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创新途径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3
/ 2

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创新途径的思考

马婷

身份证号65282719880501XXXX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经济社会呈现新的繁荣景象,相关部门更加重视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并为其提出了更高的治理标准,要求结合创新理念,选择创新途径。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出的要求进行阐述,再主要就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创新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创新途径

一、新时期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出新的奋斗目标

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治理我国水土流失这一现象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开始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这一方法,从最初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开始,再以提高经济效益来实施,然后根据这一治理效果来进行规模化的发展,最后进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近些年来,我国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不仅注重其理论的创新,而且关注技术创新,同时重视相关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因此,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的改善了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促进了我国生态社会的建设。但在新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

第一,拓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内涵,延伸小流域综合治理外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进行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中,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部分,小流域综合治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一形式的进步和推广。除此之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呈现新的繁荣景象,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也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在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时,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还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化,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从而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但同时,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还需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人们的生活环境。所以,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除了需要拓展其内涵外,还需要延伸外延,利用这一治理形式,有效的改善农村水土流失的现象,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形式,优化农业供给结构。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为了改善水土流失的现象,因水土流失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要求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对这一状况进行有效的改善。在新时期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景象,在进行农业发展时,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之前农业的主要矛盾是总量不足,新时期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开始发展为结构性的矛盾,主要体现在阶段性上出现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的现象,而有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则表现在供给侧方面。尤其在水土流失现象严峻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存在不足,加剧了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在对这一状况进行改善时,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水土流失现象时,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优化农业供给改革,都为该治理形式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和要求。

二、小流域综合治理创新途径的探讨

1、有效结合脱贫攻坚战,实现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党中央的发展目标,提出在2020年,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完成脱贫攻坚战,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在很多农村地区,都存在水土流失的现象,尤其是相对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水土流失现象更加严重,水土资源条件相对较差,进而影响了农业生产条件,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根据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理念,根据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来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将小流域综合治理同脱贫攻坚战有效的结合,不仅可以利用其投资的资金和设备,还可以在改善水土流失现象时,同时加快脱贫的进程。在实施这一创新途径时,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强各个部门的团结协作,完善治理机制,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综合治理。

2、坚持主导作用,进行分类治理

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根据因地制宜理念,采取分类治理的模式,结合社会需求的不同,采取科学的治理模式,坚持水土保持的主要作用,立足于原有的成功治理模式,实施进一步的创新,以生态建设为主,有效的改善水土流失的现象,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不仅满足了各个地区不同的生态建设需求,同时也符合不同地区的社会服务要求。

3、发展新型农村经营主体

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需要注重流域周围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相关部门针对水土保持工作出台的相关要求,在进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时,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行投资,针对水土流失导致的农村发展贫困落后的地区,发展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并对其予以水土保持项目的扶持,对主体经营范围内的不同生产条件进行改善,除了需要改善水土资源基础条件外,还需要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新型主体的发展。同时,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成效后,可以积极进行招商引资,选择优秀的企业来发展农业产品,从而优化农村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的转型和升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下,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要求不仅拓展自身内涵,还需要注重外部的延伸,并优化农业供给改革。为实现这一目标和要求,就需要积极创新治理途径,有效的结合脱贫攻坚战,根据因地制宜理念实施分类治理,并发展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实现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促进了农村生产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农村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齐实,李月.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国内外进展综述与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7,39(8):1-8.

[2]张洪江,张长印,赵永军,等.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14(1):131-137.

[3]李俊杰.中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规划设计途径[J].中国水利,2016(6):13-16.