02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并且很容易产生并发症,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肾病[1]。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肾病患者来说若要不能很好地进行治疗,将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会导致死亡。伴随着医学的发展,对于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也在进步,其中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90例患者进行研究,以说明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45例。所有患者根据中医诊断标准确诊为老年糖尿病肾病。在45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61-86岁,平均年龄(72.1±2.7)岁,一般病程为1-30年,平均病程为(15.2±4.1)岁。观察组4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60-87岁,平均年龄(72.6±2.6)岁,一般病程为1-30年,平均病程为(15.3±4.5)岁。两组患者均有基本一致的临床表现,比如耳聋、口唇暗紫、脉细无力等。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的方式,对处于高尿蛋白期的患者要干预糖尿病及优质蛋白饮食。对服用降糖药疗效不明显的患者要应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相应的调节血脂及降低患者的血压等一系列的治疗[2]。

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其具体的方法如下:

1.2.1血府逐瘀汤的应用方法[3]

对于老年糖尿病肾病属于气滞血瘀型的患者,给予血府逐瘀汤,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增减用量,血府逐瘀汤的处方为:30g黄芪、16g牛膝、12g红花、6g天麻、12g当归、10g党参、6g女贞子、6g三七、10g丹参、8g生大黄、30g赤芍,用水煎再服用,每日服用一剂,2个月作为一个疗程。如果这些患者有较高的血压,在此处方的基础上加入钩藤和珠母;如果患者具有皮肤瘙痒的临床表现,就需要在以上处方中增加地肤子和蝉蜕。

1.2.2金匮肾气汤的应用方法[4]

对于老年糖尿病肾病属于阴阳两虚型的患者,给予金匮肾气汤,其用量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增减药量,其具体的治疗处方为:16g桂枝、21g熟地黄、16g黄柏、9g熟附子、21g山药、16g茯苓、16g生白芍、21g母草、19g葛根、9g生大黄、16g牛膝,用水煎后进行口服,每日服用一剂,仍以2个月作为一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呈现消失的状态,尿蛋白排泄量呈现正常的状态,视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改善,尿蛋白排泄量降低>5%则视为有效,而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任何变化,或者导致病情更加恶化,或者尿蛋白排泄量降低<5%,甚至没有降低反而升高的状况则视为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的计算的组成部分为显效及有效。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取SPSS20.0对文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技术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一个疗程后,治疗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6.67%),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458(17.78)22(48.89)15(33.33)66.67

观察组4520(44.44)23(51.11)2(4.44)95.56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中比较常见的病症及并发症为糖尿病肾病,而近些年来,这种类型的疾病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中有越来越高的发病率,并且还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5]。因此,老年糖尿病肾病得到了医学界及社会的关注,对于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糖尿病肾病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引发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死亡。以中医的角度,诊断老年糖尿病肾病是在消渴肾病的范围之内,而且这种疾病的发病年龄也都是老年人。

3.1老年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的症状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的症状为以下几个方面:

3.1.1多饮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多尿,造成了患者体内水分流失严重,导致产生口渴,饮水过多的现象。

3.1.2多食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尿糖的状态,因此,一直在处于半饥饿的状态中,所以,增大了食欲,导致多食症状出现。

3.1.4多尿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体内有较高的血糖浓度,其肾小管功能不强,因此,造成了患者出现尿量增多的临床表现[6]。

3.1.5其他症状

除了以上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还有很多症状,比如,眼疲劳、视力下降、突发视朦、腰痛、手指阵痛、夜间小腿抽筋等[7]。

3.2以中医为基础老年糖尿病肾病病理分析

以中医来说,对疾病的转变规律特别重视,因此,针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病理,中医方面也有了很多的研究。总结出老年糖尿病肾病的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历程:肾小球高滤过期;微量白蛋白尿期;大量蛋白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终末期等5个阶段,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时间是不一致的[8]。在4-7年之间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的症状,在蛋白尿出现开始到肾功能衰竭的过渡期一般都会出现在7年以内,一旦发生这样的过渡,那么其病变就会很难治愈,具有不可逆转性。在中医看来,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机理及发展历程具有极大的复杂性,老年糖尿病肾病在发病早期会表现为气阴两虚,之后会慢慢导致肝肾,导致脾肾阳虚。到了此病的晚期其主要的机理就是肾阳衰败、阴阳气血衰竭、毒虚。在中医看来,造成老年糖尿病肾病很难治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毒损肾络、肾元亏虚。而蛋白尿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脾肾气虚,而导致尿蛋白加重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肾络阻滞、湿热及淤血而产生的毒素。

3.3中医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难点

由于中医认为老年糖尿病肾病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疾病的共同作用下,因此其影响因素也会很多,并且互相联系。这样就增大了中医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难度,主要难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早期发病时,确诊病情很困难;(2)在治疗的中期阶段,有些临床症状会得到很大的改善,难免要降低病理指标就会很困难;(3)在治疗的晚期阶段,应用中药疗法进行治疗没有明显的效果;(4)中医治疗临床标准缺乏;(5)近期效果较好,但是长期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尽管这样,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中中医辨证疗法还是最具效果的治疗方法。

3.4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效果

根据多年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治疗研究中,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辩证疗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对患者情志调节的重视度,但是在治疗的基础上要多增加体育锻炼,比如散步、太极拳等。

综上所述,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的方法,在2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6.67%),且对比的有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中医辩证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病情有缓解和控制作用,同时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龚军.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4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9):51-52.

[2]何丹军.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4):152-153.

[3]陈伟,黄燕林.应用微型营养评价法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评估[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8):2142-2143.

[4]吕志波.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中医临床分析及应对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07-608.

[5]乐春荣.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治疗初探[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576-576.

[6]王峥,孙皎,韩维嘉等.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膳食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上海护理,2014,14(3):35-37.

[7]刘珊,张明霞,杨晓芬等.厄贝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108-110.

[8]宋璐璐,贲洪玲,李燕等.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病人容量负荷和自护行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4):469-4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