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化验中误差的控制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煤质化验中误差的控制策略

石立华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煤炭产品研发管理中心山东泰安271219

摘要:在对煤炭进行开采和应用的过程中,煤质化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有效的煤质化验能为煤炭开采和应用提供巨大的帮助。但由于煤质化验的特殊性,使得在进行煤质化验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这些因素的干扰将对煤质化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严重影响。要想更好地对煤矿的情况加以了解,更好地对其进行开采和利用,就必须保证煤质化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必须有效地对煤质化验过程中的误差进行控制,找出影响煤质化验的因素,从而使得煤质化验的误差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关键词:煤质化验;误差;控制措施

1煤质化验中的常见误差

1.1煤质采样的误差

在煤质化验过程中,煤质的采样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煤质采样即采取化验所需的煤样,而在进行煤样采取的过程中,却常常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使得试验的误差率较高。煤质化验过程中的误差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煤质采样所造成的,如果在进行煤质采样的过程中所采的样品质量较好且具有代表性,那么煤质化验的结果也就相对准确,而如果所采煤样质量较差或不具有代表性,也将使得煤质化验存在较大的误差。在实际进行煤样采取的过程中,采样对象及采样方法都有可能使得采样不准确,同时在同一种情况下,采样过度或采样过少及采取的样本不具备代表性,都无法满足化验对于样品的需求,而对于这样的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也存在较大的误差,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煤炭情况。所以煤炭采样误差是煤炭化验过程中一个常见的误差。

1.2制样过程中的误差

煤质制样也是煤质化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煤质制样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引发制样误差。煤质化验过程中常见的制样误差主要包括两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其中系统误差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测定结果时高时低,导致系统误差产生的因素较多,比如有外部物质混入试样可能导致系统误差的出现,同时,试样中如果有一部分物质,比如细粒或水分在制样过程中出现了损失,也有可能导致系统误差,此外,如果化验方法不够完善,也会引起系统误差。同时,如果制样过程中使用了未经校准的仪器、化验人员的感觉差异和固有的不规范习惯及环境中存在恒定的不利因素等都有可能导致系统误差出现。随机误差就是指一些随机、偶然的原因所导致的具有可变性且往往不可避免的误差。而导致随机误差出现的原因主要就是煤样采集量过大,但在制样过程中只是选择了小部分来进行操作,同时如果操作人员在进行试样缩分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也有可能引起随机误差。此外如果缩分方法选择不当也有可能导致随机误差的出现。

1.3煤质分析误差

在进行煤质化验的过程中,煤质分析是整个化验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也非常容易出现误差,但这个环节的误差大都是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所以该环节的误差同分析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及专业性都有着较大的关系。如果在最后的分析环节,分析人员没有严格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或操作程序不正确,又或是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都有可能使得分析结果出现误差。此外,如果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也有可能使得煤质分析出现误差。

2煤质化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

2.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影响煤质化验的重要因素类型,在化验过程中,环境的温度、气压、光照强度以及磁场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测量结果。当化验样品周边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其成分与结构同样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磁场的变化则会对测量电磁量的稳定性产生相应的影响。2.2仪器精度与操作

煤质化验使用的测量仪器的精度对于煤质化验的结果同样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一些煤质化验中使用的设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精度控制水平不高,出现了许多包括归零不正常、刻度线划分不均匀的问题。另外,由于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一些仪器可能会出现精度下降的情况,一些设备也会出现局部磨损进而出现相应的零刻度线误差、磨损误差等等,这个时候必须使用更加精密的仪器进行校正。

2.3对照实验的规范性

对照实验的规范性同样会对测量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对照过程中如果出现两次测量的环境以及外部因素控制不一致,其结果往往相差较大,没有任何可比性。

3煤质化验误差控制策略

3.1控制采样过程中的误差

在进行煤质化验的过程中,采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想减少煤质化验的误差,首先就必须要加强对于采样过程的控制,采样是煤质化验的基础,只有保证采样的科学合理,才能够使得煤质化验工作有效地得以开展。在实际进行采样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于煤炭的性质加以考虑,如果要分析的煤炭性质均匀,那么采集任意部位的样本都能够有效地代表整个煤层,但是如果煤炭性质不均匀,就需要采集更多的样本以保证采样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要想在采样的过程中有效地对于误差加以控制,首先必须要选择正确的采集点,尽量将胶带、溜槽、矿浆的出口作为采样的位置;其次在采样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垂直的分布来进行样本的采集,因为嫡值法与构造是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逐渐形成的,所以垂直采样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代表整个煤层的性质。

3.2加强对制样环节的控制

制样也是煤质化验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这一个环节也非常容易导致误差的产生,同时制样的流程更为复杂,所以要想控制煤质化验中的误差,还必须要加强对于制样过程的控制。在制样过程中,由于导致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设备的选择以及化验人员的操作,都有可能导致误差产生。因此在进行制样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做好制样的准备工作,对于所有的样本仔细地进行编号,并且对于每一个样本详细地加以记录,同时还应该依据样本的具体情况对于相应的制样方法加以制定。其次,对于制样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设备和仪器,必须要有效地进行保养,选择最为合适的设备,同时避免制样的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在制样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于破碎机及时地进行清扫,避免外部污染物对于煤炭样本造成污染。最后,在制样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来进行操作,只有有效地保证操作的规范合理才能够有效地减少误差的产生。

3.3控制化验分析过程中的误差

化验分析环节是煤质化验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进行化验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来进行操作,避免由于工作人员因素以及仪器设备因素造成误差。因此为了有效地保证化验分析的质量,必须要对于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地掌握实验室的操作规范以及熟练地使用各种仪器设备,从而杜绝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在进行化验分析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对于实验室的温度有效地加以控制,避免温度使得分析结果不够准确。此外,对于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要定期地进行检定和校准,保证仪器设备的精度,避免由于设备因素引起的误差。

3.4重视对实验室环境仪器及人员的管理

在煤质化验的最后一个环节———煤质分析过程中,也十分容易出现误差,而在这一个环节出现的误差大都是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于操作人员的管理。一方面要对实验室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其掌握完善的专业知识,了解煤质化验每一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并熟悉各项操作规范,从而保证其在操作过程中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同时还需注重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操作人员必须要始终保持对工作负责的态度,才能尽可能避免煤质分析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误差。此外,还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定相关操作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同时在制度中明确操作的要求,加强对于实验室环境及相关仪器的管理,最大限度避免在煤质分析过程中出现误差。

结束语

随着我国煤炭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产业对于煤品煤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何加强煤质化验的精准度以提升产品质量也就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点。本文分别从加强环境因素的控制与监测、经常监测仪器的状态以及选择科学的实验方法等环节进行了阐述,也希望能够为煤质化验误差的控制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伟,王玲.浅谈如何减少煤质化验中的误差[J].科技资讯,2011(13):54.

[2]王超.如何对煤质化验中误差进行有效控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2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