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老年患者并发尿失禁的治疗与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脑卒中老年患者并发尿失禁的治疗与护理进展

1陈雪2任杭

战略支援部队兴城特勤疗养中心125105

摘要

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不断的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寿命也逐渐的延长,我国正迈入老龄化的社会阶段,而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在这些年出现明显增多的倾向。此病具备的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较大的病死率的特征,尿失禁就是脑卒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并发症,尿失禁对病患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加重了病患的心理负担。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脑卒中老年患者并发尿失禁的护理干预,以期协助病患早日康复。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尿失禁;干预

1.护理干预的方法

1.1帮助病患建立起正常的排尿行为

仔细的观察病患的饮水和排尿情况,制定出简单的表格对病患三天内的尿失禁的次数、尿量、间隔时间以及生命体征等的情况进行记录,探究观察尿失禁和饮水时间以及液体摄入量的情况。按照病患的平时的生活方式,设置科学的饮水时间、饮水量以及饮水次数等针对患者自身情况的饮水习惯。普遍在病患无输液、检查等特殊的情况下,每日需饮用1000mL的液体量;尽可能的多在白天饮水,在晚上少饮水,从而降低夜间排尿的次数,进一步保证病患的夜间睡眠时间;而且还可以制定一个时刻表,使用语言或是音乐定时的提示音来提醒病患按时饮水以及排尿,指导病患计算每次的饮水量,以有利于病患建设起有规律的排尿意识。

1.2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

尿失禁是患脑卒中后最为普遍的一种并发症,是神经源性膀胱的领域,按照病患自身的情况,可使病患的排尿控制在2-4小时一次,排尿时尽可能的缓慢的排空尿液,培养定时排尿的习惯,慢慢恢复患者自主排尿的功能。有文献记载,病患会由于恐惧尿失禁而常常控制液体摄入以降低排尿的频次,然而尿量的减少,能够导致尿液浓缩造成尿液浓稠,这就会出现或是加重尿路感染以及肠道便秘,而便秘又能导致粪便干结而出现粪便嵌塞,进而造成直肠内压力提高,由于压力增加到一定的地步,就会改变尿道排尿的角度,进一步造成膀胱不完全的排空,使尿失禁或是尿道感染的情况加重。因此每日观察病患的液体出入量,改善尿失禁的预后,可促进病患恢复排尿的功能,以增加病患的生活水平。

1.3提高盆底肌功能训练以缓解尿失禁症状

盆底肌锻炼可促进尿失禁功能恢复已获得国内外医生的一致认同,而且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康复技术使用已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在病患的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使病患训练其盆底肌张力以及膀胱的训练,可缓解患者尿失禁的情况。

1.4科学指导用药增加药物效果

每种药品的药理各不相同,药效也各有差异,护理人员必须熟练的了解每种药物的用药时间、用药方式、药物的属性以及用药后的副作用等有关情况,仔细观察脑卒中尿失禁病患在用药后的动态变化等方面,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还需要指导病患和患者家人能够正确用药,可增加脑卒中后尿失禁病患药物治疗的效果。

2讨论

2.1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尿失禁病患的重要程度

脑卒中是有很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的疾病,存活人群常常会出现不同情况的肢体功能障碍以及情绪方面的障碍,而尿失禁是脑卒中后的最常见的并发症,给病患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且严重的伤害了病患的自尊,另外,巨大的医疗和护理费用也给病患与家人造成了经济上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由于此病的特殊性,提示脑卒中后尿失禁不只是器质性疾病,造成病患的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重视,但是这些都不是手术或是药物能够有效治疗的,所以,有必要对尿失禁病患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以及生活质量评估,可增加病患在生理及心理各方面的情况。但是因为老年脑卒中后尿失禁病患的行动不便,并对此疾病的认识有一些误解,造成很多的脑卒中后老年尿失禁病患对积极主动的治疗有一定的排斥。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增加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有关工作,增加脑卒中后尿失禁老年病患展开科学的功能锻炼、培养患者科学的饮水习惯、定时排尿等等,以促进尿失禁医治疗效的提高,进一步增加病患的生活质量。

2.2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尿失禁病患生活质量的影响

脑卒中后尿失禁是有很大的发生率,而且产生因素极为复杂,主要是排尿中枢由于病灶的直接伤害,皮层排尿中枢没对排尿反射弧起到抑制的效果,进一步造成排尿方面的障碍。按照病患肢体障碍的情况不同和尿失禁的种类差异,选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方式。有研究显示,如果由于脑卒中损伤了神经排尿通路,排尿反射弧丧失了皮层排尿中枢的抑制所造成的急迫性尿失禁选取骨盆底肌肉锻炼以及安排排尿时间表,能够得以改善的几率高达75%-85%。就不善和人沟通的病患,需要多鼓励患者和亲人朋友多进行沟通,由于语言可提高对大脑皮质的刺激,激发起患者良好的情绪,也能够活跃患者的思维,让患者提高对控制排尿的能力,以正确的判断尿胀信号的输入。因此,可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来协助病患在生理上形成规律的饮水和排尿习惯,能够增加病患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结论

3结论

总而言之,尿失禁是脑卒中后最为普遍的一种并发症,其患病率很大,出院时依然会有约30%的尿失禁病患,很严重的影响到病患和家人的生活质量,并且造成很多脑卒中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经过改变患者自控排尿的能力,加强膀胱功能的训练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改善尿失禁的情况。现阶段康复训练只限用在单方面的康复训练,系统的干预锻炼的计划还有待完善,且较难长时间的坚持,所以导致脑卒中后尿失禁病患康复期较长;而且没有合理科学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在未来的探究当中,展开多模式的综合的护理干预,进一步的对护理康复程序进行规范等,可取得最好的康复效果,有助于病患尽早的康复且回归社会,增加病患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婉芬,张小培,文启惠.在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3):102+104.

[2]朱小燕,陈巧莉,范旭莉.脑卒中伴尿失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8,55(21):154-156+160.

[3]宋晶,范艳妮.50例老年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行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8(S2):611-612.

[4]华珍娣,肖文香,张细妹,朱燕芬,侯晓霞.40例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的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7,22(18):194-197.

[5]姜红英.老年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系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